日灼病是柑橘果实在长大或开始成熟过程中,因果皮连续在高温下受烈日暴晒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它是造成柑橘异常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高峰期在6~9月。灼伤部位果皮坚硬粗糙、果色呈**或棕**,果实畸形、囊瓣枯缩、果汁少、果味差、品质劣,导致销售难或售价低。
对柑橘日灼病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及时喷水、喷雾。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和空气湿度,改善果园的小气候,保证水分的充分供应,是预防柑橘日灼病最根本的措施。2、套袋。对着生在树冠顶部和树冠外围的果实套上柑橘专用套,这是预防柑橘日灼病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3、深翻园土。它能促进柑橘树根系健壮,增加根系的吸水范围和能力,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平衡。4、贴白纸、涂石灰浆。在易发生日灼病的果实向阳面或已经发生轻微日灼病的果实部位上粘贴一张白纸,或涂抹一层石灰浆,可预防柑橘日灼病的发生或减轻日灼病的症状。5、覆盖土壤。它能有效保持土壤持水量的相对稳定,不使树体发生干旱。6、科学喷药。避免喷布浓度过高的农药,避免在烈日下喷用农药。在挂果期尽量少用石硫合剂,如必须要用石硫合剂防治锈壁虱时,浓度以0.2波美度为宜,并尽量做到药液不要在果面上过多凝聚。7、喷布微肥。喷布0.05%的钛微肥,能有效防止柑橘日灼病的发生。8、疏果。及早疏除树冠顶部和树冠外围向阳处的过大果实,能减轻柑橘日灼病的发生程度。
柑桔锈蜘蛛又称锈瘿螨、锈壁虱,在潮汕地区称作“乌皮蚊”,被害果实称“乌皮柑”,是柑桔生产上重要的害虫之一。成、若螨群集于叶、果和嫩枝吸汁为害。叶片受害后失去光泽,似缺水状向上微卷,叶背出现黑褐色,似被烟熏过,严重时会造成落叶,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柑桔锈蜘蛛的成螨和若螨怕阳光直射,大多群集在树冠下部及内部,以及外围叶叶背、果实背面,在同一株柑树上,先从树冠下部和内膛叶片及果实上开始为害,后扩至树冠中部和外围果实。5-6月主要在幼果果肩周围吸食果实汁液,导致幼果大量落果,7-10月为害果皮,果皮油胞受刺伤后流出油脂,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变黑褐色,且果皮布满龟裂状细纹,形成“乌皮柑”。幼果期受害会影响正常膨大,形成小果或僵果,且外观极差,失去商品价值。
柑桔锈蜘蛛成虫体长0.1-0.2毫米,黄白色,形似胡萝卜,前端宽大,后端尖削,肉眼难看清,以口器刺入果皮或叶片的组织内吸食汁液。柑桔锈蜘蛛繁殖快,每年发生20多代,世代重叠,以成若螨在枝叶上越冬,在潮州无明显越冬期。3月气温回升,越冬柑桔锈蜘蛛开始取食和产卵,以后逐步向春梢嫩叶叶背主脉两侧为害,为害果实先从果蒂附近开始,然后扩展到阴面部分,最后才扩散至整个果实表面。7-10月为柑桔锈蜘蛛发生盛期,尤以在气温25-31℃和相对湿度80-90%时,易出现爆发,稍不注意会造成严重损失, 11月中旬随气温下降为害减退。
柑桔锈蜘蛛一般是不难防治的,关键是要防治及时,除非使用已产生抗性的药物,或选择的药剂不合理,或喷药时过于粗放等原因造成。要对柑桔锈蜘蛛进行有效的防治,应当对柑桔锈蜘蛛的危害习惯有较清楚的了解,选用能杀死螨、卵的农药,不同农药交替使用,并无遗漏。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建立综合防治的观念,保护和利用天敌。做好冬季清园,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合理修剪,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程度,以减少虫源。合理施肥,增加植株抗虫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可通过在柑桔园保留浅根、良性杂草或种植绿肥等覆盖植物,为捕食螨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多毛菌是柑桔锈蜘蛛主要天敌,在柑桔锈蜘蛛大发生的夏、秋季,应尽量避免使用波尔多液等含铜杀菌剂,因为果园喷洒波尔多液后,能杀伤天敌多毛菌,同时铜元素刺激柑桔锈蜘蛛的活力,加快繁殖,导致柑桔锈蜘蛛爆发。
2、做好关键时期监控,适时防治。在6-10月,温度和湿度利于柑桔锈蜘蛛生长繁殖的时期,加强虫情检查,检查树冠下部和内部的叶片,以及幼果背面,特别注意下垂的内膛果,当个别树有少数叶片或幼果上有一层看似灰白色粉状“灰尘”或黑皮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3、药物选择和正确用药。选择药剂时一定要考虑到对嫩叶和果实的安全性,不能出现药伤,尤其是夏秋季温度高,并注意所选农药防治的对象和使用条件,并交替使用。如具有杀螨卵作用较强的杀螨剂:四螨嗪、溴螨脂、噻螨酮、螺螨酯和乙螨唑等及其之间的复配剂;在温度相对较高条件下使用才有良好效果的杀螨剂:有机锡类杀螨剂及其复配制剂等;通用类型杀螨剂:阿维菌素、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哒螨灵等及其之间的复配剂。
科学操作方法,首先配药时要先用少量清洁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再加足水量。忌用浑浊的水配药,否则会影响到药的效果。因为浑浊的水中含有泥沙等杂质,会吸附或钝化药剂的有效成分,使药效降低。其次是药液雾化,选用成雾性好的喷头,雾化的药液才最大量地飘落在树的叶片正面与背面,接触到虫体。柑桔锈蜘蛛性喜荫蔽,常从树冠下部和内膛向上部和外围扩展,以果蒂及果实背阴面,叶片背面为栖息场所,如果不是雾化的药液是很难喷到叶背。杀螨剂多是触杀剂,药效好坏,是以喷到叶片或害虫上的药剂量有关。最后是喷药防治时必须先喷树冠的内部,后喷树冠的外围,叶背和果实的阴暗面,应周密喷雾,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