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绿色素的提取属于茶叶有效成分提取中的综合提取法。脂溶性茶绿色素未经人工修饰、改性,完全符合纯天然食用色素的要求,但由于叶绿素中心金属离子镁与卟吩环螯合结构易受光、热、酸等作用而降解,绿色随之消失。因此,工业上多将脂溶性茶绿色素提取后,改为水溶性茶绿色素。一定条件下其他金属离子取代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之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溶解性增大,稳定性提高 。
通常将叶绿素转化为叶绿素铜钠盐和叶绿素锌钠盐。由于Cu 具有生理毒性, 叶绿素铜钠盐的颜色偏蓝,使得叶绿素铜钠盐的应用大受限制;而Zn 置换后的叶绿素颜色鲜艳明亮,与植物原绿色一致 ;并且由于人体对锌的需求量大,而我国耕地多半缺锌,国民缺锌达50% ,所以,将脂溶性TGP改性为叶绿素锌钠盐具有着色剂和补锌剂的双重意义。 制备茶绿色素的方法主要有溶剂法和碱液法。溶剂法是用有机溶剂抽提,而碱液法则用碱液抽提。溶剂法应用广泛,适合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脂溶性茶绿色素工艺流程 :
茶叶→粉碎→乙醇提取→回收乙醇→糊状叶绿素→真空干燥→脂溶性TGP粗品
脂溶性茶绿色素转化为水溶性茶绿色素的工艺流程 :
茶鲜叶→预处理→茶叶粉末→浸提(乙醇)→抽滤弃渣→浸提液→皂化(NaOH)→减压回收乙醇→萃取(石油醚)→皂化液→酸化→脱镁叶绿酸→锌代反应(ZnSO4)→锌代产物:锌叶绿酸→溶解(乙醇)→成盐(NaOH)→抽滤干燥→茶叶叶绿素锌钠盐
右图为水溶性茶绿色素制备过程中的皂化反应、成酸反应、锌代反应和成盐反应。 茶绿色素的提取率与提取原料、提取方法、提取参数等很多因素有关。选取的原料,如不同加工工艺的成品干茶、鲜叶还是加工程度不同的鲜叶,或品种、季节、部位不同的鲜叶;提取方法,如溶剂提取法、微波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确定提取方法后,同一方法中,提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溶剂、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参数的不同都会对茶绿色素的提取产生很大影响。
茶叶最早种植可追溯至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
相传,中国的神农氏发现了茶叶的美味和药用价值,并将其作为一种草药来使用。茶叶最早种植可追溯至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最早种植的茶树是野生的,生长在中国的山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茶叶的栽培技术,并开始将茶树引种到更广阔的范围内。
茶叶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中国的南方地区因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而成为茶叶种植的理想地区。主要的茶叶产区包括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地。茶叶的种植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茶树需要定期修剪和施肥,以保持树形和提高产量。采摘茶叶的时间也非常关键,农民们小心翼翼地将新鲜嫩叶采摘下来,以确保茶叶的口感和品质。
种植茶叶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茶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到30摄氏度。同时,茶叶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选择有良好日照条件的地方进行种植是重要的。其次,准备适宜的土壤。茶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酸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适合茶叶的生长。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调查,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进行土壤改良,以提供适合茶叶生长的环境。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茶叶的生长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灌溉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水分供应。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保持茶园的整洁和卫生。此外,合理施肥和修剪也是茶叶生长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促进茶树的生长和产量。最后,收获和加工茶叶时需要注意。茶叶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嫩叶采摘的茶叶更加鲜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