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越来越贵,农民为啥不养猪?原因是什么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2:23:46
字号:

随着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年轻人都逃到了城市,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他们不得不种地、照顾孙子。 当他们有时间养猪的时候,以前家家户户都没有养猪的现象。

猪肉越来越贵,农民为啥不养猪?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环境污染,政府拆除了大量养猪场。 虽然国家鼓励养猪,但还是担心未来政策会发生变化。 一个养猪场的建设少则两万至三十万元,多则几百元。 而且政府审批程序非常严格,只有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才敢投资,普通农民没有经济实力,不敢涉足。 随着农村耕地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地来建造一个占地面积大、离村子较远的农场。 农民一直养猪,只是养多少的问题。 受环保影响,有些地方鼓励你养一段时间养猪,但不让他们养一段时间。 农民怎么能承受这样的折腾?

农民养猪的方式与大型养猪场不同。 养猪的农户多吃青饲料,配以米糠、红薯等自产农产品,大多以熟料喂食。 这种猪肉虽然质量很好,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但是,猪的成熟期比配合饲喂的猪的生长期要长得多。 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是吃配合饲料的猪的2~3倍,而且很难赚钱。 猪也是一天喂3次,每天都要在家准备饲料。 俗话说:“要动物有钱,就得和动物睡。” 久而久之,打零工比养猪越来越靠谱,人们不用天天操心了。 过去养猪时,基本都是在家庭厕所旁边建猪圈,人畜粪便流入化粪池发酵。 回收利用,合理利用。

现在农村到处都是整洁的新式建筑,家庭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的厕所,而是现代化的室内厕所,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 一个又脏又臭又飞蚊子的猪圈,年轻人怎么能接受。

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养猪有限制的主要是针对成规模的养殖场,要求其选址不能位于环境敏感区(例如住宅区)的上风向、要与敏感区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防止猪粪尿恶臭污染)、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有猪粪尿污染物的预处理设施(主要是沉淀池)、堆肥场要防渗、等。养猪场要根据养殖数量、占地面积、所处环境敏感性等进行环评,编制不同的环评文件,通常要求200头以上的规模。

而对于农村散养的数量不多的养猪行为,是不需要环保局审批的。但如果因为养猪过程产生环境污染(猪粪尿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恶臭排放等)影响了周边居民、单位的用水、空气质量的话,环保局会进行处理,会要求养猪户进行整改,逾期不处理的会被罚款。

因为养殖的污染问题,国家在南方水网地区,严格限制养殖业发展,中央对生猪养殖划定了三个区域:

1、重点发展区:

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国家将大力扶持。

2、约束发展区: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国家将严格限制。

3、潜力增长区:

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国家鼓励龙头企业在这里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支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2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