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又名罗汉果,生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豆科植物。蚕豆是世界上第三大冬季食用豆类作物。其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如果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蚕豆什么时候种植?如何种植高产?让我们看看。
种植时间
蚕豆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种植环境的气候来确定。蚕豆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温度应在16~25℃左右。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播种。春季播种期为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季收获。秋播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收获期为第二年春季。
品种选择
目前蚕豆品种繁多。种植者在选择蚕豆品种时,应根据蚕豆的种植需求和品种特性来决定。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环境的蚕豆,其次要选择品质好、稳定性强的品种。另外,要注意选择抗性好、株型好、产量稳定、粒大的蚕豆品种。
整地施肥
蚕豆的根系分布广泛,根会是圣战根瘤菌,能产生很好的固氮作用。播种前要做好深耕整地工作,并施足基肥,这样更有利于蚕豆后期生长。蚕豆不耐连作,宜选择不受连作危害的地块。耕作深度为20至25厘米。每亩腐熟有机肥约3500至4000公斤。配合施用50kg复合肥。
合理播种
蚕豆播种前最好进行干燥消毒,以便更好地减少蚕豆携带的病原菌,避免后期病害的发生。干燥2~3d后,用种子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比例一般为1000kg,药剂用量为1kg。拌种24小时后播种。每亩播种量约6公斤。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如果温度低,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
苗木管理
播种后,用土壤和稻草覆盖以保持温度和湿度。在生长中期,对病株进行处理,清除并消灭病残和杂草。喷施农药防治病虫鼠害,控水插秧。保证植物的正常发育。后期应保证植物需水量,控制密度,保持土壤间通风透光。
追肥浇水
播种后及时灌溉,保持所需水分,可促进种子的早期萌发和出苗。播种后,土壤应压实,以防植物倒伏。幼叶生长时,应适当施用氮肥,并在生长期的不同时期施用磷钾肥。结荚期应多施微量元素,以减少花荚损失现象,实现高产。早期应注意排水和通风,避免落花落荚和干豆。
耕作和修剪
出苗后及时检查,如发现缺苗,立即补种。苗期应经常翻耕除草,防止倒伏。花期前后应注意苗木的分枝。蚕豆的枝条不易结荚,应剪掉多余的枝条,为树干吸收更多的养分,以提高结实率和丰满率。
适时收获
收割蚕豆时,可以分批进行,从下到上,大约每周进行一次。有些成熟的种子可以保存。当叶子落下时,中下部的豆荚可以捡起来。干燥后,豆荚可以去皮保存蚕豆。
以上是蚕豆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技术,种植蚕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田间管理,如除草、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蚕豆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1、整地施肥: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播前深挖翻耕,将土地耙碎,地面耙平,结合整地施加腐熟的农家肥。2、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粒大、结荚性好、抗性强的良种。3、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3天,之后作拌种处理,降低病虫害的病发率。4、播种入土:将种子播种入土,并盖土压实,播后要适当浇水,注意要保持适宜的播种密度。5、田间管理:注意做好中耕除草、施肥、浇水、修剪打顶、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一、蚕豆种植技术
1、整地施肥
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坚持轮作换茬。播种前土地要深挖翻耕,将土地耙碎,地面耙平。由于蚕豆的耐旱性差,也不耐水涝,因此种植时要起垄。此外,还要结合整地施加腐熟的农家肥,保证土壤的肥沃度。
2、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粒大、结荚性好、抗性强的良种,譬如在土壤肥沃、肥料施肥水平较高的地区,宜选择耐肥倒伏品种;在土壤贫乏、肥料施肥水平较低的地区,宜选择适应性广、耐瘦稳定的品种。
3、种子处理
播前应晒种2-3天,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之后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2-3%拌种,降低病虫害的病发率。
4、播种入土
播种蚕豆种子,一般挖个小穴,放入蚕豆种子,用土压实,并盖上稻草维持温湿度,播后要适当浇水。播种时要保证播种密度,一般生长期长、植株高、分枝多的品种较生长期短,植株矮小的宜稀些;土壤肥力低、施肥水平低的宜密些。通常大粒种基本苗每亩1-1.3万,小粒种2.4万左右,亩播种量10-12kg。
5、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当苗高10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行间锄深8-10cm,株间锄深5cm。灌第一次水后在土表泛白时,可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结荚期至成熟前,视田间杂草情况拔高草1-2遍。杂草会和小苗争夺养分,阻碍正常萌发,因此要及时清除。
(2)合理施肥:蚕豆的施肥原则为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添加微肥。苗期主要施用氮肥促进全株生长,促进开花;花期主要采用三元复合肥追肥,并配合少量氮肥;结荚时也以复合肥为主,并适当增施磷钾肥。除此,每次收获后应及时喷施叶面肥。
(3)科学浇水:蚕豆生长前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和扎根齐苗;生长中期土壤宜干爽,以利根系深扎和多生测根;生长后期则要注意排涝防渍,防止根系早衰。在多雨、强降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免引起病害。
(4)修剪打顶:豆苗3-5苔叶期打主茎(打去豆母枝);现蕾期去除老、弱、病、残枝;开花期去除多余的后生分枝;蚕豆花荚后期进行摘心(打顶),以促进侧枝的生长。
(5)病虫害防治:蚕豆的病害主要有赤斑病、锈病、枯萎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斑潜蝇等。防治这些病虫害,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整枝、增施磷钾肥、增强蚕豆的抗性以外,药剂防治也是很有必要的。种植人员应对这些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解和掌握。
6、适时采收
鲜食蚕豆,以豆荚肥大且子粒明显鼓出时采收为宜,干豆则以叶片凋落、中下部豆荚变黑、干燥时一次性采收为宜。采收可分批次进行,从下至上,大约1周1次。采摘完后的蚕豆鲜苗要及时翻沤,以保持养分。
二、蚕豆什么时候种合适
1、蚕豆在我国分为秋播区与春播区,西南及长江流域等秋播区蚕豆在秋季播种, 其中南方秋蚕豆地区10月中旬播种,中游地区10月下旬播种,华南,浙江地区10月下旬播种,来年春夏季收获;西北等春播区蚕豆春季播种(3月上旬到4月中旬),当年秋季收获。
2、蚕豆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主,其中宁波、张家口、青海、甘肃所产蚕豆是中国四大名贵蚕豆品种。蚕豆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由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地区。
1 蚕豆的种植栽培技术
1.1 合理的轮作种植
在种植布局的茬口上太密集,纯作种植的蚕豆一定要合理地进行换茬、轮作,以求提升作物的产量,夏熟作物中可与油菜等作物进行换茬,做到2~3a 1次。
1.2 选择良种
种子的选择一定是要抗病虫害能力强和商品性能高的种子,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的质量,确保农民的利益。精选出来的种子,才能有效地保证蚕豆的产量。
1.3 适期播种
过早或者过晚对蚕豆进行播种都不合适,而蚕豆发芽的最低温度一般是3~4℃,而幼苗期间种子的抗寒能力比较弱,所以要严格地掌控好播种的时间。而一般的稻茬田对蚕豆的播种时间可以控制在霜降前后的7~8d,过早的播种则会产生种子发芽期的温度太低而对作物产生冻伤,太晚播种则会影响来年作物的春播。
由于蚕豆吸水多,所以适合在播种的时候稍微深一点,5~6cm最合适。而因为蚕豆的叶片比较呈现盾型,幼苗的顶土能力弱所以在播种的时候不宜用厚重的土将其覆盖,轻薄土即可,不能拍实,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
1.4 科学的种植
蚕豆属于豆科作物,根瘤更适合在呈现碱性或者弱碱性的土壤中生存,而且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不适合在一块土壤中多次播种。蚕豆根部分泌出来的有机酸还会抑制根以及土壤中有机物的存活,蚕豆的产量也就会相应减少,病虫害的威胁程度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在蚕豆的种植上需要间歇性轮茬种植,以求做到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1.5 正确种植
在种植蚕豆的土地上覆盖一块硬木板碎片,厚度可以保持在4cm左右,砖瓦代替木板也可。然后在木板上面覆盖一层锯末,这样就形成了下面紧密上面松软的情况,给蚕豆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正确的种植方式是在种植时先在锯末中挖出一个洞,将蚕豆的幼苗放在这个锯末生成的洞中,将这个锯末洞进行覆盖,完成蚕豆的种植。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保持蚕豆幼苗的笔直,使其根部保持平伸,最后将之覆盖即可。
2 对栽种后的幼苗进行管理
2.1 利用光合作用
刚栽种的幼苗根基脆弱,受到强光照射之后会影响幼苗的生长态势,因此在幼苗的栽种阶段只适合用弱光进行照射。而在大棚中栽种蚕豆,可以为蚕豆幼苗的生长提供更加合适的环境,尤其是在遮挡阳光这一方面。随着幼苗的逐渐成长,可以将大棚内的遮阴网适当打开,合理地增加一些光照时间。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在强光的环境中对其进行照射处理,而应该尽量选择在阴天。转入秋冬季节之后,幼苗则非常需要阳光进行照射,这时候就可以对成熟的蚕豆完全打开遮阴网,使蚕豆能充分受到阳光的照射,满足生长的需要。
2.2 为蚕豆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蚕豆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最适宜温度是25℃,不能太高或是太低。因受到季节的影响,绝大多数时候的气温满足不了蚕豆生长对气温的要求,需要进行人为干预。最常见的办法是对其进行喷水和调整遮阴网,实现对蚕豆生长所需温度的调整,从而使之能够在一个更加合适的环境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