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7:19:23
字号:

毛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1、环境要求:毛豆生长的环境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0-11℃,适合毛豆茎叶生长以及开花的温度是20-25℃。2、整地:因为毛豆的根系发达,所以要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地块进行种植。3、种植密度:毛豆的种植密度要合理,种植时不能太过密集。

一、毛豆种植技术

1、环境要求

(1)毛豆生长的环境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如果毛豆不能长时间照射到阳光,它的豆荚以及豆叶会变黄。

(2)毛豆种植的温度一定要适宜,一般毛豆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0-11?C,适合毛豆茎叶生长以及开花的温度是20-25?C,如果低于14?C,毛豆就不能开花。

(3)毛豆的种类都不同,所以在种植之前要做好选择。如果在南方种植毛豆可以选择生长期100天左右的,因为南方雨季多,所以其种植的品种对光照要求不高。

2、整地

(1)由于毛豆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地块种植。

(2)毛豆不能连作,如果是同一块田地一定要2-3年轮作1次。

(3)在种植之前可以对田地进行深翻,在播种的前10天一定要施基肥,基肥主要以有机肥和各种化学元素肥料为主。?

3、种植密度

毛豆的种植密度一定要合理,不能太过密集,否则植株下层的光照条件就会比较差,黄叶、落叶、落花、落荚的现象会增多。同时也不能种植的太过疏散,这样对种植地面积的利用率不高。

二、毛豆管理方法

1、苗期

(1)苗期一般是20天左右,这时的毛豆已经进入种子萌动和发芽为主的出苗阶段,种植10天后小苗就可以出土。

(2)一定要及时进行查苗,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要及时补种。

(3)毛豆的幼苗有较强的耐旱力,出苗后不需要浇水,这样可以促使它的根系向土壤下扎,促进根系发达,避免春季低温下降而影响到幼苗生长发育。

2、分枝期

(1)分枝期一般是15天,这时毛豆根、茎、叶的生长需要大量营养,主要管理目标是培育壮苗。

(2)进入分枝期后,要进行中耕除草1次,但是中耕除草要注意,不能让锄头伤害到苗的根系,苗附近的杂草一定要用手拔除,中耕深度以打透表层土壤为标准。这样可以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对于根系生长和培育壮苗有一定好处。

(3)在中耕除草后一定要浇1次透水,这样可以为毛豆开花结果提高能力储备。

3、花荚期

(1)花荚期有35-40天,这时毛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同时进行,如果只依靠种肥和基肥不能满足它的营养需求。

(2)在花期一定要追肥1次,这样对提高产量有明显作用,这次追肥要根据苗情和地力决定,一般每亩追施高效有机肥100克即可。

(3)追施时不要将肥料撒施在叶片和空地上,一定要离植株10cm左右,这样既不浪费肥力,又不会灼伤根系。花荚期需要干燥少雨的环境,在追肥后不要浇水。

4、鼓荚期

(1)鼓荚期有15-20天,这时毛豆营养生长会停止,以生殖生长为主。这时的荚果发育是否正常会关系到产量和品质,主要管理目标是防止植株早衰和徒长。

(2)当植株出现徒长时要采取摘心抑制它的生长,早衰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进行预防。

合理密植对增加结荚数,促进豆粒饱满,提高产量有着重要作用。其次毛豆需要大量的磷钾肥,因此,施用磷钾肥对毛豆增产效果显著。然后摘心可以抑制生长,防止徒长,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最后采收时可全株一次收毕,也可分2~3次采收。采收后应放在阴凉处,以保持新鲜。

毛豆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也是最近几年种植效益比较好的作物,想要毛豆产量提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毛豆播种期

毛豆播种期因栽培目的和品种不同而异,长江流域可分为早毛豆和中晚毛豆两种,而早毛豆中又有早熟栽培和普通栽培之分。

早熟栽培

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一般应用冷床育苗,3月下旬定植,6一7月采收嫩荚,采用四月白、五月白,而4月上中旬直播的采用五月白或五月乌。

中晚熟栽培

夏栽中熟种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直播,7-8月收获,采用六月白或六月黄

秋季晚熟栽培在6—7月直播,9—10月下旬收获,华南秋播还可推迟到7—8月播种,9—11月采收。如八月白和杭州五香毛豆

南方地区按不同品种特性,选用早、中晚熟品种相互搭配,即可实现春、夏、秋三季生产,以延长供应期

适时播种为使毛豆均衡地供应市场,必须分期分批播种,分批采收,提高经济效益。

至于分几批,播种间隔时间多长,视种植面积、产品上市量、市场销售动态以及生产和营销能力而灵活掌握,科学安排。

毛豆品种选择

毛豆品种主要按生育期来分类:长生育期的毛豆能达100天以上,短生育期的毛豆只有50-60天。因此要根据栽培季节来选择品种。

尽可能要选择籽粒饱满,耐寒性强,适应性广,可以提前或延后栽培,品质糯性容易煮酥,产量比较高的短生育期品种。

毛豆高产栽培技术与要点

1、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对增加结荚数,促进豆粒饱满,提高产量有着重要作用。

密度主要与植株的分枝性和开展度有关,早熟品种分枝少,株型紧凑,一般密度为40000~50000株/亩,行株距为20cm×20cm。

中熟品种每亩18000~20000株为宜,行株距为30cm×30cm。晚熟品种每亩15000~17000株为宜,行株距为40cm×35cm。

2、增施磷钾肥:

毛豆需要大量的磷钾肥,因此,施用磷钾肥对毛豆增产效果显著。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每亩施腐熟堆肥1000~1500公斤,大量元素水溶肥5公斤。

在生长期间可视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幼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可施l0%的人粪尿1次。

开花前如生长不良,再施10%~20%的人粪尿1次,草木灰50~75公斤,过磷酸钙5~l0公斤,促进豆荚饱满。

后期亦可用1%~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根外追肥。钾肥不足,容易发生叶黄病,可施高钾型水溶肥。

3、摘心打顶:

摘心可以抑制生长,防止徒长,提早成熟,增加产量。试验证明,摘心可提高产量5%~10%,提早成熟3~6天。

有限生长类型品种,一般在初花期摘心,无限生长类型的品种,则应在盛花期后摘心。

4、病虫害防治:

毛豆的害虫有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等。豆荚螟在毛豆开花结荚期灌水1~2次,可杀死入土化蛹幼虫。幼虫卷叶、人荚前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剂喷雾防治。

毛豆的病害主要是锈病。锈病防治首先选用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其次实行轮作,避免重茬。

最后是在发病初期喷药预防,苗期喷药2次,结荚期1~2次,每次相隔5~7天。药剂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5、采收:

早熟品种一般都抢早上市,即在进入鼓粒期后,就可陆续采收,能卖上好价钱。但不宜过早,否则豆粒瘪小,商品性差,产量低,反而影响了经济效益。

中晚熟品种一般在豆粒已饱满,豆荚尚青绿时采收,但也不宜过晚,否则豆粒坚硬,降低了品质。采收时可全株一次收毕,也可分2~3次采收。采收后应放在阴凉处,以保持新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6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