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山西侯马养猪怎么样?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6:02:01
字号:

秋冬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现在在山西侯马养猪怎么样?

1. 昼夜温差大,

2. 气温变化剧烈

3. 猪舍内氧气含量降低

秋冬季节传染病状况:

1. 低温常见传染病如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

秋冬季节猪只的生理特点:

1. 产生大量体热以对抗寒冷

2. 基础代谢加快,维持需要量升高

3. 氧气不足导致生长发育减慢

4. 料肉比升高

秋冬季节养猪的要领是:

1. 做好保温工作,猪圈覆盖塑料薄膜,必要时烧火炕;铺以木地板供猪休息。防止腹部受凉,尤其仔猪腹泻,很多是因为受凉诱发胃肠道蠕动加快,以至痉挛,然后腹泻,木地板对防止冬季腹泻很有帮助。

2. 由于冬季为了保温,会给猪舍覆盖塑料薄膜,加上有时生火,导致猪舍内氧气稀薄。因此,入秋时,每只猪注射一次铁剂,以强化猪对氧气的利用率,解决氧气不足对生长速度的限制,有些地方,要求仔猪的皮毛颜色,冬季气温低的时候,猪为了保持体温,减少散热量,会收缩体表毛细血管,这样会显得猪苍白,降低销售价格,补铁过后,猪表皮颜色会红润,从而提高售价。

3. 由于冬季猪为了维持体温,会增加基础代谢量,吃的饲料,有大约1/3用于维持代谢,所以冬季的猪只会表现生长减慢,为此,冬季养猪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采食量,才能够达到养猪最佳效益,因为采食量越大,用于生长的百分数相对就越多,饲料效益明显好转。建议晚上再增加一次饲喂。从而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4. 入冬前要检查猪只免疫状况,确保常见传染病的足够免疫力,另外,就是加强猪场的隔离工作,禁止外人随意进出猪场,并加强消毒措施。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为了提高饲料效率,建议采用高能量饲料喂猪,采用浓缩料喂猪的客户,建议降低配方中麸皮或细米糠的用量,增加玉米的用量,不要喂其他粗纤维原料,象草粉、粗米糠,尽量不要使用,因为这些原料能量非常低。使用乳猪颗粒料的用户,建议采用颗粒料能量高的厂家的饲料,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刘腰村简介

刘腰村位于县城北部,地处阳城、沁水县界,距县城20公里。著名的崦山生态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境内。风景区内古建筑众多,有关帝庙、修德龙池、八卦神池、望雨楼、乌龟石刻、石缝齐鸣等,尤以绿树掩映、翠柏环抱的白龙庙最为壮观。群蛇聚集尤为一绝,优美动听的传说更是不胜枚举。这里的柏树起源古老,树心皆为紫赤,且形态各异。“迎宾礼柏”挺立山头,枝叶舒展,宛如深开双臂迎接客人;“石缝仙柏”寄身于两块巨石之间,挺拔秀美,显示了不屈不挠顽强生命力,给游人以心灵的震撼、生命的启迪;“桃园义柏”本是同根,主杆为三,显示了同甘共苦的兄弟情谊;“鸳鸯情柏”并肩携手,似一对热恋中的情人,窃窃私语,在订立白头偕老、海枯石烂的生死之盟;更有那腾空而起的“龙柏”;展翅欲飞的“凤柏”;最奇的是“神葡戏桧 ”,三人合抱不住的古桧上长出的葡萄枝叶缠绕其上,蜜蜂、蝴蝶上下飞舞,成为一景。境内环境幽雅,风光旖旎,是理想的观光、避暑胜地。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246户,7个村民小组,668口人,耕地160公顷,党员32人。

我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保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坚持“主导产业强村、科技人才兴村”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因地制宜延伸产业链,形成了农产品深加工业、养殖业、旅游业三大产业支柱。2010年,我村成立了石碾小米专业合作社和罗罗顺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增产。村民自主创业,办起了养殖场,其中养猪户2户,养猪600余头;养鸡户3户,养鸡30000多只;养羊户4户,养羊700 多只。开发崦山旅游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实施旅游开发战略,促进经济发展。2010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480万元,人均纯收入5037元。

近年来,支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完成了农民休闲广场和街巷道路绿化、亮化、硬化,改建了106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置了健身器材,修建了一所标准化的村级卫生所,改造了自来水网240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

2020年8月26日,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刘家腰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刘家腰村附近有皇城相府、蟒河自然保护区、郭峪古城、天官王府旅游区、孙文龙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阳城山茱萸、阳城桑葚、阳城蚕茧、析城山小米、山西山萸等特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5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