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是否想询问“糖业困局怎么破解?”
1、2017年出台贸易救济,2017年到2020年采用关税配额贸易政策对国内食糖产业进行保护;
2、由于糖料作物种植具有规模经济特点,故规模化生产有利于降低种植成本。广西提出糖业二次创业、糖业重组、糖业机械化;
3、《全国农业现代规划》提出糖料种植面积到2020年不超过2400万亩,通过减少供给方式提高利润。由于现代人越来越在意健康问题,提倡少糖去糖,在需求侧已经无法提高,所以,走出中国糖业利润低困境,糖业企业需要在供给方面做更多的改变。
4、通过规模化和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
5、提高糖品质量,如果达到国际标准,可以抢占进口糖市场份额;
6、加强糖料作物生产支持。国外糖业大国及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的经验表明,糖料稳则糖市稳,加大对糖料生产环节的支持是保障食糖市场稳定的必要前提。一是整合农田水利资金,加快糖料生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和道路建设,解决好糖料从田间到公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将糖料生产纳入农资综合直补范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并逐步加大补贴标准。三是扩大购买糖料农机具的补贴范围,增加补贴力度,着重提高机械化水平。
7、合理控制食糖进口。我国食糖仍存在产量缺口,还需要通过进口来稳定市场,而且随着食糖需求不断增加,产量缺口肯定会加大。在目前的内外价格明显倒挂、高库存困境下,需要合理控制食糖进口来稳定食糖市场和保护糖业利益。一是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原糖加工行业作为限制类的界定,严格控制原糖进口,待国内糖市稳定后再作调整。
8、二是依据2014年11月商务部把配额外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规定,加强食糖进口许可管理。在目前配额外食糖大量冲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择机停发自动进口许可证。三是加大打击食糖走私力度。食糖缉私部门相互配合,联合开展打击食糖走私专项行动加大对举报食糖走私行为的奖励,海关、工商、质检部门综合治理走私糖伪造国内制糖企业包装和品牌情况,净化国内市场。
9、尽快落实目标价格政策。一是借鉴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经验,优先在食糖主产区试点食糖目标价格政策。二是取消地方政府制定糖料收购价格,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目标价格,进而促进糖料生产向优势区域转移。三是加强糖料生产成本核算,科学制定目标价格。
10、与棉花目标价格类似,糖料目标价格由糖料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组成。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糖料生产给予补贴,当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四是目标价格政策落实前,临时收储不再收购来自原糖加工企业、食糖进口企业和糖业商业企业的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