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论文
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一、案例回顾
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被称作是“中国农业第一股” 然而在2001年10月26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一篇600多字的文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文章称“蓝田股份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已经没有任何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也没有收入来源”、“蓝田股份完全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文章提示:“为了避免遭受严重的坏账损失,我建议银行尽快收回对蓝田股份的贷款。”她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做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蓝田业绩有惊人的虚假成分,公司已经无力归还20亿元贷款。
此文揭露了蓝田的造假丑闻,此后蓝田贷款资金链条断裂;2002年1月,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2002年1月23日蓝田股份全线跌停,以5.89元收盘。
二、蓝田公司简介
1. 简介
公司于1992年成立,是一家传统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加工企业。涉及农副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制药,餐饮住宿,房屋开发等相关产业。
一直以来是一支公认的老牌优质股。据资料显示:蓝田股份1996年股本为
9696万股,2000年底扩张到4.46亿股,股本扩张了360%;主营业务收入从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净利润从0.593亿元快速增长到令人难以置信的4.32亿元。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被称作是“中国农业第一股”。
2. 大事记
1996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
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
2001年11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短文,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3月,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生态”
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三、 审查过程及情况
1. 审查过程及处罚情况
1.1 审查过程
2001年10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
2001年11月,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出售北京蓝田园国际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80%股权、出售野藕汁生产线、彩色印铁制罐生产线及其相关厂房、存货等资产给中国蓝田总公司,并更名为湖北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
2001年12月13日,蓝田公司起诉刘氏。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向刘下达了《应
诉通知书》,称“湖北蓝田股份公司诉刘姝威侵害名誉权案”将于2002年1月23日开庭,要求刘作为被告出庭。
2002年1月12日,生态农业董事会发布公告,公司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董事总会计师黎洪福、董事会秘书王意玲及7名中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1月22日,湖北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02年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决议,委托肖纯林董事代理行使公司章程赋予的董事长职权,并聘请湖北中正会计师事务所为财务审计机构。
1.2 处罚情况
(1)对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2)对招股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负有直接责任的公司董事赵琰璋、吴惠昌、王
焕成分别处以警告,并各罚款5万元。
(3)蓝田公司董事会依照法定程序撤销瞿兆玉公司董事长职务。蓝田公司和瞿
兆玉、赵琰璋、吴惠昌、王焕成应自收到本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罚款汇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城建支行月坛南街分理处,帐号2610044690,由该银行直接上缴国库),并将付款凭证复印件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稽查局执行监督处。
(4)2005年9月19日,农业部财务司原司长、总经济师孙鹤龄因违纪被开除
党籍。其具体违纪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帮助某股份公司上市后,违反规定,为女儿购买该股份内部职工股获取巨额非法利益。”
2. 造假情况
2.1 虚构应收账款数额
蓝田股份去年主营业务收入 18.4 亿元,而应收账款仅 857万元。公司方面称,由于公司基地地处洪湖市瞿家湾镇,占公司产品 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客户办理银行电汇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业务,必须绕道70公里去洪湖市区办理,故采用
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现金交易完成。稍懂财会知识的人士,势必对蓝田股份
2.2 虚增固定资产
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虚减总股本,提高每股收益。2000年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在产品绝对值高于同业平均值3倍。仅从固定资产来看,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增长率来看都明显偏高,蓝田自上市以来所有的募集 资金、新增借款和盈利几乎全部变成了固定资产。而流动比率是0.77速动比 率是0.35,净营运资金是1.3亿,这暴露出蓝田无力偿还到期流动负债。
2.3 虚造存货价值
在蓝田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存货价值从1999年的2.6亿增加至2001年的4.4亿。除去饮料这一可明确计量部分,该公司另一重要产品——水产养殖,由于在鱼塘里,我们无法获知其实际的品种、数量和重量,20 万亩水面到底装了多少鱼和其它水产品?没有人能说清楚,那这一部分的存货价值如何计算得来?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蓝田股份2000年存货中,在产品占存货的82%。由于蓝田股份的主营产品是农副水产品和饮料。农副水产品和饮料的存货不容易保存,一旦产品滞销或存货腐烂变质,将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其存货结构是其调查重点。
2.4 利用“资本运营”圈钱
蓝田公司上述造假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营造一个公司盈利丰厚,运营蒸蒸日上的局面,从而吸引广大投资者踊跃购买其股票,聚集资本,达到为少数人牟利的目的。因为在这些少数人眼中,建立这样一个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壳”去资本市场大把圈钱,而不是真正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
2.5 虚构收入与利润
蓝田股份2000年主营收入是18亿元,2001年上半年是8亿元。也就是说,每个月收入是1.5亿元,蓝田股份增值税率是13%-17%,营业税率是5%,可是它一个月只要提4万元的营业税和28万元的增殖税,这样的纳税额比一家年收入5000万元的企业还少,而蓝田是18亿元,所应缴纳税额大大不符。
此外,蓝田股份披露的和蓝田总公司的野藕汁结算价格为46.8元/箱(24罐)(其中野莲汁为46.8元每箱,野藕汁为44.2元每箱)。按照市场上常见的蓝田野莲汁、野藕汁包装估算,假设每3罐野莲汁、野藕汁为1公斤(每罐蓝田饮料为350ML),大概每公斤饮料蓝田股份获得5.85元的销售额。按上述的计算,每公斤饮料实现利润2.42元。如果按照33%的所得税,蓝田股份每公斤饮料实现的
2.42元净利润(税后)至少需要2.42/0.67=3.61元的所得,也就是说蓝田股份靠每公斤5.85元的销售额至少实现了3.61元的利润,利润率为61.71%,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能够实现这种利润吗?此外,据有关报道称,蓝田股份在精养鱼塘推行高密度鱼鸭配套养殖技术,每亩平均产成鱼由 350 公斤提高到 1000 公斤,加上养鸭收入,每亩平均收入由 1400 元提高到近万元,养殖成本降低 20% 。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去年上市的武昌鱼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 6.5 万亩鱼塘的武昌鱼,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不足 1000 元。通过所谓高科技饲养,其公司养殖利润为同行业的10至20倍,甚至达30倍之高。
3. 审计失败
3.1 审计师
蓝田股份一直是原沈阳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改制以后的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的忠实客户。直到2001年度年报审计时沈阳华伦因黎明股份以及其他原因没有通过2001年度年检、不能继续执行证券业务审计时为止。2002年初,蓝田股份拟聘请湖北中正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师,但因中正所正在协助公安机关审计蓝田的财务资料,转聘武汉众环会计师事务所。
3.2 审计意见汇总表
1993-1997 沈阳 无保留
1998-2000 沈阳华伦 无保留
2001 武汉众环 无法表示
2002(中期) 武汉众环 否定
3.3 审计失败
1999年中国证监会认定,蓝田股份1995年虚增2770万元银行存款,以达到虚增资产总额的目的,而原沈阳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发现和指出,发表了无保留意见。通过武汉众环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度的无法表示意见和2002年中期的否定意见可以发现蓝田财务造假的大致轮廓:内部控制失效,多套账,账外负债,难以确认的收入和资产,内部交易没有抵消,可能面临重大减值的应收款项。
3.4 审计困难
蓝田股份大量的交易是通过现金交易进行的,采取了“坐收坐支”的办法,审计师难以从收款的角度验证收入的真实性,而对面积达300余亩的洪湖里的水产品存货进行盘点,也极其困难;需要作为重点审计领域的固定资产,不是熟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而是相当大的部分投入在了水、土改造方面;为审计师确认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和价值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原因分析及建议
1. 原因
1.1 内部原因
1.1.1 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业绩不佳
蓝田造假丑闻曝光之前,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一面红旗,但令人惋惜的是,蓝田所谓的高业绩均来自于种种虚幻神话和财务包装。我们知道,光靠造假过日子是不行的。企业要发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于谨慎投资和合法经营。起初,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事与愿违,蓝田的管理高层并未真正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而蓝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制了所谓“金鸭子”、“野莲汁野藕汁”和“无氧鱼”的动人故事,企望靠骗取
贷款来过日子。蓝田的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最终误入歧途,一败涂地。
1.1.2 会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操守
从会计的角度而言,其实蓝田公司造假不是公司或其他相关部门会计标准和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而是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问题。在蓝田公司中会计人员或者屈从上级压力,或者直接参与造假,根本忘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应有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此外,在该公司为达到造假的目的没有建立应有的财会人员管理与奖惩、准入和退出实施机制。
1.2 外部原因
1.2.1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司法介入滞后。
蓝田股份1999年被查出上市时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涉及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伪造银行账户,以及“压缩”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等违法行为。对此,蓝田股份只是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瞿兆玉也只是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记者在本报1999年11月3日刊登的《蓝田造假怎么罚?》一文中指出,“蓝田股份造假的数额之大已属严重的经济犯罪,假若对这种‘包装’行为打击不力的话,必然还会出现‘后继’者”。孰料“后继”者竟然是蓝田股份的高管,在市场对这家公司极其敏感的背景下,利润造假仍无休止地继续。要知道蓝田股份上市时存在的多项违法行为,早已经触犯《刑法》,构成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关责任人是应该蹲监狱的。就说伪造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按《刑法》第177条规定,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蓝田股份上市时造假行为涉案数额巨大,对有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不为过。如果1999年在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后就把蓝田案移送检察院,司法介入及时有效的话,蓝田股份的利润造假行为不会直至今日才被曝光。可见,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等于姑息养奸,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司法介入不能再姗姗来迟。
1.2.2 控股股东信息披露盲点多。
评价资本市场效率的强弱,信息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指标。而蓝田股份能够长期造假未被发现,屡遭舆论质疑都有惊无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无法让中小股东认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动态掌握控股股东的经营风险,是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一大盲点。蓝田股份把许多费用因素往中国蓝田总公司身上一推,使本该早就暴露的问题得以体面地遮掩。蓝田案发说明针对控股股东的信息披露不足,势必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大打折扣。蓝田股份与中国蓝田总公司控制的“大蓝田”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大蓝田”的财务现状如何?这些都应该在市场上公开披露。而在相关信息不透明之前,谁也说不清楚“大蓝田”会给蓝田股份带来多少或有风险,及或有风险是否会导致蓝田股份退市、破产。另外,若信息披露更有效,蓝田股份几乎演变成家族企业也不至于到最后才暴露真相。
1.2.3会计职业独立性缺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不足。
目前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公司的职员,公司老板对会计人员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支配权,当会计人员与老板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原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失业的痛苦选择。此外,本案中蓝田的财务会计人员受管理层逼迫,为保住饭碗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反映了会计人员受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等影响,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私利参与会计作假或贪污舞弊,自身道德素质偏低的现状。而在外部财会审计上,由于审计人员素质或审计部门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等种种原因也未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或及时披露所发现的问题,其中所暴露的会计师独立性问题是一世界性难题,要解决也是任重而道远。
2.建议
2.1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内部制衡机制。
提高公司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此外,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最后,要优化董事会人员结构,改善董事会成员的知识结构,公司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投票表决决定。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一家公司如果不及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强化公司内涵,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2.2 建立以诚信为前提的市场经济体制。
诚信的经济市场才能给人民安全感,从而拉动消费,推动这个市场的经济进步和发展。强化社会强势集团的诚信教育,包括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会计人员以及能够控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政府官员、中介机构,使得诚信观念深入人心,杜绝其成为会计舞弊的制造者和帮凶,从根本上扼杀非法经营活动的毒苗。同时,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正确处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多地干预企业行为,以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2.3 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改造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境界,使会计从业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会计人员应“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注6)树立“诚信会计”的良好形象。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营造良好诚信的社会氛围。另外会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充电,回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这样才能确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前提条件。
在任何时候,我们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决不能放松,尤其是作为证券市场“守护神”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要敢于坚持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以减少审计失当的风险。同时,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不断健全其质量控制机制,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2.4 不断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
经济的活动的复杂性对相关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根本。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是建立诚信的金融市场的前提。只有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提高公司财务造假成本,增加中介机构违规风险,形成经济预期公正,才能财务
造假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法制教育,促使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2.5 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发挥社会力量。
从有关会计诚信现状来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是我国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有一则小故事,颇有意味:一位留学生在国外乘公共汽车逃票,当时并没有对他罚款,他自以为洋洋得意,谁料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已被记录在案,虽然学习成绩优秀,求职却遇到障碍。他因小失大,后悔不及。这则故事令人回味,也令人深思?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用规模先进的信息数据库记录大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的种种资料,提供客户查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以及人才聘用等,将受到制约。相反,为鼓励获得守信等级高的企业将可优先获得发行股票和银行贷款等各项优惠条件。用完善的会计信用制度,来制约会计领域中的虚假行为。
总之,企业要发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于谨慎投资和合法经营。而蓝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治理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之事,而是一场持久战。蓝田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或许还有更多的舞弊事件。由此可见,提高董事会治理公司水平,维护市场诚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审查都是势在必行的。唯有外部治理体制和市场环境得到重大变革和改善才能让市场迎来一个真实合法的新局面。
水产养殖中水质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搞养殖,还是搞水产,哪一个更赚钱?这个还真不好说,养殖本来就包括水产养殖,可能题主的意思是陆上养殖跟水产养殖对比,即便是如此也不好说。因为,不论是陆上养殖还是水产养殖,都包含很多的养殖项目,比如前者包括养牛、鸡、鸭、羊、鹅以及特种养殖等等,后者包括鱼、贝类、田螺等等,它们之间可以说是没有可比性的。
那么,下面咱们就分享一个个人认为比较有前途的陆上养殖项目和水产养殖项目,仅供各位参考之用。
陆上养殖的项目—养鸡
养鸡,比较保险,而且对于很多来自农村的朋友来说,这行业比较熟悉。大家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或多或少都眼发直那么几只小鸡,不说是养来卖,逢年过节的时候拿来自家食用,也挺好的。所以,熟悉,就推荐大家养殖了。
不过,现在的肉鸡市场早就饱和了,搞养鸡必须要有特色,要不然销售是一个大问题。卖不出去,自己吃又消化不了,要亏本的。所以,建议进行土鸡养殖,并且从在品种的选择上要谨慎细致。此外,发展养鸡行业不盲目追求规模,可着手提高品质。
水产养殖项目—鳜鱼
黑鱼本来是挺不错的一个水产养殖项目,然而近几年从事养殖的人太多了,规模越来越大,导致黑鱼市场饱和了,市场价格低到了成本价。如果此时在进入,势必要面临亏本的风险。所以,个人建议选择市场价格一直坚挺的鳜鱼。
鳜鱼当下的市场价格高达30~40元/斤,一亩水面可以放养1800多尾鳜鱼苗,养殖成活率高达97%,亩产可以达到1500斤以上,可带来超过15000元以上的亩利润。
好了,以上关于农村搞养殖,还是搞水产比较赚钱?这个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以前在农村不可能实现的项目现在变成了可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说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农科院校农业工程专业—4年,花卉苗木栽培种植—半年,水产养殖—11年,城市绿化施工—1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作—半年。
关于是水产养殖挣钱还是畜禽类养殖挣钱,我觉得除了市场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以外,个人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试问如果你的养殖成本过高、养殖过程技术不到家出现病虫害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和产量,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难挣钱或者是赔得一塌糊涂。种养殖的品种不是我们需要追逐的主线,因为养殖的每个品种都有一定的周期,有价格周期也有品种周期,需要的只是我们自身的坚持。
就我个人来说,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会回老家承包足量的土地,进行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相结合的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以水源的循环利用作为核心发展思路,以绿色环保的产品作为市场切入点。这个需要当地政府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同时需要个人足量的资金投入,鱼塘换水排水与种植品种灌溉期的对接,畜禽养殖粪便腐熟利用、节水灌溉施肥措施等等,当然对从业人员需要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池塘排水的净化循环利用、畜禽肥料合理化利用、水肥的合理化利用等等作为主线,生产出绿色无公害产品,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这个过程可能很长久,但是值得我们去努力。
最重要的是,在做农业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提升之外,还需要我们吃得苦,耐得烦,耐得住寂寞、永不退缩、积极拼搏。
此为农村仔学农业的微薄之言,如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随着农村经济进步,很多人都回农村搞养殖、种植,加上国家对这方面的大力扶持,而养鱼是不错的选择,加上现如今淡水鱼市场还不错,大部分人都能赚钱。那么现在农村养殖什么赚钱快?水产养殖什么最赚钱?
第一、要充分调研所在地的水质情况,包括水质的基本分析、每年水供应是不是充分;
第二、尽量选择本地已有的品种,这样成活率可以提高一些;当然更好的是从市场出发,找到当地养殖较少的,从外地调的一些水产品,看本地是否可以养殖;
第三、选择好养殖品种,再确定养殖模式,当然养殖模式也受限于当地的养殖成本,你要做好调研,包括开塘成本、土地租金、人员费用、电费等,最后给你的建议是水产养殖要么选择粗放式养殖,要么选择高密度养殖。
所以朋友,结合你自己的地理优势,兴趣优势,考察好项目,投资有风险,希望你能成功!
我认为养殖没有水产的好,为什么呢?听我一一道来
一是养殖这东西难养,不是猪瘟就是禽流感,现在猪瘟刚过就有好多些人打起养猪的主意,也不想想再过几个月猪肉供大于求价钱跌了怎么办,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二是环境问题,想正规养殖得办证,现在养殖场得远离人口密积区,找个地方都难,三是人没有耐心,总喜欢赚快钱,却不知道养殖这东西没有一年半载是不见效的。
至于水产就容易多了,出问题一般都出在水质上,只要控制好水源不出问题,你就成功了一半,打理出方便。几乎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场景。现在我分析了一下养殖和水产的种类,下面请看:
第一种适合大家养的是土鸡,土鸡的价值很好,现在家里给小孩子买鸡蛋都喜欢买土鸡蛋,或者也喜欢买土鸡来炖汤喝,都说吃土鸡很补身子。像女的坐月子、或者去一些农家乐等等,土鸡都是非常受人欢迎的。这样土鸡市场需求量大家,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养土鸡就是开养殖场很好的选择,但是在开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这样才能养出更好更受欢迎的土鸡。
第二种就是养牛,但是养牛的投资成本就会比养鸡来的高,而且牛的妊娠周期也会比长,但是牛的价格也会比鸡高。现在牛肉的做法也很多,大家可以炖汤、炒牛肉还可以卤牛肉等等,以前因为牛肉价格高,所以一般都是过年过节才能吃到,但是现在牛肉大家随时也都能买得起了,也就吃的经常了。而且养牛的话还可以养奶牛,牛奶的销量现在也是非常好的,很多人早餐都需要喝一瓶牛奶,所以这样看来养牛目前的市场还是很好的。
第三种就是养羊,羊虽然妊娠周期也比较长,但是它的市场价值高,而且大家也都吃得起。而且大家都知道养是吃草的,这样在开支方面又能节省一次,所以在那些草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来个养羊的养殖场再好不过了,也是比较赚钱的。
以上这三种都是目前比较适合开养殖场饲养的,各位想要投资养殖事业的都可以考虑一下,也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因素来进行养殖,在养殖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选择养殖的家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养殖效果。
水产养殖也是农村地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像小龙虾之类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乡村地区的一些水产区域都有哪些比较合适的水产品养殖呢?下面这几种还是比较值得尝试的。
1、淡水虾
淡水虾是许多农村地区从小就接触的东西,只是后来随着过渡的捕捞,许多地方就没有了。但是如今随着经济的进步,大家对于吃的是越来越讲究了,水产品也成了大家的常客。而虾无疑是许多人的首选,尤其是河虾,这种童年时期对于大家来说的难得的美味,相信许多朋友还有着一手自己珍藏的烹饪淡水虾的技巧。在这个讲究情怀的背景下,淡水虾在2021年会有不错的前景。
2、甲鱼
甲鱼这东西也是算比较普遍的,但是由于17、18年养殖户过多,许多人在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出,导致2018年的下半年甲鱼的价格有所变化。现在各种宴席或者节假日,甲鱼都是桌上的首选压轴菜,因为其味道比较鲜美,做法多样。其市场需求也一直比较平稳的上升。在2021年可以早点加入尝试一波,以填补当初一些人退出的市场空白。
3、泥鳅
泥鳅是农村地区的常见食物,每次到了收获季节,田野里面就可以见到经常去捕捉泥鳅的人,那么为什么要推荐它呢?首先泥鳅现在的野生产量已经越来越低,很多农村地区越来越难捕捉到了,其次许多地方没有人工养殖泥鳅,导致其产量分布及其不合理。泥鳅是伴随着许多农村朋友长大的食物,大家对于其生活习性了解比较清楚,养殖难度比较低。加上农村的市场和销售渠道都比较好找。有兴趣的可以去尝试一下。
4、非洲鲫鱼
鱼是大家餐桌的常见的物品,常吃的主要有鲫鱼、草鱼两种。非洲鲫鱼是鲫鱼里面比较优质的品种,适应能力强,食性杂,长的又快,资金周转迅速,不容易导致养殖户的资金链断开。其次市场消耗比较迅速,无论是散卖还是批发出售都比较方便,一般情况下也不容易出现货物堆积。所以养殖非洲鲫鱼算是比较有前途的
我认为首要要考虑:
1.你有哪些资源来支撑你
2.你针对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3.两者都需要一定技术为支持,你拥有那一项?或者能较为容易掌握那一项?
希望对你有用。
很高兴能够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无论是搞水产还是搞养殖。都不能说哪个行业赚钱,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事。重要要有适应自己的销售渠道,无论是搞水产还是养殖,选择项目跟品种都非常重要,这些都是要需要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任何行业都有失败和成功。如果是从0开始最好不要大规模投入,先适应性试试验投产。如果能适应就大规模投入,如果不适应就退出。作为农民,资金肯定不是很雄厚,在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尽量规避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水产品养殖也是养殖啊,题主应该是问的搞家禽家畜养殖还是搞水产养殖赚钱。
如果今年养猪,那肯定赚翻了。所以,赚不赚钱不在于养什么,而在于你有没有因地制宜地把握住商机来养殖。
有朋友是搞养鸡的,禽流感爆发时,他亏得血本无归;但是坚持下来也赚得瓢满钵满。
总得来看的话,个人觉得搞水产品养殖的风险要小些。
赚钱与否要看你选择什么样的产品,附加值高的水产品当然更赚钱,比如大闸蟹等
养殖行业的投入产出是成正比的,当然科学养殖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是根本。
养鱼肯定是能赚钱的
就是要看你养的什么鱼还有养殖的规模最重要的是你得有技术,有资金。
我刚开始养鱼就是因为没技术,租个个五十多亩的塘,结果鱼死了一大批,请人来治都没用,直接导致我亏损百分之80。
不过我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刚开始养鱼的时候没放这么多鱼苗,所以亏损严重自己也还能撑下去。
建议你刚开始养的话就不要养太多,养的品种放的比例要合适,比如养肉食性的鱼类就不要放高价值的杂食性或者草食性的鱼类进去。然后自己也要学技术,上网学,看书学,跟附近的老养殖户学,然后结合起来。
算个简单的账,比如养殖草鱼,3-5寸的苗养到2斤左右,成本在4-4.5元,然后卖出去,一斤5-7元,按照5.5元一斤来算,除去成本一斤鱼就赚大概1元钱。
最后要说的就是十个师傅十个教,结合自己的鱼塘的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鱼塘的一套做法,这才是技术。
水产品养殖也是养殖啊,题主应该是问的搞家禽家畜养殖还是搞水产养殖赚钱。
如果今年养猪,那肯定赚翻了。所以,赚不赚钱不在于养什么,而在于你有没有因地制宜地把握住商机来养殖。
有朋友是搞养鸡的,禽流感爆发时,他亏得血本无归;但是坚持下来也赚得瓢满钵满。
总得来看的话,个人觉得搞水产品养殖的风险要小些。
赚钱与否要看你选择什么样的产品,附加值高的水产品当然更赚钱,比如大闸蟹等
养殖行业的投入产出是成正比的,当然科学养殖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是根本。
关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说哪个能搞哪个不能搞,这需要按实际情况来选择,无论是种植养殖都需要考虑市场销售和生产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并创造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和完整的养鱼技术。在淡水养鱼过程中,对于池塘内水质的把握是至关重要好的,如果不是活水养鱼,很多都会出现水质上的问题,因为水不流通,有些废料或者杂菌会不断堆积,容易起来水质方面的变化。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1.红水 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但一旦天气突变,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洒消毒,第2天再用双氧氯、强氯精等泼洒1遍,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
2.黑水 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这些物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一旦发现此种黑水时,第1天~第2天分别施用1次双氧氯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待3天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全池泼洒1次。
3.白浊水 当池水呈白浊色时,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成营养盐类的微生物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被破坏,池水接近老化,且严重缺氧,这种池塘内的鱼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阳升起前易出现浮头。发现池水为白浊色时,第1天施用“水宝加氧包”,使有机质在絮凝后得到及时氧化,第2天全池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
4.氨氮含量过高的水 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鱼塘,如螃蟹池、对虾池、乌鳢池、鳜鱼池等,如果在平时养殖管理中投入较多高蛋白的饵料后,新陈代谢产物中氨氮含量过高,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使其免疫力降低,极易造成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以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塘,每隔10天~15天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1次,及时降解氨氮。如果通过水质检测,发现池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时,应及时向池中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第3天再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泼洒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增强水体的物质循环能力。
5.臭水 由于池水腐殖质沉积,动物残体、残饵、粪便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从而极易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极易对生活于中下层的水产动物造成威胁,如鲫鱼、草鱼、青鱼、螃蟹、虾类、鳜鱼等品种。情况严重时池塘中下层的水产动物常浮于中上层,不愿到正常生活水层。如出现上述情况,每隔10天~15天要施用1次好旺农水产em菌,以增加有益微生物,加速沉入池底的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避免底泥发黑、发臭及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发现池塘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应立即采取换水措施,在换水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泼洒池塘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