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采果后,清除遗留在树上小果或地面落果、烂果,深埋土中或集中烧毁。
②采果时,注意避免果实机械伤,可减少贮运期发病。
③喷药防治。一般情况下,不宜喷药。严重发病的果园,可喷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500~1000倍液,成年树用药液量7.5~10kg/株,着重喷果,间隔10~15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药液不得污染果实。此外,亦可施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菌灵(苯莱特)、灭菌丹等。
(1)园地选择。
建园时严格选择园地,果园环境中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应低于国家允许标准。具体要求如下:①“三废”污染较轻的地区;②附近无污染的工矿企业;③灌溉水应是深井水或水库等清洁水源,避免使用污水或塘水等地表水;④基地上游没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⑤距主干公路50~100米以上;⑥园地要相对集中,并有一定规模;⑦有机质含量高的高肥力和环境质量优良的土壤。(2)良种苗木选择。
苗木应选择无病虫壮苗和无病毒(脱毒)种苗,并注意种苗的严格检疫和消毒。(3)深翻改土。
春季结合果园撒施化肥进行耕翻,深度15~20厘米,成龄树不宜过深;秋季结合沟施基肥深翻扩穴,扩穴深度40~50厘米,以不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大根为宜。(4)合理间作。
幼龄梨园可间作豆类、苜蓿等,间作的绿肥可压青或2~3年耕翻1次作有机肥。
改革土壤管理制度,包括覆草、地膜覆盖、穴贮肥水等。(5)合理施肥。
应用叶分析并结合土壤分析对树体营养状况进行营养诊断,根据测得的结果进行平衡施肥。按《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重点抓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微肥补充”。在肥料施用上,要加大有机肥的投入,减少化肥施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以有机肥和梨平衡肥为主,控制后期氮肥用量。(6)适时灌水。
创造条件浇好封冻水、花前水、花后水、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水。(7)合理修剪。
不同立地条件可采用不同的树性,稀植大冠的盛果期树,可采用延迟开心形或多主枝开心形,比较密植的可采用单层一心形或Y字形。
幼树修剪重点培养各级骨干枝,尽快形成树冠。在保证健壮生长的情况下,采取轻剪缓放各类辅养枝和拉平枝组角度,使之早结果。盛果期树修剪要保证树体健壮,健壮指标为外围枝条的生长量要保持在40~45厘米,长中短枝类比为10∶10∶80,修剪要不断更新复壮各类结果枝组,及时疏除影响树冠光照的辅养枝、直立枝,树高达到要求是要落头。一般控制在树高4米左右,叶面积系数3左右,修剪后每公顷枝量为75万左右。(8)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搞好预测预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主要病虫害。(9)人工授粉。
苹果梨是自花不孕的品种,必须配置授粉树或人工授粉。(10)合理负载与疏果。
合理负载是保证苹果梨优质高产稳产花后15天开始疏果,到6月下旬结束。疏除病虫果、果形不正果、小果以及果面不洁净和枝叶磨伤果,选留果形端正的边位单果,果间距20厘米左右。叶果比为25~30∶1,枝果比为3~4∶1,每公顷留果10万个左右,产量控制在2万~2.5万千克。到采收时特等果率达到40%以上,一等果率达到45%以上。(11)果实套袋。
疏果后套袋越早越好,一般在盛花后30天开始套袋,花后45天内套完。套袋前要打一次杀虫剂和杀菌剂,套袋后,自7月上旬开始,每隔15天左右抽查套袋果,检查黄粉虫、梨木虱、康氏粉蚧等入袋为害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采收前1个月左右解袋,以利着色,改善品质。(12)适时采收。
苹果梨的采收时期为落花后135~140天,约9月27至10月1日,贮藏的果实在9月27日左右采收,直接上市销售的鲜果可推迟到9月30日以后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任何扎碰压等机械损伤,保证果实完好。(13)采后处理。
加强果实采后的质量管理:提高果品外观质量和包装档次,并防止采后污染,对分级、清洗、消毒、打蜡、包装、贮藏、运输、上架等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14)正确使用防腐保鲜剂。
可采取物理、生物的方法,如高压静电、高温处理、中药制剂浸泡、虫胶、石蜡、淀粉膜包被等法,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的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