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果的功效和副作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6:15:55
字号:

辣木果的功效和副作用

辣木果的功效和副作用

辣木果是产自印度北部辣木树的果实,又名辣木籽。辣木叶片、果荚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印度传统医学认为辣木可以预防300多种疾病,那么辣木果的功效和副作用分别有哪些呢?

辣木果功效与副作用并存--利大于弊

印度是辣木籽的最佳产地,辣木堪称是一种神奇的健康植物,其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功能,且辣木在国际上享有十四项药品专利。辣木喜温暖需水量不大,全身都是宝--种子可榨油供工业用,种子中提取的辣木油油质清澈芳香;辣木鲜果荚可食用,成熟的辣木果口感类坚果;鲜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幼苗根干燥后打粉可调味。

辣木果含钾量高,有助于拮抗国人习惯的高钠饮食;另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通过改善肠胃蠕动,缓解便秘症状,起到保护肠胃、排毒养颜的效果;辣木果蛋白质含量很高,且富含辣木果油,辣木果油不含胆固醇,不含反式脂肪酸,有辅助降血糖,防治三高疾病的作用。但辣木果仅能起到辅助食疗作用,服用辣木果的三高患者不能以其替代降糖药等主治药品,可遵照医嘱逐步适量减少药品服用量,并佐服辣木果保健,待血压血糖指标达到稳定状态时再停药,切记不可冒进。

辣木果的功效和副作用是同时存在的,长期大量食用辣木果会适得其反,出现过敏或心脏负荷较重,血压过低等症状,故需特别注意用量。

辣木树种植技术视频

辣木(学名: Moringa oleifera Lam.)是辣木科辣木属植物,乔木,高3-12米;树皮软木质;枝有明显的皮孔及叶痕,小枝有短柔毛。叶通常为3回羽状复叶,长25-60厘米,在羽片的基部具线形或棍棒状稍弯的腺体。花序广展,长10-30厘米。蒴果细长,每瓣有肋纹3条;种子近球形。花期全年,果期6-12月。

原产于印度,广植于各热带地区。中国广东(广州、儋县)和台湾等地有栽培,常种植在村旁、园地;亦有逸为野生的,产三亚牛尾山大抱杠,生于杂林中。

辣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种作为观赏树,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的种子可净化水,出产食用油(在油漆和化妆品制造业中也有一定的价值);辣木叶是中国国家新资源食品,它的根同样可食用。

(概述图参考来源:)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辣木 拉丁学名 :Moringa oleifera Lam. 别称 :鼓槌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目 亚目 :辣木亚目 科 :辣木科 属 :辣木属 种 :辣木 命名者及年代 :Lam.,1785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繁殖方法,采种,播种,栽培技术,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主要价值,观赏,经济,食用, 形态特征 乔木,高3-12米;树皮软木质;枝有明显的皮孔及叶痕,小枝有短柔毛;根有辛辣味。叶通常为3回羽状复叶,长25-60厘米,在羽片的基部具线形或棍棒状稍弯的腺体;腺体多数脱落,叶柄柔弱,基部鞘状;羽片4-6对;小叶3-9片,薄纸质,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厘米,宽0.5-1.2厘米,通常顶端的1片较大,叶背苍白色,无毛;叶脉不明显;小叶柄纤弱,长1-2毫米,基部的腺体线状,有毛。 花序广展,长10-30厘米;苞片小,线形;花具梗,白色,芳香,直径约2厘米,萼片线状披针形,有短柔毛;花瓣匙形;雄蕊和退化雄蕊基部有毛;子房有毛。蒴果细长,长20-50厘米,直径1-3厘米,下垂,3瓣裂,每瓣有肋纹3条;种子近球形,径约8毫米,有3棱,每棱有膜质的翅。花期全年,果期6-12月。 生长环境 辣木性喜温暖、混润,适生于年平均气温21℃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11-18℃,极端最低气温3℃左右。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的地区。对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在砂壤土长势不良。但对水分则要求较高。在土地肥沃、水分条件好的地方生长较快,而在土壤虽较肥厚,但水分较缺乏的地区则生长不良。 分布范围 原产于印度,广植于各热带地区。中国广东(广州、儋县)和台湾等地有栽培,常种植在村旁、园地;亦有逸为野生的。海南较早种植在崖县(今三亚市)、尖峰岭等地。 繁殖方法 采种 花期全年均有,盛花期5-6月,花开3个月种子开始成熟。采种最好选在8-9月,此段时间的种子数量集中而质优,种子千粒重约有140克左右播种可随采随播,因长年有种子可采,无需贮存。若要远运外地,可用塑胶袋装好扎紧袋口即可,一般在3个月内不会丧失发芽力。 播种 种子播种前,用清水浸泡24小时。采用条播,条距1厘米,条沟深2-2.5厘米,播后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用遮光搭荫棚遮光,保持床面混润。在干早季节早晚各淋水1次,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1个月发芽结束,发芽率40%以上。待长出2对真叶时即可移入营养袋或间苗分床,1年生苗高40-50厘米,可出圃造林。 栽培技术 栽植 辣木移栽定植基本上与其他苗木一样,考虑到灌溉的问题最好能够选择在阴雨天进行移栽定植,与此同时需要及时浇灌定根水从而有效保障辣木的成活率。在具体进行辣木移栽定植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辣木的根系进行保护。如果需要使用浅插的方式进行造林,则需要选用长度在10-150厘米左右,粗度大约在14-16厘米的大枝作为扦插条。考虑到辣木对于水分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在进行移栽定植的过程当中只需要确保土壤湿润即可。另外,不同的种植目的其栽植密度也大相迳庭。比如说在采菜用梢以及采用果当中,需要适当加大栽植密度,尽可能将株行距控制在0.8米×2米或者是1米×2米之内,而在采种和采叶当中则需要适当减小栽植密度,最好将株行距控制在1.5米×2米或者是2米×2米之内。 肥水管理 在套用辣木种植技术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科学的施肥灌水工作,这对于辣木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施肥方面首先需要将化肥和有机肥进行结合,并且使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尤其是当辣木种植正处于寒冬时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处理,此时可以追施有机肥与灶灰。在施肥的过程中农户可以依据辣木的生长时期可以使用浅施、轮施、深施等施肥方法,譬如说在辣木尚且处于幼树时期则比较适用于前2种施肥方法,而辣木处于成长树时则更适用深施。鉴于桂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超过1400毫米,雨水充沛,因此农户需要根据实际的墒情适当灌水,以便能够对土壤的湿度进行有效控制。 整形修剪 辣木的茎杆相对比较脆弱、柔嫩,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采收辣木的叶子、豆荚、种子等,需要严格控制辣木的高度。将辣木在生长到60厘米时出现的侧枝全部剪除干净,同时最好能够将辣木的高度始终控制在1.5米左右,并且每一年可以将比较老的植株修剪到不足1米,否则由于辣木过高影响密度并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之后为了促进辣木的生长,需要及时追施肥料,为新梢抽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病虫防治 病害: 辣木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落叶病(黑星病)等,应适时适当喷药防治。每次采摘嫩梢后要及时喷雾50%美派安500倍液加多硕1000倍液或凯润(吡唑醚菌脂)1000-1500倍液或亮盾1000-1500倍液加爱可1000-1500倍液等低毒的杀菌剂。 虫害: 主要虫害有红蜘蛛、斜纹夜蛾等,用螨柯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 长期开花,无季节之分,用于四旁绿化、美化庭院而常有栽培。 经济 材质较软。在民间多用于作薪柴,根部是雕刻的用料之一。 食用 种子可提取高级润滑油。嫩叶可作汤食用,味美可口。新鲜的辣木叶子可以当做蔬菜,直接被人体食用,因此在定植的2个月之后可以定期对枝梢上的嫩叶进行采摘,而相对比较老的叶子则可以在采摘之后经过焙炒制成茶叶。另外,需要及时采收幼嫩且具有一定柔韧度的果荚,与新鲜的辣木叶子相同,幼嫩时期的辣木果荚同样可以烹调食用。而当果荚完全发育成熟之后则可以采收辣木种子,用于榨油。当果荚变成**且完全干瘪无多余水分之后,则可以将采收的种子碾压成粉末用于制成调味品。

形态特征

辣木,白花菜目辣木科,原产于印度,又称为鼓槌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辣木树龄约可达20年,树高可达7~12公尺(但可修剪成1至1.5公尺,以利家用式盆栽的栽种),树干直径可达20~40公分,树皮为软木质,根有辛辣味,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小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卵型,无毛。花为圆锥形花序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状(萼杯状),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花瓣有五,白色或奶**,气味芳香。

生长习性

辣木广泛种植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土壤条件和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最初认为辣木生长在热带年降雨量250~1,500 毫米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发现在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的热带湿润环境也能适应良好。辣木能适应砂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中也能生长。

辣木喜光照,主根很长,因此能耐长期干旱。它的适宜生长温度是摄氏25~35度,在有遮荫的情况下能忍受摄氏48度的高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

园林用途

辣木枝叶美丽,花黄白色,有香味,通常作为观赏树木。种子可榨油,供工业和工艺用。辣木的功效如:嫩叶和嫩果可食用。花和树皮可供药用。

繁殖方式

辣木繁殖容易,播种或扦插皆可。生长很快,速度在树木中仅次于轻木。播种苗10个月可高达3米;如果用0.8~1米长的插条繁殖,则2年即可开花,3年已可用作藤本的活支柱。它耐热、抗旱、耐瘠,但如果水肥充足,生长速度和产量将更高。它的缺点是枝脆易折,经受不了台风;树龄短,一般不超过20年。虽然如此,辣木仍然是一种值得发展的“宝树”

栽培技术

一、整地定植

种植时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种子直播方式。即将种子直接播于种植穴内,每穴播2~3粒,覆土1.5~2cm,出苗后选留1株健壮的幼苗即可。二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即采用营养杯育苗,移栽时,注意保护幼根。种植密度要根据种植目的而定,如采摘嫩叶食用的种植密度可大些,采摘豆荚或种子的可适当小些。

二、肥水管理

辣木的需水量不大,在幼苗时期只要保持适当湿度即可,干旱季节要适当灌水,以利于生长。辣木耐贫瘠,一般可以不施肥,但为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有利于产后树势恢复和树体越冬。在采摘豆荚前,可每隔15~30d施0.3%~0.5%的复合肥水液,或在植株四周挖沟施入有机肥或灶灰。幼树期以浅施、轮施为宜;成年树适当深施,可采取点施、条沟施和放射沟施肥等方法。

三、树体管理

辣木生长迅速,一般第1年会长高至3~4m,所以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采收,一般在植株高0.5m左右进行定干。以后每年冬季都将将植株短截至1m以下高。辣木的嫩叶可15~20d采收1次。

病虫害防治

辣木的病虫主要有蝶类幼虫、红蜘蛛、潜叶蝇和尺蠼,但危害较轻。防治方法:用手工摘除病叶,或用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红蜘蛛,用抑太保、卡死克等常用杀虫剂防治蝶类幼虫。辣木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白粉病。防治方法:在苗期要防止积水或浇水太多。也可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中国有机农业网整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5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