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城的资源优势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5:27:20
字号:

敦煌市耕地面积31万亩,草原面积57万亩,天然林面积119万亩,另有可垦荒地406万亩。由于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玉米等。敦煌光照条件较为优越,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是全省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瓜果之乡。年产各类优质水果2000多万公斤,优质皮棉1.5万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芒硝、石棉、钒、金、锰等4大类26个品种,其中位于方山口的钒矿,探明储量125.86万吨,居亚洲第一,平均品位0.86%,最高达3%。

敦煌古城的资源优势

曲辕犁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在敦煌莫高窟第四百四十五窟的壁画中有曲辕犁耕作图.据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中国古代史》(选修)在介绍唐代经济发展时谈到了唐代农具的改进,曲辕犁的出现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为使学生了解曲辕犁,教材还附上插图(图1)现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并介绍曲辕犁教具的制作过程.

 曲辕犁,也称东江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北魏魏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长曲辕犁和“蔚犁”,但因记载不详,只能推测为短辕犁;唐代初期进一步出现了长曲辕犁.转动灵活的“蔚犁”的问世和长曲辕犁的出现为江东犁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5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