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0:45:08
字号:

临颍县属于河南省漯河市。

临颍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临颍县,隶属河南省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接鄢陵县、西华县,西与襄城县毗邻,南连漯河市区,北邻建安区,总面积821平方千米,下辖2个街道,10镇,4乡,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颍县常住人口为593673人。

临颍县,因滨临颍河而得名。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依法治理百强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全省职业教育强县、城镇化建设重点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2020年,临颍县生产总值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临颍县的气候和水文

临颍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受季风影响较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配是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夏季115天左右,冬季130天左右,春、秋两季共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4.5℃,一月份平均气温0.5℃,七月份平均气温28℃,全年无霜期226天左右。

临颍县共有大小河道18条,全长318公里,水域面积30922亩,较大河流有颍河、清潩河、新沟河、蜈蚣渠,其中除颍河、清潩河、新沟河常年有少量的水以外,其余河道,经常干涸,靠河道引水灌溉的面积甚少,绝大部分土地靠井水灌溉,因而农业生产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临颍县

郑国渠现在还用吗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褛。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

二、译文

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假如我死了,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

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迷信鬼神和灾祥。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今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期思(今河南淮滨)人,春秋时楚国令尹(宰相),著名政治家、水利家,一生政绩卓著,而尤以治水最为世人所称道。

主持修建了期思陂、芍陂等大型灌溉工程;又在今江汉平原一带开发水利,促进了楚国的繁荣富强。

大约在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陂,史称“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淮南子·人间训》)

即在今河南固始县境内开渠引水,形成渠陂结合、“长藤结瓜式”的灌区。汉代以后称“期思~雩娄灌区”,又被美誉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孙叔敖任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后,又发动民众“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主持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今称安丰塘)。

芍陂位于今安徽寿县南、大别山北麓岗丘与平原的过渡带上,建设者巧妙利用西、南、东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的形势,筑堤束水,“周百二十里”。

原郑国渠已经被废弃,后来,在郑国渠遗址上建立了泾惠渠,可以引水灌溉,造福一方。

郑国渠一个由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伟大工程,属于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位于今天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年。现在郑国渠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历史遗迹详情:

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

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遗址,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

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16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