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差异如下资料。
从整体上来看,中外园林造景在文化基础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外哲学观念的不同。
中国园林造景讲究的是在模仿自然和再现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有效融合,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相容;但西方园林造景关注的确是人工美,其认为人工美要高于自然之美,因此其园林造景的文化基础是征服并改造自然.
从中外园林造景的功能作用方面来看,中国园林造景和西方园林造景的功能作用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中国园林造景强调的是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区分,而西方园林造景则主要用于丰富园林的整体景观.
西方园林造景的基本功能与中国园林造景存在本质性的区别,其园林造景主要以丰富园林的景观作为主要目的,因此西方园林造景往往会对树木、花卉及各种水生植物等进行综合的运用.其中,树木运用方面,西方园林造景主要以高大乔木及低矮灌木为主要素材;花卉则是园林造景中必不可少的植物材料,而在风景园的湖边、池塘及河旁的水体一隅,往往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以期在美化和生动水景的同时,提升园林水景的野趣,进而与水鸟、水禽共同勾勒出一副美妙和谐的画面.
我的理解,这与东西方不同的人文思想、不同的人文环境有关系。
东方重自然,因此园林建设以模仿和收纳自然景观为主,秉承的是自古以来依天道、依自然而行事的伦理思想。特别是中国日本为代表的园林建筑,多是以尊崇道家、佛法的自然观、清净观来规划园林建筑,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都在体现自然、秩序、吉祥等方面下工夫。在建筑理念上,一是讲求静、净、朴素、深远的美学特色,手法上因地制宜,小中见大,动中取静;二是在建筑规划中蕴涵伦理道德思想,比如各种吉祥的装饰手法和名称,比如讲究方圆和谐、长幼尊卑有序等等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私家建筑的代表是苏州园林,皇家园林的代表是颐和园等。日本著名的有京都金阁寺后面的园林。
西方重人工。因此园林建筑多是各种修剪有序的景观,各种精巧的喷水池、游廊、园艺。秉承的是人文特色宗教特色,一切神话题材和宗教装饰都是为人的力量在服务。这里其实主要是受宗教观的影响,体现了基督教思想中上帝授予人处理地上一切事物的权力,所以非常重视人在其中的表现和作用。因此在手法上多机关、多人工处理、讲求技术创造。同时,园林也分两大类,一 宫殿与园林的巧妙和谐,比如法国、俄国等国的皇家园林,建筑在皇宫和皇家别墅附近,有巨大的园艺和水力装饰,显现皇家的权威和富贵。二是自然园林,一般多不做修饰,重自然的状态,而后在其中建立些城堡等别墅群。同样也是在表达人的权威和对自然的控制把握。
我以为,东方讲求对自然的崇拜,西方讲求对自然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