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垄向区地?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15:01
字号:

垄向区田是指在坡耕地的垄沟中按一定距离修筑土挡,把垄沟分成许多小区段,形成许多小浅穴。

什么叫垄向区地?

区田法是指汉代推行的一种抗旱丰产耕作法。系汉成帝(公元前32~前7)时农学家汜胜之在关中地区总结并推广。

据《汜胜之书》记载:“汤有旱灾,伊罗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传说抗旱增产的区田最初系茬汤辅臣伊尹所创造。汉时的区田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带状区田即一亩地作标准,长18丈,宽4.8尺。

特点:

从《氾胜之书》的叙述看,应是使用人力的,翻起来的松土仍放在沟中,部分堆在土埂上。此其二。因此,可以说,沟状区田法是在新的条件下代田法的继承和发展。窝状区田也是人工深翻作区的。翻耕的深度则因不同作物而异。

如禾、黍、麦等须根系作物要深翻6寸到1尺;瓠,1尺;芋,3尺。《氾胜之书》说:“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说明区田法只深翻沟中或区中的土壤,不耕沟或区以外的土地,这当然是为了精耕细作、少种多收,同时也应与人工深翻不能铺得太开有关。

而区在地平面以下,既便于接纳浇灌的水,又可减少水分的向上蒸发,尤其是侧渗的漏出与蒸发;避免营养物质的侧渗流失,有利于“保泽(墒)”和保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7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