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摄影有哪些技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1:05:22
字号:

 在花卉摄影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格外妖娆的花朵,拍出来却显得极其普通,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创意花卉的摄影技巧吧,欢迎大家阅读!

花卉摄影有哪些技巧

 1. 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拍摄

 腊梅是春天来临之前独有的景致,北风凛冽,大地冰封时,腊梅先于群芳盛开,把大地点缀得清新淡雅。每年的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小巧金黄的腊梅花一枝又一枝含蕊绽放,散发出浓烈的花香,静静地传播春天的信息。在这样的季节里,时常会出现降雪、冰冻的天气,这是拍摄腊梅不可错过的绝美时机。

 拍摄于北京植物园。一场雨雪过后,腊梅被冰雪封冻。选择侧逆光,使用微距镜头刻画冰封的腊梅,更能让人感受到腊月冰封万花稀的意境,更好地表现腊梅骨清香绝、刚毅凌寒的风采。

 2. 反季节拍摄花朵的别样韵味

 一年之中,我们乐此不疲地追赶着花季。很多人都会选择鲜花绽放的季节,实际上“花季”应该是春夏秋冬都涵盖。盛夏季节,楚楚动人的荷花,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红花绿叶使人清心陶醉,引得人们纷纷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而深秋、寒冬季节,却有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荷花。殊不知,在这样的季节拍摄荷花,反而能除去盛夏的浮华张扬,展现出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的残荷,让人们感受一次关于生命真谛的诉说。

 11月的广州,池塘中枝零飘落的残荷几乎是失去了所有悦目的颜色。历经了风霜,它依然傲骨铮铮、自在淡然。残荷蕴藏着孤傲自信的凄美,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旋律依然回肠荡气。拍摄时,应精心选择残荷的形态,以水墨的方式呈现出来,沉稳内敛之中,新一轮的生命正在悄然勃发。

 3. 追逐金色的光线

 风光摄影格外注重晨昏的黄金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的光线拥有非凡的表现力,得到的照片往往是最美的。拍摄花卉也是如此,清晨和黄昏神奇的自然光能够给花卉、水面镶上一道道耀眼的金边,魔法般地展现出独特的质感和细节。在金色时光里,一切都那么无与伦比地精美。

 7月的潮州。水面上飘动着凋零的荷瓣,粉红的色泽好似一盏盏漂泊的荷灯,调皮的鱼群时而轻托花瓣游动。在晨辉的逆光下,荡漾着一道道金色的波纹。拍摄时要注意观察水面的反光效果,在光线变化之中等待拍摄时机。也可以使用偏光镜调整水面反光和荷瓣倒影的清晰程度,更好地贴合自己的拍摄意图。

 4. 用光斑营造梦幻景致

 或浅或深的光斑总是给照片渲染出奇幻的氛围,它们看起来如此真实,却又如此飘渺,梦幻般地浮动在空中。拍摄时,摄影师往往乐于表现这种失焦的状态,在突出主体的同时渲染气氛。很多摄影爱好者都知道,折反镜头的“甜圈圈”具有独特的光斑效果。

 5月的北京植物园,园丁正在浇花,逆光中,晶莹的水花四处飞散。使用折返镜头以高速快门拍摄,在油画般的画面中,水滴被凝固成了梦幻的光斑。需要注意的是,折返镜头的焦距固定,并且只有一级光圈,需要依靠调整拍摄距离控制景深,获得想要表现的效果。

 雨后的荷叶上洒满了晶莹的水滴,这正是表现梦幻光斑的大好时机。这张照片使用佳能EF 100-400毫米/4.5-5.6L IS USM镜头配合2倍增距镜手动对焦拍摄,在逆光下,前景荷叶上的雨滴被幻化成了层层光斑,簇拥着娇艳的荷花,散发出梦幻的光芒。

 折反镜头又称反射式镜头,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当高光点处于景深之外时,在画面上不像通常普通长焦镜头成像那样变成普通光斑,而是呈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圆圈,即大家常说的“甜圈圈”,别有情趣。在花卉摄影中巧妙利用甜圈圈,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还会产生如梦如幻的意境美。

 除了折返镜头标志性的“甜圈圈”,200毫米以上的镜头也容易获得美丽的光斑效果。如果细心,你还会发现,有的时候背景中逆光或者侧逆光失焦的光斑并不是真正的圆形,而是正多边形的——可能是五边形、六边形,也可能更多,这其实对应的正是镜头光圈叶片的数目。镜头的光圈叶片数越多,焦外的光斑看起来也就越圆。

 5. 水滴中的奇妙世界

 喜爱拍摄花卉的摄影爱好者都知道,雨后的花朵以及晨露滋润下的鲜花更显娇艳,水珠在逆光、侧逆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在拍摄花卉时带上一个装满水的小喷壶,对着鲜花喷洒,就可以使画面更生动。事实上,还有秘密武器能让画面变得比简单的喷壶喷水更加精致。

 清晨,温润的气候使花草的叶片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是使用微距镜头配合近摄接圈拍摄花卉的大好时机。选择形态鲜明的露珠,再寻找一朵小花放在背景上,通过取景器仔细观察露珠中映射的花朵位置,使它们在露珠之中完美地折射出来,就能够得到格外精致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微距镜头加上近摄接圈拍摄时景深极浅,最好选择位于同一焦平面的露珠,以逆光、侧逆光手动对焦拍摄,更好地展现晶莹剔透的`质感。

 初春的3月,除了寻觅清晨的露珠,随时获取露珠的秘密武器是使用开塞露人造露珠。开塞露比水更加粘稠,也更具有可塑性。寻找适合表现的花朵,轻轻地滴上几滴,使用微距镜头或者长焦镜头拍摄,同样能够获得精美的画面。在自然环境中拍摄时,要尽量避免风的影响。可以适当提高ISO值,等待和抓住风停止的瞬间拍摄。必要时可以用衣服在风吹来的一侧挡风。

 6. 访花的昆虫为画面增添灵气

 花朵利用它们鲜艳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当昆虫停在适合拍摄的花朵上的时候,往往就能拍到高质量的照片。清晰地呈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使花卉拍摄充满活力与生命力,将动人的细微之处显露无遗。

 清晨的温度还很低,满身露水的昆虫几乎都是静止不动的,它们要等太阳完全升起后吸收足够的热量,才开始一天的活动。此时,可以非常轻松地靠近拍摄。这幅作品使用腾龙90毫米微距镜头配合近摄接圈拍摄,为了获得适当的景深范围,需要寻找适当的焦平面,使用f/10~f/14这样的小光圈配合闪光灯拍摄。

 7. 尽显微观世界的魅力

 花蕊是花朵上最吸引人的部分,表现花蕊之美也是花卉摄影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长焦镜头、微距镜头很适合用来拍摄花蕊,充分展现花朵的细节特征。

 表现花蕊一般最好选择花卉初绽的上午,这时的花蕊更加富有生命力。配合离机外置闪光灯展现精致的细节的同时,能够获得均匀的光线和柔美的色彩。要注意控制闪光灯的输出量,并利用柔光罩柔化光线,避免光线过于生硬。

 8. 多重曝光展现非凡的意境

 想要在花卉摄影中表现独特的意境,多重曝光是重要手法。多重曝光可以在同一张照片上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相同的被摄体,也可以把不同的景物魔术般地叠加到同一画面中。尼康D90以上的机型,佳能EOS 5D Mark III、EOS 1DX、EOS 6D等机型都具备了多重曝光功能。

 盛开的玉兰有着纯洁无瑕的硕大花瓣,仿佛是用美玉精心雕刻而成。这幅作品是两次曝光拍摄而成,第一张采用手动对焦,故意脱焦获得柔美的虚化效果,并在按下快门的同时快速移动相机,让线条变得更加飘逸,仿佛让人闻到玉兰散发出的浓郁芬芳,感受到它高洁惊艳的气质。第二张实焦拍摄,在逆光光线和暗色背景的衬托下,更加突显玉兰绽放的娇美。

 9. 在花间跃动的雨丝

 除了前面介绍的露珠之外,缕缕簇簇优雅的雨丝也让花朵更加娇美。不过,唐戎并不简单地满足于拍下飘落的雨丝,使用了9次曝光才得到了心中构想的这幅作品。

 拍摄于植物园,园丁正在给花卉洒水。第一张首先要抓住时机拍摄水雾喷洒中实焦的花卉,为了更好地丰富画面效果,迅速在周围寻找合裁相配的花朵,并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快速向下移动相机,得到背景中7张与雨丝相得益彰的色彩。最后,使用大光圈虚焦拍摄叶片上的水滴,让它们幻化成点点光斑,让最终的作品充满梦幻般的意境。

 10. 让花朵融入周围的环境

 花朵固然是花卉摄影中无可非议的主体,它们的色彩、形态也的确最容易引人关注。但是,如果巧妙地选取花卉所处的环境,不但有利于衬托花朵,还可以表现它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创作出更富意境和戏剧效果的作品。

 不同花有着不同的美,不同的视角展现花不同的美,不同的镜头记录花不同的美丽,针对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技巧让影像更精彩。想要把花拍的更美首先要了解花的美为何物,下面引用张爱玲的一段文字让大家感受花的美。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像听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阴谋诡计。

  花 美为何物

 早晨,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地躺在那里,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

 ——张爱玲 《花开的声音》

 一段对落花描写的文字都可以美的如此“惊心动魄”,正向文字中所描述的那样,花是鲜活的生命,具有质感的生命。我们的镜头应该忠于现实,让花朵在影像中有生命的绽放!

  ·猜你喜欢

 ·瞬间点亮画面 用好狗头炫光拍创意大片

 ·快速上手 6个要点让你迈向人像摄影大师

 ·摆脱成像误区 新手获得清晰照片必修课

 ·让影像大放异彩 附件器材使用全攻略

 ·小白变大师 决定人像摄影构图的因素

 ·“赤裸”的艺术 如何用影像语言打造性感人像

 ·学会用镜头捕捉性感 将媚态摄影进行到底

 ·二手相机购买攻略 教你如何检查机身镜头

 ·聚焦城市夜景 简单6招提升夜间拍摄效果

  梅花

 梅花的花期为当年十月到次年二月,虽然现在花期已过,但作为经常入镜的花卉品种,还是想为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拍摄技法。

  拍摄视角

  正面拍摄梅花主体可以记录最完整的花型

  让花朵与镜头有些角度,不仅更好的表现花瓣的质感,还可以利用花蕊针状结构作为视觉引导,让画面整体得到一种延伸感

 虽然拍摄花的正面能最完整的记录花的样貌,但有时最好看却不一定是花的正面,尝试不同的视角与拍摄角度,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第二幅作品,花朵都没有正面对着镜头,让花瓣更好的透光,质感得到充分的表达,花蕊部分指向焦外透气的部分,让画面多了几分透气感,视线也得到了舒适的延伸。花梗纵向贯穿暗调的背景,将层次拉开,更显出花朵的娇美。

  梅花的生气在这幅作品中无法被察觉

 原本想通过对角线构图的方式拍摄梅枝,是个不错的想法。但花梗上的花朵大多以伞状下垂着,让整张画面毫无生气可言,再加上花朵与光线的角度,花瓣大多处于背光或阴影区域,不但质感没有表现,还让色彩加深,让花瓣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整体画面都散发着生气勃勃的气息

 同样是花枝和花的组合表现,这幅作品表现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主花枝也利用对角线构图,但角度稍稍倾斜,不会显得过于刻意。光线的角度让视线焦点部分的花朵显得晶莹剔透,焦外的蓝天色彩让画面整体基调显得浪漫又活泼,点点红梅更是点睛之笔,通过色彩对比,主体花朵的色彩被提亮了。

  利用广角镜头拍梅花

 在拍摄梅花时可以使用广角镜头么?很多人会觉得梅花本身枝杈纵横就会令画面显得很“乱”,如果利用广角镜拍摄,那真是想不“乱”都难。那该如何利用广角镜头拍摄,还能让画面“乱”中有序呢?

  视角独特 画面取景很广

 广角镜头可以让画面获得较广的视角,真是不争的事实。视角广了,入境的元素也增多了,这幅作品视角选取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整体却看起来很乱,视线很难停留在花朵上,反而会盯住横冲直撞的几条树枝,花朵的美没有得到体现。

  通过前景与后景突出主体

 如何让广角拍花不“乱”呢?可以借助前景与后景的搭配,让花朵主体位于中间层次,这样会产生一种一枝独秀的感觉。这幅作品在构图方面虽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通过前后景的安排,让花朵一下从画面中跳了出来,达到了“乱”中有序的感觉。

  焦外也要有讲究

 利用大光圈让背景虚化以表现立体感,这是惯用的一种手法了,除了立体感的表现,主体还可以得到突出,但虚化掉的部分也是有讲究的,如果选择不当,会影响整幅画面。比如这幅作品虚化的部分,想要表现一整棵桃树,但角度的选择让虚化掉的树倾斜了,看久了总有一种担心树倒了的感觉。

  波斯菊

 波斯菊的花期约在八月至十一月,分布地区很广,很多摄友应该都拍过这种花,在很多公园内都零散有这种花,甚至环路绿化带都有波斯菊的身影。

  拍摄时间有选择

  露珠与花瓣结合

  不同视角花瓣上的露珠在光线的作用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来张带有露水的特写

 如果拍摄波斯菊赶上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正巧你也有微距镜头,建议晨间进行拍摄,这时大地回温,花瓣上会凝结很多水珠,6点30到8点30之间是光线最好的时段,趁着这个时候给花朵来张特写,效果再好不过了。

  特写的拍摄技巧

 特写的作用是记录花朵的特点,以及更好的表现花的质感,绝不是为花朵拍摄一张规整的证件照,特写的标准绝不是完整的记录。

  无论色彩、质感如何调整,居中构图都会明显让观者有压迫感

 通过特写是要把波斯菊的特色通通表现出来,但是尽量不要让花在画面正中央,留下左侧或右侧的空间才不会有压迫感。一定要记得这种特定式的拍法,花的细节必须要非常清楚,所以控光就是重点。

  通常视角会增加的雷同感

  换个视角增加创意性

 人眼的高度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很平淡,所以站着拍出的照片很难出彩。建议可以试试其他角度,不要怕弄脏衣服,蹲着拍,躺着拍,仰着拍,俯视拍,每个角度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另外,不要被常规的构图规则所束缚,避免明显的构图失误,大胆尝试让花朵变得百拍不厌。

  色彩的选用

 在拍摄薰衣草花海时,画面整体色彩基调大多为紫色。如果画面充满紫色时,反而得不到最佳的效果,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惊艳。

  画面充斥紫色并没有那么惊艳的色彩感受

  通过其他色彩的衬托让紫色更鲜艳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可以入镜的其他色彩元素,比如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叶片、其他色彩的花朵,以保证颜色更鲜艳。

  通过白平衡及后期找到真正的“紫色”

 除了通过色彩对比让紫色更鲜艳,我们还要注意白平衡的调节,大面积的紫色会让你的自动白平衡摸不到头脑,可以根据改变白平衡设置或后期制作的方式帮薰衣草花海找回最真实的紫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1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