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育苗
温室、大棚栽培定植期以温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为宜,苗龄一般28~40天。中部地区育苗地膜栽培,根据当地的适宜定植期往前推一个月即是合适的播种期。育苗地膜栽培当地终霜前35天播种。采用8厘米×8厘米的营养钵(塑料碗)育苗。营养土用未种过瓜类作物的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过筛的牲口粪4份配制。每立方米粪土中加入0.5千克磷酸二铵和0.5千克硫酸钾,再加入50%多菌灵100克预防苗期根部病害,将化肥农药溶于水中,喷洒入营养土中,一边喷一边拌土。播种前将甜瓜种子在阳光下适当晒种1~2天,以提高种子生命力,促进出苗快而整齐,晒种后用55~60℃水浸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至30℃,再浸泡3~4小时。或将甜瓜种子用0.1%高锰酸钾消毒20分钟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5分钟,后将农药冲洗干净,浸4小时捞出,沥干种子表面的水,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包好,外面再套层塑料袋,置于25~30℃的地方催芽。有些瓜农用一盆35℃水,上铺一层塑料,然后用纱布包好种子,放在上面,用棉被盖好,一般12小时即可出芽。每个营养钵播1粒发芽种子,平放于钵内,覆土1厘米,浇透水。如果床土未加入多菌灵或敌克松等杀菌剂,播种前或播种后用95%恶霉灵(绿亨一号)兑水3000倍均匀喷洒于苗床内预防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然后盖好地膜。种子拱土时立即撤掉地膜,以防止中午棚内温度过高烤苗。
(2)苗床管理
播种到出苗前,高温管理促进出苗。白天30~35℃,夜间20℃以上。出苗至叶子展平,是幼苗下胚轴生长最快,最易徒长的时期,应降低温度,一般以白天20~25℃,夜间12~13℃为宜。子叶展平、真叶出现以后,幼苗不易徒长,可以将室温再次提高,白天25℃,夜间15℃左右。注意控制苗床温度不可过高,并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以利花芽分化,确保子蔓着生足够的雌花,早结瓜。如果苗床温度过高,特别是夜温过高,会延迟花芽分化,导致子蔓无雌花的现象发生。苗期遇低温阴雨天气,苗床喷恶霉灵(绿亨一号)或适乐时、加瑞农、普立克等杀菌剂防病,同时加强放风排湿,注意防止徒长和病、虫、鼠害发生。浇苗床的水温度最好能达到17℃以上,要提前晒水。定植前1周加大放风量,加强炼苗,尽量不浇水,地膜栽培采用中棚或小棚育苗时,定植前最好将育苗棚膜揭开,遇雨再将棚膜盖好,不要让苗床淋雨,以使瓜苗适应定植后的环境,定植尽快缓苗。
(3)白籽南瓜嫁接薄皮甜瓜
采用高抗枯萎病的白籽南瓜与薄皮甜瓜嫁接,其亲和力、共生性好,有效地根除了枯萎病的发生,具有很大优越性。嫁接亲和力、共生力强,抗枯萎病能力为100%,抗病力强,降低农药用量,其用药量为实生苗的20%左右。嫁接苗根部发达,植株生产旺盛,坐果率高,产量比实生苗提高40%左右,比实生苗耐低温3~5度,适宜冬季、早春栽培,早上市。播种育苗:砧木用白籽南瓜,接穗用抗病杂交薄皮甜瓜。先播接穗香瓜,5~7天后再播砧木。不论接穗还是砧木,最好采用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育苗箱做播种工具,便于移动及管理。当接穗长到2片真叶展开,3片真叶刚露,大约10天左右;砧木长到2片子叶展开真叶刚露,约5~7天时,为嫁接适期。嫁接方法:嫁接方法最好采用靠接。先把砧木心叶去掉,然后在砧木子叶下0.5厘米处用刀片向下斜切茎粗的一半,约35~40度角。接穗香瓜在叶片下1.5厘米处向上斜切茎粗的2/3,约30度角,然后将两根秧苗伤口处靠紧,用嫁接夹子夹好,再将形成一体的砧木和接穗一同栽在营养钵内。最好是接后的砧木子叶与接穗的子叶呈十字形,即接穗在上,砧木在下。嫁接时最好选择晴天上午,随嫁接随将接好的苗放进小拱棚内,上盖纸被遮阳。嫁接后1~3天,基本上不放风保持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上半夜保持在20℃左右,下半夜最少要保持在13~15℃,土温保持在17~18℃。嫁接后第4~6天,根据秧苗长势情况,白天小拱棚四周可逐渐进入放风,温度也可适当降低2~3℃;夜间照常管理,如发现有的秧苗萎蔫,应及时喷清水采取局部遮阳处理。第7~9天,白天小拱棚四周可以适当揭开,拱棚上的纸被中午撤掉,早晚盖上。但下午3点左右就得将纸被盖上,防止温度过低造成死苗。第10~12天,看秧苗已缓过来,砧木和接穗完全成活。白天小拱棚上可不盖纸被,四周也可以揭开,进入正常管理,此时可以断根。为了保证断根后的成活率,在断根前1天先用手在接穗断根处掐一下,第二天再用刀片断根。断根后由于接穗根部受伤,不能受到强阳光照射,这时的管理应和第二个3天管理相同,直到秧苗完全恢复长出新叶,进入正常管理。苗期基本上不用施肥和灌水,但要进行叶面施肥2~3次。即在接穗1片真叶展开时、嫁接缓苗后、定植前3~4天各喷1次。当秧苗长到4片真叶,苗龄大约在40天时开始定植。
甜瓜属葫芦科甜瓜属的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甜瓜根系较发达,主要根群集中分布在地下15~25厘米范围内,根系所占土壤体积范围较大,故具有较强的耐旱力。
薄皮甜瓜原产我国,适于温暖湿润气候,抗病性较强,适应范围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厚皮甜瓜原产非洲,适于高温干燥气候,极不耐湿,要求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抗病性弱,适应范围窄,我国仅限于新疆、甘肃一带干燥少雨地区种植。
甜瓜一生可分为四个生育时期。从种子吸水膨胀到子叶展平为发芽期;子叶展平到5片真叶为幼苗期,此期根系旺盛生长,花芽分化和形成;从5叶期到第一雌花开花为伸蔓孕蕾期,此期地下部、地上部都旺盛生长,花器逐渐发育成熟;从雌花开花到果实成熟为结瓜期,此期营养生长由旺盛变为缓慢,生殖生长进入旺盛生长。结瓜期又分为坐果期、膨瓜期和成熟期。坐果期到果实“退毛”止,表明果已坐稳,果实约鸡蛋大小,果面茸毛开始退失;从果实“退毛”到“定个”为膨瓜期,是果实体积增大最快的时期;从果实“定个”到充分成熟为成熟期,此期果肉内物质进行转化,果皮有色泽,果肉有甜味、香味。
甜瓜对温度要求高,气温30℃,地温20℃,昼温25~30℃,夜温15~20℃为发育最适温度。甜瓜对低温敏感,气温13℃时生育停滞。甜瓜喜光照充足,短日照可以促进雌花形成。要求空气湿度较低,一般50%~60%适宜,它耐旱能力强,极不耐涝,土壤水分过多,易引起根系窒息,且易于发病。甜瓜喜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
(1)露地甜瓜施肥。
甜瓜要求在生育期内氮、磷、钾肥持续不断地供应。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的比例约为2:1:3.7,每生产1000千克甜瓜,需吸收氮2.5~3.5千克,磷1.3~1.7千克,钾4.4~6.8千克。结果期吸肥量最大。氮、钾肥的吸收高峰在坐瓜后16~17天,磷肥的吸收高峰略晚些。在生育初期施氮过多,会引起化瓜,在果实近成熟时施氮过多,又会影响糖分的增加,因此氮肥应以长效、缓效肥为主。磷肥和钾肥对于增进果实品质、提早成熟有重要作用,结瓜期要增施磷、钾肥。甜瓜对钙、镁、硼等元素反应敏感,应酌情施用。在连作保护地内,要考虑微量元素的施用。肥料种类应以富含磷、钾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如油饼类肥料、鱼肥、人粪、鸡鸭粪等。以基施为主,南方雨水较多,防止淋溶可以提高追肥比例。
基肥均在耕翻整地时施入,施用量均占总施肥量的1/3~2/3,每亩施优质鸡粪和猪粪混和肥2500~3000千克,细肥如人粪约500~1000千克。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用。南方还可施用草木灰150~250千克。另外基施过磷酸钙效果较好,一般亩施25~50千克。
北方追肥一般只在摘心后伸蔓期穴施一次油饼类细肥,亩施50~100千克。南方追肥常分3~5次进行。苗期、摘心后各施一次,结瓜期再追施1~3次。粪料种类可使用人粪尿等速效性肥料,加水3~5倍稀释后泼浇。
(2)保护地内甜瓜施肥。
保护地内除基施外,可以在瓜坐稳(鸡蛋大)时,结合暗沟浇水,随水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每亩施尿素20千克,磷酸二氢钾20千克。头茬瓜采收后追肥一次,数量同前。二茬瓜和三茬瓜生长期间,每15~20天追施一次化肥。若以地膜覆盖,植株前期生长较快,需水肥较多,可以在基肥中增加一些化肥,如尿素10千克,磷肥40千克,条施或撒施。
保护地内种植甜瓜产值较高,适当增加投入是切实可行的。为提高早期产量,可以在第二片真叶和第四片真叶期各喷一次乙烯利,浓度为100毫克/升,这样有助于增加雌花和平均单瓜重,而且还可以增加果肉厚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
早春保护地内为提高头茬瓜的坐瓜率,可以在雌花开放或将要开放时,用2.5克/升坐瓜灵均匀喷布瓜胎。当幼瓜鸡蛋大时,再用1.5毫克/升赤霉素涂抹瓜柄一次,可促幼果生长。在果实基本长足后,用500~1000毫克/升乙烯利喷洒果实表面,可以提早采收,不影响风味。
保护地内种植甜瓜,可以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施用简单且肥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