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的用法用量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5:45:55
字号:

1.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0.1~ 0.2g,一日 0.3~ 0.6g;极量:一次0.5g,一日 1g。肌内注射,一次 0.25~0.5g,应加用 2%盐酸普鲁卡因。静脉注射,一次 0.25~0.5g,一日 0.5~1g,每 25~100mg用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 20~40ml,注射时间不得短于10分钟。静脉滴注,一次 0.25~0.5g,一日 0.5~1g,以 5~10%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滴注。注射给药,极量一次 0.5g,一日 1g。直肠给药,一般在睡前或便后,一次 0.25~0.5g,一日 1~2次。

氨茶碱的用法用量

2.小儿常用量口服,一日按体重 4~6mg/kg,分 2~3次服。静脉注射,一次按体重 2~4mg/kg,以 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缓慢注射。

[制剂与规格]氨茶碱片(1)0.1g(2)0.2g

氨茶碱注射液(1)2ml:0.25g(2)2ml:0.5g氨茶碱栓0.25g

口服,成人一次0.1~0.2g,一日3次;小儿一次3~5mg/kg,一日3次; 静脉滴注或肌注,一次0.25~0.5g;小儿一次2~3mg/kg,以25~50%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缓慢静注,或以5%葡萄糖液500ml稀释后静滴;直肠给药,栓剂或保留灌肠,每次0.3~0.5g,一日1~2次.极量:每次0.5g,每日1g.时间药理学参考: 早七时服药血药浓度最高。 (1)交叉过敏,对本品过敏者,可能对其他茶碱类药也过敏。

(2)可通过胎盘屏障,使新生儿血清茶碱浓度升高到危险程度,须加以监测。

(3)可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服用可引起婴儿易激动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4)下列情况应慎用;①酒精中毒;②心律失常;③严重心脏病;④充血性心力衰竭;⑤肺源性心脏病;⑥肝脏疾患;⑦高血压;⑧甲状腺功能亢进;⑨严重低氧血症;⑩急性心肌损害;⑩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有溃疡病史者;⑩肾脏疾患。

急性心梗伴有血压显著下降者忌用。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此药,则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危险性增大。

呼吸困难者易发生室颤。慢性梗阻性肺疾病患者伴有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者,用此药时应小心。

早产儿由于酶的缺乏致茶碱转化为咖啡因,则血中的咖啡因浓度升高,而咖啡因与茶碱有相互加强作用,从而产生中毒反应。

足月新生儿用茶碱后,脑血流速度减慢;

幼儿用药后由于利尿及呕吐,易发生兴奋及脱水。

老年人清除茶碱的功能减退,易发生中毒。

肝病、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或阻塞性肺疾患者,易发生中毒。

应用茶碱患者,用电休克治疗时易发生癫痫状态。

(1)如在直肠给药后 12小时内再给予口服或注射,须注意观察反应,因本品经直肠给药,特别是栓剂,吸收的快慢不一,可能延缓。

(2)在空腹时(餐前半小时至 1小时,或餐后 2小时)口服,吸收较快,如在用餐时或餐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刺激,但吸收较慢。

(3)肠溶片的吸收延缓,生物利用度极不规则,不足取。

(4)栓剂直肠给药:①在 6~8小时内,避免再次使用;②吸收缓慢,且生物利用度不够确切,又可引起局部刺激,因此仅偶用于短期非急症治疗。

(5)保留灌肠,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确定,但可引起局部刺激,多次给药且可在体内积蓄,以致引起毒性反应,尤其是婴儿、小儿和老年人。

(6)给药期间应注意血药浓度和疗效相关。有效血药浓度的范围既窄,个体间的差异又大,宜按血药浓度调整用量,尤其是长期用药的病人,常须给予超量,也即用量大于一般常用量。氨茶碱在体内迅速降解成茶碱,临床上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大致是 10~20μg/ml,>20μg/ml即可产生毒性反应。

(7)用量均应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因茶碱并不分布到体内的脂肪组织。理论上给予茶碱0.5mg/kg,即可使血清茶碱浓度升高 1μg/ml。

(8)老年病人以及酒精中毒、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的茶碱清除率低,用量应减少;长期高热病人可使茶碱排出减少减慢;吸烟者能加快本品的代谢,用量需较大。

(9)肌注可刺激局部引起疼痛,肌注时需与 2%盐酸普鲁卡因合用。静注时需稀释成<25mg/ml释释液。静注太快可引起一过性低血压或周围循环衰竭,注入速度一般以每分钟25mg为度,或再度稀释后改作静滴。 (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胃部不适、呕吐、食欲减退,也可见头痛、烦躁、易激动。

(2)本品中毒时其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率增快、肌肉颤动或癫痫。由于胃肠道受刺激,可见血性呕吐物或柏油样便。

口服可有恶心,呕吐;肌肉注射局部红肿,疼痛;静脉滴注有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抽搐,惊厥.少数人可有失眠,目眩.剂量过大可引起惊厥,谵妄或谵语。

心血管系统:血中茶碱浓度升高可致有心血管不良反应,而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此药,则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危险性增大。心动过速是中毒的常见症状,呼吸困难者易发生室颤。有报告血清浓度超过35μg/ml,半数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室性心率失常。

呼吸系统:氨茶碱有时可使支气管痉挛加重。

神经系统:应用双盲交叉法一次服氨茶碱500mg治疗部分可逆性气道梗阻12例,其中8例发生神经过敏、恶心、呕吐、头晕及心悸。一般的剂量也可发生严重中毒,那是因为茶碱降解不全,除了常见有颤抖、头昏、焦虑、激动、失眠、视力紊乱、癫痫发作外,还可出现抑郁、精神错乱及中毒性精神病。

消化系统:成人静注或肛门内给予氨茶碱,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及胃肠道激惹现象。

过敏反应:有人强调氨茶碱所致的过敏反应是乙二胺所致,因为它是致敏物质,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有报告可发生延缓型过敏反应。 与克林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合用时,可降低本品在肝脏的清除率,使血药浓度升高。 与锂合用时,可加速肾脏对锂的排出,后者疗效因而减低; 与普萘洛尔合用时,本品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可能受到抑制; 与其他茶碱类药合用时,不良反应可增多。 静脉输液时,应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四环素族盐酸盐配伍。 增强茶碱清除的药物有利福平、去甲肾上腺素、巴比妥类及苯妥英。

它使锂由肾清除增多,致血浓度减低;它与强地松龙合用,二者血浆浓度均减低;在地高辛血浓度正常范围内,它可诱发心律失常。应用茶碱时可使咖啡因浓度积累增高达到中毒水平。先锋霉素或乙醇与它合用可产生戒酒硫反应。低蛋白食使它清除减少,而高蛋白食可增加它的清除。吸烟者的茶碱的不良反应比其他人为少见。

目前仍然有用含茶碱、麻黄素及镇静药的合剂作为扩张支气管药。有些研究证实,茶碱与麻黄素合用可产生协同的毒性作用,而其疗效并无明显增加。有报告评价合用茶碱(130mg)、麻黄素(25mg)及羟嗪(Hydroxyzine)治疗季节性哮喘的效应,三者合用比单用茶碱或茶碱与麻黄素合用的不良反应为少,特别是恶心与神经过敏。有人比较Tedral(含茶碱130mg、麻黄素24mg及苯巴比妥8mg)与茶碱治疗22例支气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二者相似,而Tedral的不良反应比茶碱为少。因之认为小剂量Tedral治疗哮喘,有较好的效果。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可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会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常见药物的配伍的知识,欢迎阅读。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内酰胺类与?-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他佐巴坦(tazobactan)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内酰胺酶结合,使其对?-内酰胺类破坏减弱)。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常与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组成复方制剂用于兽医临床,治疗畜禽的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丙磺舒和青霉素竞争肾小球分泌而抑制青霉素类排泄,使青霉素类血药浓度升高)。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有利于氨基苷类药物进入细菌内发挥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大剂量青霉素G或其他半合成的青霉素均可使氨基糖苷类活性降低。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与TMP联合应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有配伍禁忌: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青霉素类为快效杀菌剂,四环素类等为抑菌剂,合用干扰了青霉素类的作用)。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应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别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青霉素类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理化性配伍禁忌)。

 氨基苷类(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氨基苷类与?-内酰胺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TMP可增强该品的作用,如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氨基苷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

 例子:多西环素(500万单位/100g)+硫酸新霉素2%

 有配伍禁忌:氨基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DVD配伍比TMP更好一些,与阿托品类配伍应用于仔猪腹泻。

 四环素类(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四环素类药物与该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TMP、DVD对该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适量硫酸钠(1∶1)与该品同时给药,有利于该品吸收。

 有配伍禁忌:碱性物质如Al(OH)3、NaHCO3、氨茶碱以及含钙、镁、铝、锌、铁等金属离子(包括含此类离子的中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而阻滞四环素类吸收,含二价离子的全价饲料不利于该品吸收。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螺旋霉素、北里霉素等)

 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红霉素与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间氧甲嘧啶(SMM)、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合用,竹桃霉素可与四环素类药物配合应用。NaHCO3可增加该品的吸收。大环内酯类药物与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合用能使疗效增强。

 有配伍禁忌:红霉素不宜与?-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四环素联用。

 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麻保沙星等)

 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杀菌性抗菌药(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如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对金**葡萄球菌表现相加作用,而对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表现无关作用;环丙沙星+TMP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禽大肠杆菌O2、鸡白痢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对猪大肠杆菌、禽大肠杆菌O78、鸡败血支原体有相加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利福平、氟苯尼考、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硝基呋喃类合用有拮抗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四环素类药物可配伍应用,如诺氟沙星与强力霉素的复方制剂可有效防治包括呼吸道疾病在内的混合感染。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鸡霉形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病继发肠道感染而导致严重的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卵巢性腹膜炎。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如环丙沙星与磺胺二甲嘧啶合用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有相加作用。

 例子:盐酸氧氟沙星2%+阿莫西林+棒酸、乳酸诺氟沙星5%+利巴韦林2%、左旋氧氟沙星+乙酰甲喹、阿莫西林+乳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盐酸金刚烷胺、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强力霉素、烟酸诺氟沙星+硫酸丁胺卡那霉素。

 有配伍禁忌:氟喹诺酮类药物慎与氨茶碱、法华令合用。含铝、镁的抗酸剂及多属离子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有影响,给药期间饲喂全价饲料可干扰该品的吸收。

 抗寄生虫药物复方制剂的一些例子

 国内外上市的一些复方制剂:硫苯咪唑-左旋咪唑;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尼托比明-左旋咪唑;奥芬达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噻嘧啶;甲基盐霉素-泰乐菌素等。

 合理应用复方制剂,可以达到单方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为疾病的控制与治疗、畜禽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5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