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生长,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1:37:24
字号:

在生猪过程中,养猪户往往只重视猪的品种、饲料饲喂方式及疾病的防治。往往忽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长的影响。其实在生猪生产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丝毫不应该忽视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猪生长,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温度的影响:

不同日龄的猪对温度的应激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称最适宜温度。

1.低温的影响 猪在低温的情况下,要不断的增加体温散发热量,以维持生态平衡。猪采食量增加。当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时,生猪的生产效益会下降。

2.高温的影响 当猪处于上限临界温度时,不但增加饲料消耗,生猪的日增重会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重的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如果气温上升到 35℃ 以上或下降到零下10℃,由于饲料利用率低,增重慢,其结果每增加1公斤重,比适宜温度饲料多消耗3.5-4公

斤,如果这种高、低温度维持一个月时间,就会浪费饲料50-60公斤。如果育肥100头猪,饲料浪费量可达5000-6000公斤。如是千头猪场、万头猪

场,饲料浪费的惊人程度可想而知。

二、湿度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育肥猪影响总是与气温共同作用的。当温度适宜时,相对湿度从45%升到75%或95%时,对猪的采食量和增重均无不良影响。当

猪舍内低温高湿时,猪体内热量散发加剧,猪耗料量增加,增重量减少(母猪日增重减少36%,仔猪减少28%)。每公斤增重耗料增加10%以上。低温高湿还

易发生介螨病。

三、有害气体的影响

猪舍中有害气体主要指猪呼吸、粪尿、饲料垫草腐败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有害气体。

1.氨气对猪的影响 猪舍内氨气浓度每立方米不能超过20-30毫升。如果超过100毫升,猪日增重减少10%。饲料利用率降低18%。如果超过

400-500毫升,会引起粘膜出血,发生结膜炎、呼吸道炎症。还会引起坏死性支气管炎、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甚至死亡。

2.硫化氢的影响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强毒性神经中毒剂,有强烈的刺激性。猪舍内每立方米空气含量超过550毫升时,可以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猪窒息而死。猪舍内硫化氢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宜超过10毫升。

3.二氧化碳的影响 猪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不能超过4%。否则就会造成舍内缺氧,使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影响增重。

四、尘埃与微生物的影响 猪舍内尘埃是微生物的载体,通风不良或经常不透阳光,尘埃更能促进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可达100万个。有黄曲

霉菌、青霉菌、毛霉菌、腐生菌、球菌、霉菌芽孢和放线菌等。如不及时清除污物,避免尘埃飞扬,保持猪舍合理的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势必引起细菌性传染病的

发生。

五、饲养密度的影响 饲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有害气体和尘埃微生物的变化及含量,也影响猪的采食、饮水、排粪、排尿、活动休息、殴斗行为。一般情况下12平方米的猪舍可养育肥猪10头,9.6平方米可养8头。

六、光照的影响 适当的光照可使猪皮下脂胆固醇合成VD促进钙磷的沉积和骨骸的生长发育。阳光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但照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伤害猪的

皮肤、眼的结膜和角膜。夏季照射时间过长对使猪发生日射病。强光对猪体脂肪的沉积有减慢作用,暗光可使猪体脂肪沉积加快,因此,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可以适当

的调节猪舍的光照。

养猪常识

 (一)人才是搞好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先决条件

因为现代化养猪生产是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不仅要懂得现代化养猪的科学技术,还要懂得科学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胜。

(二)要有足够的资金

工厂化养猪生产需要有各类猪群的猪舍、设备及附属建筑 等,这都需要投资。例如:要建设一个万头商品瘦肉型猪的企业,按每头母猪计算 需投资1~1.2万元,万头商品瘦肉型猪需600头种母猪,总投资约需600~800万元。 过去建场所需资金均由中央或地方拨款,现在改为银行贷款,贷款就有付息还债的 负担,因此,必须精打细算使用资金,不要盲目追求机械化和自动化,应把经济效 益放在首位。

(三)要有丰足的饲料

一个万头商品瘦肉型猪企业一年需要4200t全价配合饲料。 无论什么规模的现代化养猪企业必须与饲料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平衡,才能获得好的 生产效果。饲料是养猪的物质基础,也是制约我国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工厂化养猪的关键措施

要想成功地办好一个现代化养猪企业, 必须采取五 个关键性措施:

1.要有良种 优良种猪是高效、优质生产的基础。 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的良种猪是 应用最新的遗传育种理论,经过多年选育及配合力测定而形成的专门化配套品系, 它们有很高的遗传潜力,具有繁殖力高、增重速度快、产肉性能好、抗病能力强等 特性。

与优良种猪相配套的是良种繁育体系,从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到商品代场, 这些不同环节都是专门化的。原种场专门进行选育工作;祖代场专门进行良种繁殖; 父母代场专门为商品肉猪场提供优质仔猪;商品代场专门生产肉猪产品。未经过选 育的地方猪种或来源不清的种猪,生产性能较低, 不适宜用于现代比养猪生产。

2.全价配合饲料与科学饲养管理 工厂化饲养方式, 猪群终年在猪舍内很少见到 阳光,活动面积很小,所需营养物质必须全部由人们供给。对不同类群和不同生理 阶段猪群的营养需要即猪的饲养标准,根据饲养标准制定饲料配方,由饲料加工厂 生产全价配合饲料,分送到各有关猪场使用。饲料工业体系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根 本保证。

3.控制群发病 工厂化养猪是采用高密度群养或个体饲养, 这样就为传染病的传 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烈性传染病可能造成全群覆没。如猪瘟、猪肺疫、水泡病、伪 狂犬病等。各种传染病至今仍然是我国养猪业的大敌。如何控制或消灭群发病,必 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的主要措施为:全进全出;隔离消毒;疫苗 免疫;投药预防等。

4.养猪工程设施 一个现代化养猪企业首先要有各类猪舍与相应的饲养管理设备。 各类猪舍大致分为密闭式和开放式。环境因素对猪群生产性能影响很大,所以,建 猪舍首先要搞清楚各类猪群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采用工程措施来满足它们的需要, 如温度、光照、通风换气、湿度等都能得到人工控制,使生产不受季节影响,而有 效地全年流水式作业。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保证猪群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生 产水平。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可采用于粉料或颗粒料自动饲喂、自动饮水和机械除粪 等,但要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有些环节采用人工操作比机械化更有利。

5.科学经营管理 工厂化养猪是流水式作业。现代化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紧密关联、 相互制约,必须有一套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使企业的经营好坏 与每个人的物质利益密切相关。劳动者的积极性是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规模 较小的养猪场是如此,而规模较大的养猪企业管理人员责任就更大,因为很多问题 是直接参与生产的劳动者无能为力的。我国目前有许多实例表明,现代化养猪企业 只要在经营管理上采取改革措施提高生产水平,就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扭亏为盈。

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 ,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猪场设备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的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乳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2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