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建设方案: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工厂化养猪场:场址选择 涉及面积、地势、水源、防疫、交通、电源、排污与环保等诸多方面,需周密计划,事先勘察,才能选好场址。面积与地势:要把生产、管理和生活区都考虑进去,并留有余地,计划出建场所需占地面积。地势宜高燥,地下水位低,土壤通透性好。要有利于通风,切忌把大型养猪工厂建到山窝里,否则污浊空气排不走,整个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防疫:距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要尽量远一些,距居民区至少2公里以上,既要考虑猪场本身防疫,又要考虑猪场对居民区的影响。猪场与其他牧场之间也需保持一定距离。交通:既要避开交通主干道,又要交通方便,因为饲料、猪产品和物资运输量很大。供电:距电源近,节省输变电开支。供电稳定,少停电。水源:规划猪场前先勘探,水源是选场址的先决条件。一是水源要充足,包括人畜用水。猪群饲养管理用水量可参考表5-2。二是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每升水中固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每升水中固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
建造标准化养猪场时,需要使用水泥和砖头搭建外部框架,并预留足够的风扇安装空间,内部需要分为两部分,中间为水泥面的过道,两侧为条状漏缝的猪圈,且猪圈间使用铁栅栏隔开,同时每个猪圈都需要安装一个食槽以及饮水器。
标准化养猪场怎么建设1、建造框架
建造标准化养猪场时,需要使用水泥和砖头建造外部框架,并使用塑料棚作为顶部,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在墙壁上预留足够的风扇安装区域,便于猪圈中的散热和通风,同时也需要留下足够的窗户,保证圈舍的明亮。
2、内部设施
标准化养猪场的内部可以分为两部分,中间预留一米五到两米的过道,使用水泥建造地面,两侧是猪圈,猪圈的地面可以使用条状漏缝设计,便于粪便排出,同时围栏可以使用铁栅栏,且每个猪圈都需要配备一个食槽和一个饮水器。
3、区域划分
猪圈内部,可以分为公猪猪圈、母猪猪圈以及乳猪保温箱等部分,规模较大的养猪场,也可以划分精液采集、处理以及检测区域,为了保证猪的健康,还可以配制更衣室,所有养殖人员需要更换服装,才能进入养猪厂。
4、注意事项
在猪圈建设完成后,需要使用食醋或者生石灰对猪圈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以免影响猪的生长,同时也可以为猪圈通风一周,减少刺激性气味,还需要对猪圈进行清理,将建筑废料清理干净,以免扎伤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