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上的技术交底是什么意思,我是刚学建筑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8:08:39
字号:

技术交底分为两部分:

建筑工程上的技术交底是什么意思,我是刚学建筑的

1。设计部门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包括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工程要求等等。

2。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各班组及施工、测量人员进行的施工技术交底。包括工程的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目标、环保及安全施工要求等等。

内墙抹灰技术交底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测灰饼 钉钢丝网 浇水湿润 界面剂处理 浇水湿润 抹底灰 抹面层 修浆

二次赶光

基层处理:清理墙面上以的涂灰等杂物,灰饼间距不大于1500离地300墙面抹灰厚度控制在15厚,最厚不超出20,挂线吊垂直,找方正并控制每间房间的内净尺寸。

检查砼墙面有无高出灰饼,应及时修凿墙面。

加汽砌块墙面满挂钢丝网,与砼墙交接处钢丝网过200宽用保温钉固定,间距150~200,加汽砌块墙面用钢钉固定,浇水湿润墙面,满滚界面处理剂,界面剂表面要毛凿,过24时后洒水养护以增加界面处理剂的强度。

抹灰:在抹底灰前一天墙面浇水湿润要内潮面干,用1:3水泥砂浆打底,面层用1:1:4配合灰抹灰压光。厨房、卫生间、洗衣房内墙面刮糙时根部离地为300压实收光,面层用1:3水泥砂浆抹面的光后用温海棉承垂直方面拉细毛,根部留300高割齐。其它内墙面根部离地200交用海棉拉细毛做踢脚线,粉好墙面浇水养护3-5天

门窗洞口护角用1:2水泥砂压实 收光,棱角做尖角,室内门过梁以50线上1600控制。

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1. 加汽砌块墙面必须满钉钢丝网四周与砼墙搭接200mm宽,绷紧用保温钉固定。

2. 界面剂表面必须毛糙,并要养护必须满滚不留死角避免以后墙面空鼓开裂。

3. 在抹灰前墙面必须浇水湿润,粉好的墙面浇水养护3-5天,避免墙面脱水引起空鼓起砂现象发生。

4. 门窗洞口护角,尺寸、标高正确,在两次施工的洞口,每边留不少于5cm用铝合金靠紧割直,两次施工部位接头应平整。

5. 电线盒、开关盒部位应清洁方正。

6. 做到工完场洁,落地灰随清随用。

质量要求:

墙面垂直度 3 mm

平整度 2 mm

阴阳角方正 3mm

净空尺寸 5mm

墙面色泽均匀,颜色一样

园林工程中支模的一般技术交底

问题一:如何做技术交底 就是将你要做的工程的每道工序的做法及注意事项以文字形式整理完整就构成了技术交底了!

问题二:技术交底如何进行? 技术交底在分项工程开工之前进行,由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由施工方,监理方一同参加

问题三:如何做施工技术交底? 如何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上海工程处 郑 明

技术交底(亦称作业指导书)是施工企业极为

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它的目的是使所有管

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了解所承担工作的特点,设计

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在施

工中切实落实交底中各项内容, 达到提高施工

质量的目的。按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规模等情

况,在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范围内的技术交底分

为设计交底,单位总工程师向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的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向项

目职能部门人员的技术交底,以及技术员向作业

工班长和工种工人进行的技术交底。

这几年,麓工管理工作发展迅速,项目法施工

广泛采用,但技术交底工作作为管理基础性的管

理工作,不但没有取消和削弱,反而有所加强,要

求更严和更具体,在施工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根

据笔者调查秘局各地区、各单位、各项目部.对于

这项工作认识不一致,好坏不一,良莠不齐,尤其

是主管工程师对作业班组长和工人的技术交底,

流于形式,交底的内容没有针对性,甚至是反复抄

袭。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本人这几年的实际工作,

谈淡如何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

1 技术交底的且的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复杂性、连续性和多变性,

以及产品单一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麓工企

业的项目管理工作具有复杂、连续和多变等特性,

要求在施工中加强技术交底的管理工作。对于参

与工程施工、管理的每个人来说,通过技术交底,

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

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

项等,做到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各工种

之间配合协作和工序交接井井有条,达到有序施

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2 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

2.1 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

(1)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必须符合现行建筑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Yt项工程工

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应规定。同时,也

应符合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定,以及所在省、市(区)

地方性的具体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2) 工程艟工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国家各项

技术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尤其是工程建设标准

强制性条文。

(3) 技术交底还应符合与实现设计施工图

中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纸中的技术要

求和技术标准高于国家赫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

求时,应作更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

(4) 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交底中的意

图和具体要求。

(5) 应符合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

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6) 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技术交底深

度与详细程度不同。也就是对不同人员其交底的

内容深度说明和方式要有针对性。

(7) 技术交底应全面、明确、并突出要点,应

详细说明怎么做,执行什么标准,其技术要求如

饲,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应分

项具体说明,不能含糊其词。

(8) 在施工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应进行详细交底,并交待如何作样板等具体事

宜。

2.2 施工技术交底包括的内容

(1) 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向项目经理、项目总

工技术交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工程概况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要求。

② 主要施工方法,关键性的施工技术及实

施中存在的问题。

⑧ 特殊工程部位的技术处理细节及其注意

事项。

④ “四新”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案及注意事

⑤ 施工组织设计.网络汁划,进度要求,施

工部署,施工机械,劳动力安排与组织......>>

问题四:如何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对于施工建设来说,技术交底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措施,因此应该对技术交底予以充分重视。要做好建筑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首先应该规范交底参与人员,其次,应完善交底工作内容和交付方式,最后还应重视安全技术交底。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交底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技术交底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时完成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施工技术交底是指相关技术人员就工程内容、操作细节、关键部位工序、质量要求等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对施工部门、监理单位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代和指导,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安全、顺利、按时完工,避免安全事故、技术质量问题的发生。

问题五:技术交底该什么时候做,做什么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工序施工交底。各种交底的文字记录,应有交底双方签认手续。

问题六:施工方案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有什么区别? 10分 施工方案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没有什么区别,施工方案交底包括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交底也包括施工方案,都是给班组长交底。

问题七:怎样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就是将你要做的工程的每道工序的做法及注意事项以文字形式整理完整就构成了技术交底了!

问题八:技术交底包括什么内容,如何写好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 现场用得着的地方

概述

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使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耍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复杂性、连续性和多变性的固有特点,各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惯彻技术交底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和管理,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一、技术交底的任务与目的建筑工程从施工蓝图变成一个个工程实体,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使参与施工话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定的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健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都位,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对于参与工程施工操作每一个工人来说,通过技术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各工种之间配合协作和工序交接井井有条,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因此,施工一项工程,必须在参与施工的不同层次的人员范围内,进行不同内容重点和技木深度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于重点工程、工程重要都位、特殊工程和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工程项目,在技术交底时更需要作内容全面、重点明确、具体而详细的技术支底。

二、技术交底的分类技术交底一般是按照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建筑物的规模、结构的复杂程度等情况,在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范围内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与深度也各不相同。

1.设计交底.设计单位根据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设计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经所在地区建设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审批后,由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就设计意囹、图纸要求、技术性能、施工注意事项及关键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向施工队或工区施工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实施技术交底。

3.施工队或工区施工负责人(项目经理)向单位工程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安全员及有关职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单位工程负责人或技术主管工程师向各作业班组长和各工种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贾求和内容

1.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

(1)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应规定。同时,也应符合备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定、准则以及所在省(区)市她方性的具体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2)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标准,包括计量单位和名称。有的施工企业还制定企业内部标准,如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混凝土施工管理标准等等。这些企业标准在技术交底时应认真贯彻实施。

(3)技术交底还应符合与实现设计施工图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纸中的技求要求和技术标准高于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求时,应作更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

(4)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领导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

(5)应符合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6)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技术交底深度与详细程度不同,也就是说对不同人员其交底的内容深度和说明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7)技术交底应全面、明确。并突出要点;应详细说明怎么做,执行什么标准,其技术要求如何,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应分项具体说明,不能含糊其饲。

(8)在施工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进行详细交底,并交待如何作样板间等具体事宜。

2.施工拔术交底包括的内容

(1)施工......>>

问题九:怎样做好土建技术交底 土建技术交底太笼统了,土建方面的技术交底包含的内容太多了,例如模板、钢筋、混凝土、防水、砌体等,这些都是需要单独进行交底的。想要做好技术交底就必须严格遵守两项内容,一是施工图纸,二是相关规范。

1、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

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支构造柱模板→支圈梁模板→ 办 预 检

支板缝模板

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

3.3.1 构造柱模板:

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

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3 板缝模板:

3.3.3.1 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3.3.3.2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4.2 基本项目:

4.2.1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l.5mm。

4.2.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6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