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果树种植管理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5:33:19
字号:

1、肥水管理:基肥:每年秋季9~10月深施有机肥,施肥量因树龄而异。幼树株施20~40公斤农家肥,环状沟或条沟施,沟深40~50厘米,沟的位置在树冠滴水线之外;成年树放射状沟施或穴施,株施农家肥80~100公斤,位置在树冠之下。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肥料,对增加当年树体贮藏营养和下年产量有很大的作用。

庭院果树种植管理方法

2、追肥:庭院果树追肥方便,可以少吃多餐地追肥。可于萌芽前、座果后、花芽分化前、采果后多次追肥。氮肥浅施(5~10厘米深),复合肥深施(20~30厘米)。至少每年施2次,第1次萌芽开花肥(2~3月),追速效性氮肥(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促使发芽整齐和提高座果率以及促进新梢生长。第2次追果树花芽分化肥,一般5~6月追腐熟的有机肥,或果树专用复合肥或草木灰。这次肥既可促进当年果实膨大提高当年的产量,又可以促进当年花芽分化,保证下年的产量。

3、排水:雨季应注意开沟排渍。

4、浇水:旱季应注意浇水。庭院果树浇水方便,洗脸洗脚水也可以浇在果树根际,但不宜过多,以防渍水;而且肥皂水和洗碗洗锅水不宜用。

5、树盘管理:树盘锄草松土,每年4~5次。干旱季节,树盘覆草,覆草厚度15~20厘米。

6、整形修剪:这是使果树早果、丰产、优质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一项措施。

7、花果管理:保花保果,开花座果时期,采取多种措施保住花果。疏花疏果:开花座果过多时,应疏去一部分花果。疏花以疏蕾为好。套袋:可防病虫。幼果期即套。摘袋:采收前20天左右摘袋,以保着色。

8、病虫防治:病虫防治是果树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庭院果树以人工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9、其他管理:防性畜为害:牲畜应圈养。防鸡害:鸡能小飞,并有上树栖息的习性,常啄害果实,应笼养或圈养。不准在树上钉钉挂物和拉铁丝晒衣。

果树节水旱作栽培是调控果树自身节水和提高水分、养分有效利用率的综合技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果树生产中实行节水旱作栽培,对促进我国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因地制宜,选择良种、良砧。适合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栽培的较耐旱的果树树种有沙枣、桃、杏、枣、葡萄、无花果。耐旱力中等的有山楂、核桃、苹果、梨、李、柿等。较耐旱的苹果砧木为海棠、桃砧木为山桃和陕西山桃。抗旱苹果的优良品种有美国8号、乔纳金、玫瑰红等。杏有仰韶黄杏、兰州大接杏和华县大接杏等。枣有灵宝大枣、赞皇大枣等。

二、适地规划建园、搞好水土保持。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地形复杂,保水保肥能力差,尤其在山地建园时,降雨易产生径流,冲刷土壤,导致果树产量低而不稳,因此,必须采取水保工程措施。

1、修筑梯田。对土层深厚的山区丘陵坡地,应根据地形地貌修筑断续或连续带状梯田。田面水平或里低外高(稍向内倾约5度),果树定植于田面中部和略靠外侧。梯田宽随地形而异,外缘培修土埂,埂宽3O公分,高5O公分,以利蓄水。对缓坡地田面外侧可种植豆类、山药和绿肥作物等。

2、撩壕。在坡地上按等高线开沟,树植于壕沟外坡,壕沟宽5O公分,深约4O一5O公分,两壕相距2米,撩壕是一种临时的水土保持措施,适于土层薄、黏重、贫脊丘陵低山区。

3、挖鱼鳞坑。鱼磷坑为近似半月形的坑穴,长径7O一l5O公分,短径6O一lOO公分,深约5O公分左右,外侧土埂高3O公分,坑内侧有小蓄水沟与坑两角的引水沟相通。

4、营建防护林网。防护林营造时要求尽量选用抗逆性强,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且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本地树种,常用树种有杨树、苦楝、臭椿、花椒等。

三、抗旱栽植

1、预先整地挖坑。在雨季来临前进行整地并挖好8O一lOO公分见方的栽植坑,在坑内填埋秸秆、杂草lO公分左右踩实,然后将底土与保水剂每坑l5一2O克拌匀,回填到坑内,表土回填上部并压实,当年秋季可因地适时栽植。

2、选用优质壮苗。苗木要求品种纯正,根系完整,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栽植前修剪根系,用清水浸泡l2一24小时,并用abt3号生根粉5O一lOO毫克/升溶液浸蘸根系3一5秒。

3、栽植方法。栽植时,先在栽植坑位置挖开-小穴浇足底水,栽苗后浇表水,水渗后用土埋好坑,然后用l平方米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土压实,呈锅底形利于积水下渗。另外,苗木定干后可用普通白漆、柴油或凡士林涂抹剪口,也可用膜袋套在苗木上绑好,以防失水,但苗木萌芽时要及时检查去膜袋,防止灼伤幼芽。

四、加强土壤管理

1、合理耕作。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的果园,伏耕有利于贮水保墒,对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果园可免耕,尽量保持土壤的自然状况,减少水分蒸发。另外,沟垄耕作,改锄草为浅旋耕或刈割亦有抗旱、保墒作用。

2、土壤覆盖

⑴覆草:用麦秸、稻草、玉米秆、绿肥、杂草等,覆盖于树盘、树行或全园,有利于蓄水保墒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覆盖厚度为l5一2O公分,并适当压土。

⑵树盘覆膜。有灌溉条件的果园,早春灌水,水下渗后2一3天,重新修整树盘,并覆膜,但最大覆盖率不超过7%,以便雨水下渗。同时,雨季要注意排水。夏季可将杂草撒在膜面,防高温,秋季将杂草和落叶-起埋入树下作肥料。

⑶穴贮肥水。在水源缺乏的山地果园,初冬或早春,结合果园深刨,施肥和整修树盘等,根据树龄大小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挖穴4一6个。用玉米秆、麦秸、杂草等扎粗度2O公分左右,长比穴稍短些的草把,捆绑结实。在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然后放入穴中。草把周围填土,同时与土混合施入过磷酸钙lOO克及尿素5O一lOO克,随即每穴浇水4一5千克。穴上覆膜,并在穴洼处的膜上扎-小孔,孔上压石块,以利保墒和压住薄膜。以后视干旱情况,每穴由膜孔灌水l5千克。

⑷化学覆盖。使用沥青乳剂、环氧已烷和高碳醇制剂、合成脂肪酸残渣制剂等土壤表面保墒增湿剂制成乳状液,喷酒到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覆盖膜,对土壤水分的蒸发有阻碍作用,但却不影响降水渗入到土壤中去,有利于果树迅速有效地利用降水。还可将保水吸水剂和淀粉和聚丙烯酸盐按技聚合体、羧甲基酸纤维素交联体、变性聚乙烯醇和交联聚丙烯酸盐等高吸水、高保水能力的高分子化合颗粒,直接撒施到土壤中,这种颗粒对水分的吸附力极强,而释放极慢,施用后能大大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但要注意保水剂的使用必须要有一定水浇条件,保证生长季能灌3一4次水,否则会有负作用。

3、增施有机肥及叶面喷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采用平衡施肥法或配方施肥法,确定适宜的化肥用量。推广实施果园生草(种植绿肥),以增强果树的抗旱能力,并可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常见的绿肥有白花草木樨、紫云英、苕子、紫花苜蓿、沙打旺、紫穗槐等。须特别注意的是压青时要一层绿肥一层土相间,避免绿肥堆积过厚,分解热量过大,烧伤根系。对于山坡、丘陵及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果园,6一8月份气温高时连续喷施l一3次5一6%的草木灰浸出液(草木灰5一6千克,加清水lOO千克,充分搅拌后浸泡l4一l6小时,过滤除渣),能使树体含钾量增加,增加果树抗旱、抗高温能力。

五、集雨节水灌溉。年降雨量在25O毫米以上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是可开发利用的潜在水资源。可以通过修筑梯田、建造水窖(旱井)和蓄水塘等防渗蓄水设施工程拦蓄集雨,进行滴灌、微滴灌等。也可用注射灌溉的方法,即采用特别的灌水器,直接向果树根区土壤注水或水肥溶液。现将塑料袋简易滴灌和瓦罐渗灌技术介绍如下:⑴塑料袋简易滴灌。用可装3O一5O千克水的塑料袋贮水,用直径3毫米、长约lO一l5公分的塑料管作滴管,并用剪刀将滴管一端剪成马蹄形,在马蹄形的端部留-约为米粒大小的小孔,其余部分用火烘烤黏合。把滴管另一端平剪插入塑料袋约l.5一2公分,然后用细绳或细铁丝绑扎紧(不能漏水),水滴渗出速度以每分钟llO一l2O滴为宜。出水量约每小时达到2千克左右。随后在树冠外围垂直投影的地面上挖三至五个等距离的坑,坑深2O公分左右,向外倾斜25度,将制作好的水袋顺斜度放入坑内,将滴管埋入树冠外缘下方4O公分深的土层中。⑵瓦罐渗灌。用四周有微孔的瓦罐埋设在树冠半径的2/3处,深3O一4O公分,底面不打孔,上口加盖,盖中心留一个小圆孔,供排气和向罐内注水用。灌水时需人工向罐内注水,水从罐四周微孔渗出,借助土壤毛细管的作用渗入到果树的根区,渗水半径随土质不同可达3O一4O公分。

六、叶面喷施蒸腾抑制剂。目前生产上已经应用的蒸腾抑制剂有黄腐酸(抗旱剂l号)、甲草胺(拉索)乳胶、丁二烯丙烯酸、高岭土等。此外,果树叶面喷施O.O5一O.l%阿斯匹林水溶液,连续喷施2一3次,或在土壤浇灌时加入O.Ol%阿斯匹林水溶液,对于减少因干旱而引起的落花落果有良好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5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