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生产力关乎着一个养猪场的收益高低,怎么才能让母猪多生产仔猪,其实提高母猪产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还是采取合理的方法才更健康。
一、选用优质的公猪
优质的种公猪选择也是配种成功率和产仔率的一个比较基础的条件,如果种公猪没有选好,那么产的仔猪就不会多,同时质量也不会好,我们要选择健壮的、精子优质的、处于适配期的、没有频繁配种的公猪进行配种,这样才能调高母猪的生产率。
二、做好保胎措施
母猪在配种成功之后的十到十五天以及生产前的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段是非常容易发生流产现象的,所以我们在这两个时间段要特别的小心,做好保胎的安全措施,首先我们可以多喂一些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较多的优质饲料,其次就是做好平时的日常管理,清理好猪舍中一切能伤到母猪的物品,最后就是做好防疫措施,这样能有效的进行保胎。
三、加强饲养管理
母猪配种的质量会影响到仔猪的产量和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首先就是在母猪怀孕初期,我们需要抓好母猪的营养,给它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和其他的微量元素,其次就是在母猪的怀孕中期,不需要有过多的因各样,只需要提供充足的粗料即可,不然母猪会应为营养过剩而影响生育,然后就是母猪产后的食欲比较小,所以我们要先投喂一些营养较高的食物,然后慢慢的增加粗料的用量,同时在平时的喂养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母猪的营养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配料。
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仔猪初生后就需要饮水,主要来自母乳中的水分,仔猪吃料时饮水量约为干料的两倍,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1.母猪的配种技术
母猪的配种是集约化养猪场重要的日常工作,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如何保证每周有规定数量的母猪 *** 配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配种头数不足或过多,都会打乱整个生产流程,造成混乱。因此,必须做好每周有一群母猪同期断奶、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对母猪繁殖有效地控制。其技术措施有:控制仔猪断奶时间、短期优饲、异性诱导 *** 、注射激素等。
要使 *** 同期而又适时配种, *** 鉴定是关键。除认真观察母猪 *** 特征外,可用 *** 旺盛的公猪试情并结合压背静立反射进行鉴定,做到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2.妊娠母猪的管理技术
妊娠母猪群养时要注意将体重相似、年龄基本相同、配种时间一致的猪饲养于同一栏中,以便掌握适宜的投料量。母猪在产前4周增加饲料量,要防止母猪挤压、咬斗,以防流产。妊娠母猪的日粮中最好新增10%豆科干草粉,以补充维生素和其它营养元素。
3.分娩哺乳阶段的管理技术
母猪临产前5~7天转入分娩舍,准备分娩。分娩舍全天要有人值班看守,做好接产、断脐带、断尾等工作。发现母猪难产要及时处理,要让仔猪产后一小时内吃到初乳。产房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仔猪成活率,产后一周是仔猪重点护理时期,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死亡损失。母猪进入分娩架后,要注意饲料喂量,不可过多或太少。分娩3天以后饲喂量逐渐增加。
仔猪于21~35日龄断奶,断奶时称重,并计算母猪泌乳力和断奶窝重与个体重。
4.保育阶段的管理技术
保育舍的主要工作是控制环境温度和逐渐改变饲料。
⑴喂料方法。断奶后的仔猪在7~10天内,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采食量,另一方面从乳猪料逐步过渡到小猪料。3~5周龄早期断奶的仔猪,如不限制采食量,便容易患胃肠炎,造成损失。所以断奶后控制喂料量是早期断奶仔猪培育的关键之一。仔猪要有清洁、充足的饮水。保育舍内保持清洁卫生。保育的仔猪,要按大小进行适当分群,以免强期弱、大压小。仔猪断奶后应进行驱虫和防疫注射。
⑵控制温度。要注意观察猪群动态,如仔猪互相挤堆,说明温度太低;如果仔猪睡在加热处以外的地方,则说明温度太高。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予以调整。
5.生长肥育阶段的管理技术
强度饲养,快速肥育。保证饮水充足,最好安装自动饮水器。控制猪舍温度在18~22℃,温度过高,可在舍内喷雾或在地面上泼水降温;温度过低,则可关闭门窗。肥育猪每月称重一次,以检查饲养效果。一般前期要求日增重500克以上,后期700克以上。定期检查粪便,观察猪群采食情况,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猪不同饲养阶段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统称为猪的三大传染病。在我国,患猪的总死亡率约占饲养总量的8%,防治较好地区猪的死亡率也在5%。因此,应提高猪病防治水平,每年若能使猪总死亡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即相当于增加500万头猪的出栏,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在猪的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约占80%以上,而在猪的所有疾病中,传染病约占70%~80%,其中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又占猪传染病的70%。因此,在猪病防治中,这三种病的防治成为重中之重。
由于我国研制的猪瘟弱毒苗是世界先进的疫苗之一,因此,国内各定点药厂生产的猪瘟丹苗、猪瘟猪丹毒二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的防疫效果都比较确实。凡是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式,且保持科学防疫接种密度的地区,这三种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一些地区的基层兽医防疫队伍不稳定,猪的防疫密度得不到保证。有的地区免疫程式跟不上养猪形势的变化,出现了注射疫苗后仍然发病的现象;有的地区发生非典型猪瘟;有些地区长期使用二联苗,导致猪肺疫时有发生,给当地的养猪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子猪阶段疫病的防治
子猪出生后1周~2周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占整个子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的65%,而子猪阶段的死亡率占猪一生死亡率的70%,由此可见,子猪阶段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的重要。
1.发病与饲养管理有关。初生子猪防寒保暖不当,极易引起子猪感冒,拉稀,甚至死亡如子猪怕冷扎堆引起压死压伤等;不及时补钙可导致子猪贫血和消化不良等。
2.子猪的红痢、黄痢、白痢、子猪副伤寒、水肿病等大多在此阶段发生,而发生这些病的原因大致如下:
1母源抗体滴度低或无母源抗体;
2母猪健康状况差;
3猪舍卫生条件差;
4子猪未按有关疫病免疫程式预防接种或未进行有关的药物预防。
3.子猪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尤其是断奶时的成活率及断奶窝重是衡量一个养猪场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在子猪阶段,子猪一旦发病,即使经治疗痊愈,对其育肥阶段的生长仍会造成很大影响,有的因此而形成僵猪。
疫病防治要分轻重缓急
1.在疫病的预防上应分出先后次序。像子猪大肠杆菌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子猪副伤寒、链球菌病、气喘病等传染病,目前大多有疫菌苗,要按照各自的免疫程式接种,避开免疫接种交叉应激的时间。
2.在疾病的治疗上要分轻重缓急。当传染病与普通病同时发生时,应以传染病为重;在两种传染病同时发生时,应以烈性传染病以及人畜共患病为重;在一些继发感染发生时如流感引起的继发症,要会鉴别诊断。
猪在不同饲养阶段的疾病
子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
这段时间是猪生长的关键时期,大多数的传染病、部分寄生虫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营养缺乏症都可对子猪构成威胁,引起发病。有许多病可导致子猪直接死亡。常见的有如下病种:
子猪红痢 多发生于1周龄内幼猪。
子猪白痢 出生子猪发病率高。
子猪水肿病 多发生于40日龄至70日龄子猪,10日龄内乳猪很少发生,近来日龄有增大趋势。
猪瘟 从乳猪至断奶前后的子猪均可感染,年龄越小的病猪死亡越快。
猪丹毒 多因母猪发病引起。
猪肺疫 乳猪很少发生,断奶后子猪在流行期可感染发病。
猪链球菌 病子猪易感性高,其中败血性常导致子猪快速死亡。
子猪副伤寒 多发生在2月龄至4月龄未接种疫苗的子猪,1月龄内子猪极少发生。
猪流感 子猪发病率低,断 *** 猪发病率增高。
猪嗜血杆菌病 常在猪感染流感后继发。
子猪先天性肌肉震颤 本病在部分地区呈散在发生,常整窝发生,初生猪常被饿死或压死。
猪口蹄疫 幼猪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乳猪感染本病常看不到水疱症状,常呈急性胃肠炎或心肌炎而死亡。
传染性胃肠炎 对10日龄内幼猪有高致死率。
猪肺线虫病 断奶前子猪感染可大批死亡。
猪蛔虫病 1周龄后的乳猪即可感染。
猪囊虫病 在流行区子猪可感染,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子猪贫血 是2周龄至4周龄哺乳子猪常见多发病之一,3日龄至10日龄猪发病可突然死亡。
佝偻病软骨病 由于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引起,其中先天性佝偻病系由母猪营养缺乏导致子猪胚胎期骨发育不良引起。
育肥阶段架子猪—大猪
育肥阶段是猪商品猪生长的又一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猪以最快速度生长,各种疫病也接踵而至。无论是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是代谢病、中毒病,都是各种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的问题,各种防治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子猪阶段的常见多发病中,除了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水肿病,以及副伤寒、子猪贫血、佝偻病外,其余大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在育肥阶段均可感染,且发病率远远超出子猪阶段,对养猪业构成极大威胁。
除子猪阶段的常见多发病外,几乎所有的猪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病、中毒病均可在育肥阶段感染或发病。因此每个养猪场必须制定出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疾病防治制度和措施。
1.对传染病按程式搞好免疫接种。对新购进的断 *** 猪,应认真了解其防疫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疫苗如二联苗、三联苗补防;对一些季节性发病的传染病,应提前一个月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传染病,应提前15天进行药物预防。
2.定期进行药物驱虫。寄生虫病对育肥猪危害十分严重,除了肠道寄生虫外,猪囊虫病、弓形体病等均属人畜共患病,其中弓形体病还可造成季节性、地区性流行。大多数寄生虫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必须定期通过药物进行驱虫和预防。对养猪场的粪便应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来杀灭虫卵。
3.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预防普通病。许多普通病如微量元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中毒病等完全可以通过喂给优质全价配合饲料而加以预防。因此应加强饲料和饮水的营养和卫生。
4.对一部分传染病可通过添加药物来预防。目前,预防部分猪传染病尚无有效疫苗,如猪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病、病毒性腹泻、猪痢疾等,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中草药复方散剂、粉剂,拌料饲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有的中药散剂还有促生长作用。
5.遵守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集约化猪场的圈舍由于条件设施好,便于打扫和消毒。农户的散养圈舍卫生条件差,必须勤打扫和勤垫新土,粪便堆积发酵,经常用消毒药喷洒圈舍,定期对圈舍顶棚、内外墙、通道等进行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