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设施蔬菜的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预防除了物理、生物防治,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化学防治。不过我们农民应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蔬菜在质量上的安全化。对症用药,做到农药应用过程中的适时化及适量化用药,注重交替用药。
在熟练掌握对症下药方法的前提下,要做到对病虫害的准确识别,尽量选择合适的药剂,当多种病虫同时出现的时候,可以进行混合用药,不仅能够降低化学性农药的实际用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杀虫谱,特别是与一些击倒力相对较强的农药进行混用,有助于延长其持效期。
要注意药物的混配禁忌,混用时不应让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其有效成分分解。多数杀菌剂和杀虫剂是不能添加叶面肥的,因为叶面肥中的金属元素往往与农药发生反应,只要混加后出现浑浊、沉淀、变清、不溶解,轻则农药失效,重则作物受害。
设施生产当中的防治病虫害方法比较常见的是喷雾方法,不过该方法的应用会对温室内部的湿度产生严重影响,提升室内湿度,尤其是阴雨天时,会使病虫害不断蔓延。
因此,流芳建议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以应用新型的喷雾及时,积极倡导静电喷雾器的有效应用,采用低容量或者是超低容量的专业化喷雾技术来进行药物使用。
在封闭设施内部代替喷雾法,既能够减少用药量及最终的施药次数,使农药残留得到进一步降低,进而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还可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扩大灭杀害虫病菌的范围。
总之,农作物病害从病源防起,打破病害生存空间,阻断病害传播途径,是预防病害的最有效的方法。
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推广冬春辣椒套种甘蓝、科春糯玉米套种甘蓝等高效复种技术,在不影响原有蔬菜产量和产值的情况下,增加一季蔬菜收入,增加我县农民经济收入,推进扶贫攻坚。为了保证大白菜的稳定增产增收,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
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春早夏长,秋晚冬短。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1150 ~ 1300 mm,年日照时数1518小时。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享有“天然温室”的美誉,为蔬菜种植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在以李桂莲先生为首的省州蔬菜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38年的发展,我县蔬菜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罗甸农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在李桂莲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我县推广了冬春辣椒套种甘蓝、可春糯玉米套种甘蓝等高效复种技术。在不影响原有蔬菜产量和产值的情况下,增加一季蔬菜收入,增加我县农民经济收入,促进扶贫攻坚。为了保证大白菜的稳产增收,做好轮作和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大白菜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大白菜软腐病、霜霉病、菜青虫等。
一 .管理春夏白菜
1.播前管理。首先要做好选种工作,选择抗病、抗虫、抗抽薹的优质品种。其次,土地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连作,主要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病害对大白菜的病害影响很大。此外,土地应精耕细作(一般耕深25厘米),做好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对田间杂草进行精耕细作,避免杂草上附着过多病菌,减少一次清理源。最后,我们应该根据作物需求管理好肥料和水。高厢栽培有利于排水,有效防治病虫害,让肥力到达根部。
2.搞好田间管理,积极防治病虫害。播种和种植要及时。大白菜苗期,注意防立枯病和立枯病的防治。进入冠层期时,注意保证垄土硬化,不利于根系生长。此外,应注意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尿素等肥料,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冠层期是霜霉病的第一个高发期,应特别注意防治。进入包心期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软腐病、蚜虫、黑斑病、菜青虫、灼心病等是防治的重点。秋冬季大白菜封垄前喷农药2-3次,确保药物覆盖叶的前、后、根。检查田埂时,一旦发现病株,会直接将病株连根拔起,带出田间进行处理,避免病菌遗留在田间。
二、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要点
1.霜霉病
(1)发生环境。低温多雨,高低温,昼夜温差大,露水大,容易发生霜霉病。早播、通风不良、连作田、基肥不足、包芯期缺肥、晚苗、苗密度过高、病毒病严重、生长缓慢都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大白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霜霉病,尤其是成株期。
(2)症状。霜霉病的主要症状是苗期子叶上出现褐色斑点或凹陷点,潮湿时子叶和茎上出现白色霉层。真叶期,真叶正面出现多边形的**斑点,湿叶背面出现白色霉变层。当病斑较多时,互连可导致叶片大面积死亡。患病的叶子从外向内生长,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植物失去信心。
(3)防控策略。田间出现霜霉病后,建议每周交替喷洒64%消毒明矾500次、70%代森锰锌500次、25%噻虫嗪1000次、72%霉脲锰锌一次。
2.软腐病
(1)症状。软腐病前期,萎蔫主要发生在病株外部,这种萎蔫状态只在中午高温时出现,早晚均可恢复。在疾病的中后期,早晚都无法恢复。软腐病菌主要从大白菜根部伤口侵入。随州的病害不断加重和扩大,形成一个水侵区,变成灰棕色粘稠状,最终造成大白菜根腐,大白菜顶腐,甚至全株腐烂。
(2)防控策略。软腐病的病原主要来源于土壤,在土壤中可以存活40个月以上。病原体通常从卷心菜基部的伤口侵入(昆虫伤害和机械伤害)。病原体主要通过雨水和昆虫传播。尤其是地面蛆虫的传播,危害极大。害虫一方面会给白菜的基部带来伤口,另一方面害虫也携带软腐病病菌。因此,田间应做好排水和疏浚工作,同时做好地面蛆和有害昆虫的防治工作。
3.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苗期(6叶期),当幼苗叶片长到7-8片时,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容易发生。这种疾病传播迅速。
(1)症状。病毒病后,植物叶片扭曲、萎缩、缩短,叶片上出现坏死斑。
(2)防控策略。一旦零星苗扭曲短小,应及时添加磷钾肥,提高苗木抗病能力,注意田间抗旱浇水。一般用1.5%知必灵EC 10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或50%抗蚜威防治蚜虫,每周1次,连续3次。
4.虫害防治
(1)菜青虫。菜粉蝶属于鳞翅目和粉蝶科,体墨绿色,背部有一串黑色小疣,表面有细毛。成年菜青虫可长到3.5厘米,危害极大。菜青虫可以咬穿叶子,或者把它们吃进叶子边缘的缝隙里,只留下蔬菜。如果在包装期结束时做好菜青虫的防治,菜青虫会被包装成白菜球,导致整个白菜被丢弃。
(2)蔬菜蛀虫。蔬菜螟虫属于鳞翅目螟虫,俗称螟虫,危害白菜和甘蓝。幼虫承担幼苗的心叶和叶片,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造成缺苗断脊。大白菜受损时,盖不住心,蔓延软腐,导致减产。
(3)小菜蛾。小菜蛾,俗称“赤火”,属于鳞翅目小菜蛾,浅绿色,一般长1-1.2厘米,表面有细毛。它主要吃叶子背面的叶肉,使叶子透明。大幼虫会把叶子吃进洞里。
以上三种害虫是大白菜最常见的害虫。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尽量减少田间可能携带的虫卵。化学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5.7%氯氟氰菊酯乳油交替喷雾防治。如果多次喷洒后没有改善,可能是害虫对农药产生抗体。为此,分别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