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疏花、疏果和传粉授精是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技术之一,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疏花
桃树疏花可促进新梢,根系的早期生长,节约大量养分,早期果实膨大快。
在花序分离时,应疏去弱小花、无叶花、畸形花、朝天花、病虫花和基部的花,特长果枝(50公分以上),保留一芽一花;长果枝(50-30公分)保留6-8个花;中果枝(30-15公分)保留5-6个花;短果枝(15公分以下)保留2-3个花,疏花量约占花总量的三分之一,保留结果枝中、上部的花、单花、双花及中短果枝的顶花。疏花时,应按照先上后下,从里到外、从大枝到小枝的顺序进行。
疏花前和疏花后
制药
采集花粉应在气球花期进行,此时花粉活力强,出粉率高。将含苞待放的花蕾置于挂历纸等光亮的纸上,放在室内阴凉的地方,待24小时后花粉散出,揉搓出花药,用细筛筛一遍,除去杂质,装入棕色的玻璃瓶内,放入冰箱待用。严禁花粉在阳光下曝晒,以免花粉失去活性。
授粉
桃树是自花结实作物,但配置授粉树或释放壁蜂、或人工授粉,可大幅度提高座果率。
人工授粉的原料配方为:硼肥10g、钙片10g(医用)、葡萄糖粉15g、维生素B8g(医用)、花粉20g或者用花粉20g+松粉或生粉30g点授。
人工授粉的时间应在开花的当天和次日,上午授前天晚上开的花和当天上午开的花,下午授上午或下午开的花。用毛笔、香烟过滤嘴等方法蘸粉点授于刚开的(白色)花柱头上,蘸一次粉可点授5-10朵花,温度15℃-28℃最适宜。花期气候不良时,一般可授粉2-3次。
疏果
花后7-10天疏果,合理的疏花疏果,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防止大小年。
疏果分两次进行,落花后两周内第一次疏果,叫“间果”,疏花的树可不进行第一次疏果,在生理落果后(套袋前)进行第二次疏果,叫“定果”。盛花期树、授粉质量好的树、产量稳定的树宜早疏,幼树、开花不整齐的树、树势旺盛的树宜晚疏。疏除小果、双果、畸形果、病虫果、朝天果、无叶果等,选留果型大、端正、侧果和向下生长的果为好。
根据品种、树势、地力条件、种植模式和果型大小确定留果量。大型果少留,小型果多留;直立品种上部多留,下部少留。一般情况下,长果枝留4-5个果,中果枝留3-4果,短果枝留1-2个果,花束状果枝尽量不留果。盛果期亩产量以3000-3500公斤为宜,黄桃亩产量以4000公斤左右为宜。
夏天是桃子的旺季,吃水果最好吃当季水果,桃子的种植现在已经很普遍了。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桃子的种植管理技术要求吧。
桃子的种植管理技术要求
1、整形修剪
(1)树形。生产上主要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其整形要点为:苗木定植后定干高50 cm,整形带内的萌芽留强去弱,当主干上的新梢长20 cm时,选留4~6个壮枝,其余疏除;新梢长到30 cm时,选好三大枝,作永久性枝保留。所选主枝应长势相仿,分布均匀一致,主枝开张角度50。左右。定植后第2年或第3年,在主枝上约隔60 cm配备副主枝1~2个,全树可配备副主枝3~6个,副主枝基角为75。左右。
(2)冬季修剪。短截:即剪去一部分较长的1年生枝。常用于骨干枝、延长枝的修剪。一般幼龄树、旺树、强枝应尽量轻短截,而对衰老树、弱树以及细弱枝条短截应加重。疏枝:将密生枝、无用的徒长枝、下垂枝等从基部剪除。回缩(缩剪):在多年生枝的地方,留下1个健壮侧枝,而将顶端截除,桃树缩剪时应特别注意缩剪伤口下所留的枝不能过弱,否则会削弱生长势,对缩剪的伤口要保护好,以防病虫侵害。
(3)生长季修剪。复剪、抹芽:对休眠期轻剪密留的幼树、旺树,春季萌芽开花后,若着果过多,枝梢过密,可进行复剪,以剪除细弱的结果枝。抹芽主要是抹掉竞争芽、树冠内膛的徒长芽及剪口下并生芽。摘心:摘去正在生长新梢的顶端一段幼嫩部分,以促发副梢,扩大结果面积。扭梢:新梢长到20~30 cm尚未木质化时,于新梢基部5~10 cm处扭转90度,扭梢可改变枝势,将直立的徒长枝和其他的旺枝扭转成结果枝。果枝回缩:把枝组和果枝前端无果部分缩剪掉,有利于营养集中到果实和留下的新梢上。短截新梢:将旺长的梢留3~5芽短截,以改善光照条件,培养结果枝组。拉枝开角:用拉、撑、吊、别等方法,开大枝条角度。
2、花果管理
(1) 疏花疏果。疏花:一般在盛花初期进行较好。疏花的对象有早花、迟花、畸形花、小型花、朝天花和无叶花等,要求留花距离均匀,布局合理。留花蕾标准:长果枝留5~6个单花蕾;中果枝3~4个;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2~3个健壮花蕾;预备枝上不留花蕾;主、侧枝头附近或幼树的延长枝不留花蕾。疏果: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疏果在第1次生理落果之后,约在落花后20 d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疏除小果、双果、畸形果、病虫果。第2次疏果为定果,在第2次生理落果之后,约在落花后35~42 d的5月中下旬,根据品种、树势等情况定留果量。一般长果枝留2~4个,中果枝1~3个,短果枝1个;大果型品种少留,小果型品种多留。
(2) 套袋。套袋可防止病虫鸟兽为害果实,减少红色素,促使果实成熟均匀,改善品质,减少烂果,增加好果率。
3、土肥水管理
(1) 土壤管理。桃树根系发达,吸收根多,但分布浅,主要集中在土表20~40 cm。一般秋季需进行1次深耕,以熟化土壤。生长季节要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通气,减少病虫害来源。
(2) 施肥。 基肥:于秋季1次施用,最适宜的时期是9~10月份,以迟效的有机肥为主,结合增施氮、磷、钾等速效性肥料。施肥方式有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和条施等。 追肥:一般可分4次进行。① 花前肥:土壤化冻后结合灌水施入,以速效氮为主;②谢花肥:花后7 d内施入,以速效氮为主,配以磷钾肥;③壮果肥:6月初果实硬核期施入,以磷钾肥为主,缺氮肥的桃树应配施部分氮肥;④采后肥:果实采收后施入,以磷钾肥为主。另外,可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常用的
肥料和浓度为:磷酸二氢钾0.3% ~0.5%,尿素0.3% ~0.5% ,硫酸亚铁0.2% ,草木灰10% ~20%浸出液,硫酸锌1% ,外加0.5%消石灰(休眠期喷洒),硼酸0.2% 。
(3) 水分管理。桃树虽耐旱性强,但在果实膨大期,如遇久旱,则应及时灌水,以促进果实的发育膨大。此外,每次追肥后也应及时灌水。桃树最怕涝,轻者黄化、树势衰弱,重者死亡。降雨时需及时开沟将水排出。
桃子的基本介绍1、科属
蔷薇科,桃属。
2、产地
原产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3、别名
桃。
4、简介
桃是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厘米,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橙**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
桃子的吃法黄桃蛋挞
喜食蛋挞的不在少数,其实超级简单。自己动手烤更有一番乐趣。
原料:
蛋挞皮24个、鸡蛋4个、奶油220g、牛奶160g、炼乳15g、低筋面粉15g、细纱糖80g
做法:
1、准备食材。蛋挞皮24个、淡奶油220g、牛奶160g、细砂糖80g、鸡蛋4个、低筋面粉15g、炼乳15g、黄桃罐头适量。
2、蛋黄分离出来
3、将淡奶油、牛奶、细砂糖、炼乳倒入小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细砂糖全部溶解
4、冷却到室温后,加入鸡蛋黄和面粉,搅拌匀均。
5、过筛后放一旁备用。蛋塔水就做好了。
6、黄桃切成小丁
7、将蛋挞皮摆放在烤盘内
8、将黄桃丁放入蛋挞皮内
9、倒入蛋塔水,七分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