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茄子绵疫病的防治,茄子病害怎么处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05:49
字号:

茄子绵疫病别称烂茄子,在各菜区普遍发生,露地茄子、保护地茄子均可危害,初夏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大量腐烂,直接影响产量,那么茄子绵疫病应该怎么防治呢?

秋茄子绵疫病的防治,茄子病害怎么处理

茄子病害防治

1、受灾地区要严格轮换,条件允许的话,至少间隔三年轮换。

2、改革耕作习惯,选择易排水的土地,拔秧后深翻,多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采用高垄耕作,严禁漫灌,过多的雨水应及时排除,并适当耕作松土。

3、疏植间作。露地栽培的茄子多为中晚熟品种,植株高大。种植过密,田间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田间透光性差,高温高湿,冠层过密,导致病害加重,反之亦然。因此,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密度应控制在1500—2000株/亩左右,甚至1000株/亩左右,并采用单茎修剪。在宽垄稀植的基础上,间作矮生豆、矮生豇豆、夏甘蓝等矮生作物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介绍本期话题。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翻耕除草,平衡追肥,修剪枝条,清除底部老黄叶,调整腐烂果树。

化学防治

5.1茄子育苗时,将70%甲基妥布霉素可湿性粉剂或75%三氯杀螨灵粉剂按1:100的比例掺入药土中,每亩穴沟施75~100kg。

5.2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80%磷化铝600倍灌根。每株植物的根可以用150毫升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灌溉,每7-10天一次。

5.3喷雾初期用1:1:200波尔多喷雾保护。也可喷50%磷酸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64%防毒明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每5-7天喷一次,视病情轻重3-4次。

5.4连续降雨后天气转晴时,应进行浸果。用70%大森可湿性粉剂600倍、25%瑞多米可湿性粉剂800倍的混合液,可将所有茄子果实包衣或浸泡1次(腐烂的老茄子果实提前清除)。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很好,可以弥补大部分损失。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秋茄子绵疫病的防治茄子病害怎么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花六八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

如何防治茄子黄萎病?

茄子属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茄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钙、铁等,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

一、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

播前用80℃左右的热水烫种然后用55℃温水浸种10~12h,将种皮上的粘液搓洗净,捞出晾6~12h后,再浸种4~6h,捞起后用洁净湿纱布包好,放在适温下催芽肿子吐芽即可播种。

2、播种

用种量150~225g/hm2。苗床施药土可用15kg细砂加70%五氯硝基苯和50%福美双各5g混匀作药土,苗床用药土15kg/m2,60%~70%药土作苗床垫土,以预防苗期猝倒病,余下的作盖土。播前将苗床土浇透底水。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细土1.0~1.5cm,随即盖好地膜保湿增温。

3、育苗

出苗前,苗床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但不宜过湿,以提高出苗率。幼苗出土后,床温白天保持在25℃左右,30℃以上时适当通风,夜间控制在17℃。此期避免高温多湿,防止徒长。幼苗生长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分苗,3~4片真叶时按苗距10cm×10cm进行第2次分苗。分苗缓苗后可少量通风。尽量保持较高的床温。促进幼苗快长。

4、移栽

茄子忌与茄果类蔬菜连作。宜选择前茬为白菜、萝卜或菠菜地。冬季深翻冻垡,定植前再耕翻1次,整地做畦,做成包沟1.5m宽的畦。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人畜粪尿15.0~22.5t/hm2、过磷酸钙450kg/hm2、氮磷钾复合肥750kg/hm2,深埋于畦中间。春季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平宽畦栽培,行株距为50cm×(40~50)cm。栽植2.25万~3.00万株/hm2。定植宜选在晴暖天气进行,栽后随浇定植水,用土封根。夏秋露地栽培采用深沟高畦。以利排水,行株距为60cm×(40~50)cm。定植宜在下午进行为好。移栽时一定要带土坨。以利于秧苗成活。

5、肥水管理

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则。在定植缓苗后,结合浇水,薄施粪肥或复合肥75kg/hm2以后每隔10d左右薄施1次,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需要。第1次采收后,需重施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把肥料埋人土中,一般施复合肥300kg/hm2或尿素和氯化钾各150kg/hm2以后隔10d左右追施1次,果实采收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需增加施肥量。中后期植株老化,吸肥力下降,可采用根外追肥方法,一般叶面喷施1%~3%过磷酸钙浸出液。或2%~3%硫酸钾溶液。或0.1%~1.0%尿素液。或2%~3%复合肥溶液。每隔7~10d喷1次。在清晨或傍晚喷施效果较好。

二、重茬病害防治技术

1、嫁接换根育苗

茄子生产使用嫁接栽培技术,可有效防止土壤传播病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农药残留量,而且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品种。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也是防治土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特别在病害流行年和地区。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是茄子稳产和丰产的重要保障。用平茄作砧木,主要抗枯萎病,中抗青枯病(防效可达80%)。用平茄作砧木种子易发芽,嫁接成活率高,但需比接穗早播种7d左右。土传病害(青枯病)严重地块,不宜选用该品种作砧木。用刺茄作砧木高抗黄萎病(防效在93%以上),是目前北方茄区普遍使用的砧木品种,种子易发芽,浸泡24h后约10d可全部发芽。刺茄较耐低温,适合作秋冬季温室嫁接栽培。

2、加强栽培管理

改变栽培时期,错开发病期进行种植。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法,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对病穴采取消毒处理。注意保证大棚有足够的通风时间和通风量,以降低空气湿度。浇水时。注意切忌大水漫灌。以免增加空气湿度。合理控制棚内温度,不可使棚内温度过低。

三、病虫害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对种子和苗床进行消毒:选择地势高田块作苗床,对床土进行消毒,施用腐熟肥料。在黄萎病防治上,实行轮作,不偏施氮肥,雨后注意排水圾时除草,清洁田园,冬前深翻,控制虫源;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250mL7~10d灌1次。绵疫病发病初期,用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隔6~7d喷1次,连喷3~4次。褐纹病发病初期,用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隔7d喷1次,连喷2~3次。猝倒病幼苗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7h消毒: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茄子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棉铃虫、烟青虫、马铃薯块茎蛾等,在防治上,发现害虫危害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喷杀。

(作者单位:155630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二分厂农业办)

茄子一直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蔬菜。黄萎病有时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病害发生时,产量会略有降低,但不会严重收获。要想茄子高产,就要加强病害的预防。茄子黄萎病防治技术要点需要从病害症状、病情、化学防治等方面来理解。一、病害症状茄子黄萎病多发生在茄子座果后,盛果期病株数剧增。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脉或叶缘变黄卷曲,逐渐向上发展,使一半枝叶变黄死亡,果实长时间不刚硬,故又称半疯。严重者全株死亡,叶片变黄脱落,成为光杆。如果剥去根和茎的皮层,可以看到维管束变成褐色,所以也叫黑心病。二、发病条件1。气候条件一般气温20-25,潮湿多雨时发病严重。当温度高于28时,病害得到抑制。从种植茄子到开花,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天数越多,发病越早、越严重。2.地势低洼、土壤重、盐碱地、多年连作、地温低、定植、伤根、种植过稀、冷水灌溉等栽培条件,可加速黄萎病的发生和蔓延。3.农药防治据试验,在茄子黄萎病发生前,用600-800倍黄维觉70%可湿性粉剂灌根防治,每灌100毫升即可防治黄萎病。发病初期,用600-800倍的黄维觉液灌根,每株灌100毫升药液,每5-7天灌一次,连续灌2-3次,使病株迅速恢复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7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