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阶段,在灌浆期内,小麦茎、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种子内。
小麦早衰或灌浆不好的原因不是绿色器官和根系功能的事儿,也更不是肥料缺乏的事儿,而是籽粒“库”的反馈信号不强烈和“拉动”力不够的原因。
小麦早衰,会导致光合强度、叶氮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迅速下降。而这些下降,是自小麦开花后就开始了,从理论上说,这种下降是小麦各器官逐渐在走向衰亡的正常生理反应。
生长环境: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入冬前灌冬水防冻是因为水的比热容高,使得整个土壤的比热容提高。可以很好的吸收固定部分热量,保持土壤内的温度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变化,防止冻害发生。偏干的土壤中自由水的含量低,从而使得土壤的比热容较含水多的土壤小,这样使得土壤在我温度的变化上较大,冬季降温时土壤易上冻而发生冻害,夏季则易烫伤植物根系。 春季浇返青水是由于经过一个冬的休眠,随着温度的上升原本处于休眠期的小麦开始生长,各种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开始加强。随生命活动的加强,植物体的需水量也开始增加,土壤已经不能够为小麦的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水分,所以要浇返青水来为小麦的分蘖生长提供足够的生理活动需水,同时也有提高地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