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叶子上直白点怎么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2:55:55
字号:

这应该是感染了番茄斑枯病。斑枯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花萼,尤其在开花结果期的叶片上发生最多,果柄和果实很少受害。 防治方法:1.种子: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如果种子带菌,可用50℃温汤浸种25分钟,晾干备用。 2.轮作:重病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最好与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 3.选用抗病品种 如浦红1号、广前4号、蜀早3号等。 4. 育苗:育苗应在无病区建畦,或用无病的大田土换土育苗,防止苗期染病。 5. 加强田间管理:选高燥易排、能灌的地块栽培。低洼或高畦地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定植不宜过密,合理及时整枝、插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多施有机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及病株残叶,减少菌源。 6.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4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用7%叶霉净粉尘剂1 kg / 亩,或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上述药剂之一,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仅供参考.

西红柿叶子上直白点怎么治

番茄斑枯病是常见的病害,番茄斑枯病病因是什么?

这应该是感染了番茄斑枯病。斑枯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花萼,尤其在开花结果期的叶片上发生最多,果柄和果实很少受害。通常是接近地面的老叶最先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初发病时,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小圆班,不久正反两面都出现圆形和近圆形的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凹陷,一般直径2~3mm,密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由于病斑形状如鱼目,故有鱼目斑病之称。发病严重时,叶片逐渐枯黄,植株早衰,造成早期落叶。茎上病斑椭圆形,褐色,果实上病斑褐色,圆形。 防治措施 1.轮作:重病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最好与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2.田园卫生:番茄采收后,要彻底清除田问病株残余物和田边杂草,集中沤肥,经高温发酵和充分腐熟后方能施入田内。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如种子带菌,可用50℃温汤浸种25分钟,晾干备用。4.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喷药保护,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也可选择其他杀菌剂进行防治。已赞同10| 评论(1)

番茄斑点病又称鱼目斑病、白星病。不过,最正规的叫法应该是番茄斑枯病,是番茄遭受半知菌亚门真菌中的番茄匍柄霉侵染后引发的病害,主要危害番茄叶片、茎和果实。番茄斑点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其分生孢子借雨水或气流传播,在田间再侵染比较频繁。该病菌喜高温高湿,在,叶面结露时更有利于发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果实,果柄。叶片染病,初期产生水渍状小圆斑,后扩展为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茎部染病,初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呈暗绿色或暗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有条件者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灌溉,避免浇水过量,棚室浇水时间要选择在上午,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放风排湿。

这么严重的疾病,如果遇见了一定不要盲目的去打药,而是要认真观察,弄清楚番茄斑点病的病因,然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常年连作积累了大量的病原菌,田间湿度过高,田间密度过高,这些都可以造成西红柿斑枯病的发生。因此,合理密植,与非茄科植物轮作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预防西红柿斑枯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病部组织脱落,形成穿孔。叶柄及茎部病斑椭圆形,稍隆起。病斑中间灰白色,周围暗褐色,病部呈圆形隆起,尤如鱼眼,所以又称番茄鱼目斑病。

使用潍坊奥丰的青枯立克、沃丰素、大蒜油喷雾就能起到医养结合的功效,杀菌,防治病害,补充多糖、多肽、绿原酸等营养物质,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恢复作物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3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