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种植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6:59:34
字号:

1、选地整地

白芍种植技术

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的地块种植,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前茬最好为玉米、小麦或豆类的作物。白芍的根系较深,所以在整地要深耕细作,并施好基肥,要求要深耕30-40cm,皆可翻耕施入农家肥3000-400公斤,将其和土壤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后,在耙平,做成快1.5-2.5米的畦。如果是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或者土壤排水不良,畦可宽为1米时左右。

2、繁殖

白芍有分根繁殖(芽头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繁殖方法,分根繁殖选择在8-10月种植,如果种植时间过晚,芽头已经发出新根,在种植时容易被弄断。收获芽头时,将芽头从根系上切下,再选择形状粗大、不空心、无病虫害的芽盘,将其自然的切成数块做种。栽种时采用穴栽方法,挖穴3-6cm,株行距50×30cm,每穴放一两个芽头,覆土时可施入粪肥,再埋土堆成馒头状小堆。单瓣芍药结实多,在8月份种子成熟时将其采收,采收后即可进行播种,也是采用穴播方法,播种时用细土搅拌播下,种子的繁殖期过长,一般播种到定植要2-3年,比较少用。

3、中耕除草

种植时每年要中耕除草4-6次,促进植株生长,但是注意中耕时要浅耕,以免伤害到根系,导致死苗。在10月底或11月初时,这时气温下降,地温也随之下降,需将地面10cm以上的枝叶剪除,有利越冬。

4、水肥管理

在施足基肥后,当年一般是不要继续追肥了,一般在种植后的第二年开始追肥,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3-4月气温回升时,这时浇施粪肥即可;第二次在4月底,同样施一次粪尿肥,每亩500公斤;第三次在10-11月月底前,每亩施入200公斤的圈肥。白色是喜旱怕涝的植物,所以一般无需进行浇水灌溉,只有在严重干旱时浇一次透水即可,在阴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积水过大引发根系腐烂。

5、采收

白芍在种植3-5年后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在6-9月,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采收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而过晚淀粉以经转化,过于干燥不坚实,易碎。采收时选择晴天,将地上根茎区别割除,将根茎挖出,去除泥土,将芽头切下做种,根系加工制药。

1992年撤区并乡之初,华佗镇在赵庙、黄庄两村建起全市最早的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2004年在程屯村建起目前最先进、科技含量做高的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

特色产业:一是闫庄养鸡专业村的发展,带动全镇蛋鸡养殖;二是以大吴、前胡、赵庙、小奈、邢各等村规模养殖二元猪为龙头,向周边村辐射,扩大养殖规模,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三是以邢庄千只养兔场为龙头,带动全镇养兔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皮用、毛用兔;四是以大吴梅花鹿养殖场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办法对农户进行指导和产品销售;五是五里、胡赵的山鸡和鸽子特种养殖发展。

优质特色产业

当地主产药材:白芍、白术、白芷、丹皮、防风、紫丹参、栝楼(天花粉)、夏枯球、知母、何首乌、亳贡菊、射干、地黄、山药、玄参等;

华佗镇是全国最大的白芍种植基地,也是白芍发源地,白芍种植在当地自东汉末年时期已经延续至今,白芍质量以华佗镇最优,当地白芍年产量近2000吨,占年全国医药市场总需求量的39%;其中周边乡镇均有大面积栽培,白芍药的收获是华佗镇百姓的主要一大盛事,年年如此,华佗镇依托华佗美誉开创地区特色行业,加速推进先进供销模式,提高中药产量,保证中药的地位。

每年8月份华佗镇小奈集北小庄都有的专业承包队伍,从事白芍白术等药材的收获及粗加工,为实现现代化,符合市场规律,以“华佗镇”为首的中药材网上经营销售团队,已经形成了一股新势力,未来的中药供应更加柔性化、多元化,他们为华佗镇地产药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6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