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园林建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掌握这些特性,这是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条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1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成败。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只有建设出生态景观优良的工程,才能为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优质的工程质量不仅意味着企业施工技术的成熟,更能为企业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良好声誉,为企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1.2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复杂性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高低,是由人员、设备、施工方法、材料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某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溃败,这也就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复杂性。
1.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连续性
园林绿化工程的主体是植物,对于植物前期的栽植和后续的养护管理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建设单位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质量管理规划,只有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才能有效保障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1.4园林绿化工程的艺术性
园林绿化不仅是一个长期、连续的系统工程,更要注重其整个工程的艺术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让每个人置身其中,都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从以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关建设单位必须建立一个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达到总体目标。
2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笔者从事园林建设相关管理工作多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弊端,由此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2.1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园林建设复杂程度高,涉及的面非常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通过积极的协调配合,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问题,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工作作风,只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体现,从而达到提高施工效率,实现施工质量的总体目标;此外,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技术人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授课、参观访问等措施的执行,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2.2苗木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绿化工程用苗应选择规格相符的干形良好、顶芽饱满、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起苗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合的天气进行,避免因雨水、暴晒、大风等天气因素造成苗木的损坏,拔苗时,切勿用手直接操作,起苗深度也应该根据苗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宜深不宜浅。
苗木在运输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最好盖上篷布,以免苗木在运输途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带土球的苗木可适当喷水,以保持树干的湿润程度,尤其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要时常检测苗木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苗木的状态做出应有的调整。在苗木抵达工地后,应本着“随掘、随运、随栽”的原则,曝露在外面的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这样能极大的保证苗木的存活率。
2.3施工种植阶段质量管理
树木、草坪、花卉等在种植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先施工单位自检,然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检,最后才能开始施工。对于乔灌木栽植的质量控制,应在栽种前,回填15厘米厚的表土并搅拌保水营养土,适当对苗木的枝叶进行修剪,以提高其存活率。完成种植后,应按照设计阶段的要求,对树木的色块、造型进行整体的修剪,确保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而在铺设草皮时,需保持草间距在1厘米左右,铺设完成后,要及时浇水,不宜过多,浇水完毕后才能对草坪进行压实。
2.4养护过程的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好坏,三分靠种植,七分靠养护。由此可见,养护工作对于景观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对相关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这是养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要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对于土壤、施肥、水分、病虫害防治、修剪等各个方面,都要实施质量控制,只有把每个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清楚,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对苗木的准备阶段、种植阶段、养护阶段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同时加强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试谈谈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
摘要: 现代城市生活压力非常大,园林绿化为人们提供了一块释放压力的空间,做好园林绿化管理关系着都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符合社会新的要求,在探索中推动园林绿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引言
进入新世纪,社会极大发展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因此,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例如对于园林绿化管理的要求日益严格。现在,园林绿化管理还有很多的理由存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寻求策略去解决这些理由。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周期长
整个园林工程包括前期的设计规划,中期的施工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尤其是后期的养护管理,是整个工程中所需时间最长的。
2、施工对象为活体
园林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不同,其施工对象为花草树木,假山流水,还要在施工中注意保护园林中的动物,施工时需要按照规划并考虑实际情况,施工难度大。
3、后期养护
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才是工程的重头戏,需要结合科学的策略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保持园林中的植物正常生长,排水正常等等。
二、园林绿化养护活动的作用
绿化项目建设就是将设计人员的思想合理的变更为实际景观的一个步骤。因此在建设的时候,要结合设计者的规划,而且要认真地按照规定开展种植工作,以此来确保实际效益合理。不过只是单纯的种植的话,其作用还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对其合理的养护,才可以确保植被能够正常生长,很多时候因为没有做好养护活动,使得大批的植被获取不了生长需要的水分,发生一些病害现象,此时我们之前做的绿化活动就没有了任何的作用。要想确保效益良好,在绿化的时候要认真进行监管活动。必须综合分析相关活动,此时植被才可以展示其应有的效益。由于树木长势良好,项目资金才不至于耗费很多,同时效果也很好。群众能够感受到环境的美感,愉悦的活动。
三、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
1、日常的清洁
对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来说,进行日常园林清洁工作是最基本工作,也是非常必要,这项工作主要为了保持园林景观美观,给人以美丽。清新感觉,也是为了保证苗木可以健康的生长,不发生病虫害等。对枯叶和粪便等要进行及时清理,防止蚊蝇等有害生物滋生,危害苗木健康生长。如果有固体石块等垃圾存在,要及时归堆,然后统一送入垃圾箱内。对于难降解废纸、废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坚决杜绝对其进行焚烧,收集后统一送入垃圾箱内等待环卫工人运走进行集中处理。
2、灌 溉 与排水
灌 溉 与排水对于园林绿化来说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灌 溉 要遵循适时和适量的原则,如果灌 溉 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影响到苗木的水分吸收,时间久了就会发生干枯甚至死亡的现象,这也会给养护和管理工作带来成本的增加;对于时间的选择来说,在高温季节应选择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段,避开选择10-16时;初春则正好相反,要选择在10-16时进行灌 溉 。对于水量制约来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成分、植物的特性等来判断。除了要对苗木进行适时的灌 溉 ,还要进行及时的排水。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的清除过多的积水,保持土壤的含氧量稳定,推动根系更好的进行呼吸作用,进而使根系得到快速的生长,如果排水工作不及时进行,会导致土壤的含氧量迅速下降,植物的呼吸作用收到限制会导致苗木死亡和腐烂。
3、除草和松土
对于除草来说,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草的迅速生长进而和苗木争夺自身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养护管理人员应在杂草较小时就及时的进行清除,为了不伤及到苗木,最好避开使用大型的除草,尽量不使用会产生土壤污染的化学除草剂。松土的目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推动根系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
4、整形修剪
对园林植物进行整形修剪是为了推动苗木更好生长,除此之外,也是为了提高苗木观赏性。一般来说,为了避开和损伤苗木,最好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大多应遵循自上而下、由内而外顺序进行,疏去病弱枝和老枝,留下长势良好新枝,避开枝干过密影响光照。在对苗木进行日常养护过程中,要及时剪除病虫枝和枯枝烂叶,以保持苗木的美观,防止病虫害在整个苗木商进行蔓延,推动苗木的健康生长。
5、防治病虫害
对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来说,防治病虫害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这个环节出了理由,就会导致大量的苗木发生干枯甚至死亡。因此,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苗木的综合治理。作为养护管理人员要高度的负责,应建立预防机制,查阅本地历年病虫害状况的相关资料,掌握防治病虫害的第一手资料,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为了避开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和蔓延,要建立监测和巡查制度,杜绝麻痹大意的思想意识,做到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及时处理。在防治病虫害时,坚决避开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要采用绿色、对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减少污染。
四、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绿化养护的宣传教育
加强对居民爱护花草的宣传很有必要的。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社区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物业管理站与居委会开展的?小区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劳动竞赛、与就进学校开展?手拉手?承包树木绿地等多渠道的护绿宣传教育互动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居民爱绿护绿的思想意识。让全体居民都行动起来,人人都爱护树木、爱护花草,保护环境,争当社区环境保护的保护人、监督人。
2、完善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
完善考核制度,从考核工作抓起,成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巡查、检查,发现理由及时处理,并做好日记录;每月考核1次,考核组负责每月对各类绿地管养考核工作及对日常检查的督查工作。只有奖惩分明,才能推动养护管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完善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
要抓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各个环节,需要对养护水平差、管理不到位绿地及时分析并查找理由,找到存在的理由和不足,加强管理并完善好管理措施。对采取养护措施好、管理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经验的'推广。要定期请专业的养护管理教师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使得他们掌握好灌 溉 、排水、修剪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从而更好地解决绿化养护中的实际理由,使得绿化养护管理环节得到更好的完善。
4、管理好绿化木苗的成活
绿化科要认真负责绿化规划,监督好厂商种植苗木,到苗木成活后接收管护。因此,绿化工作人员要对绿化植被进行全面管理,在苗木管护中要切实履行职责,利用科学的管理技术让苗木健康成长。另外,要重视生态圈建设、绿化成果保护,明确绿化管护责任单位,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对矿区的绿化管理工作进行认真的督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新造植被的成活率进行检查,对瑕疵之地进行绿化整改,以形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局面,展示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
五、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
1 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思路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园林绿地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应该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相搭配,满足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
2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往往脱离实际,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不是不符合实际使用功用,就是出现部分品种苗木购买困难的现象,究其理由主要是因为目前设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没有事先和建设单位沟通,了解建设单位的理念,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苗木市场调查分析,造成方案一改再改,甚至推倒重来,费时费力。园林绿地植物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施工,从而达到较高施工质量和效果,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3 园林绿化施工工作是体现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只有高质量的施工工艺才能把设计师在整个项目中的设计意图、理念、思路充分体现出来。施工时必须对绿地的土壤进行改良、粗平整、细平整、选苗、起苗、包装、运输,以及放线定位、打坑、栽植、填土、浇水、打桩等一系列施工步骤都要精心组织实施,对盐碱地做到合理改良土壤,平整场地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标高到位,地形平顺饱满,放线放样线条流畅富有艺术性,苗木粗壮、健康、形态优美、树形完美,种植技术娴熟、科学、合理,后续技术措施到位,如此方能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只有花木成活生长旺盛,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才能充分体现。
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园林绿化养护中仍有很多理由摆在面前,由于当前各科科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注定园林绿化不能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因而在管理中应将各学科实施有效结合,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共处的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方可最终设计出优良的产品。
参考文献
[1]丛伟杰;郎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吉林蔬菜》 2011年06期
[2]邵军. 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理由和管理策略. 魅力中国, 201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