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很重要的粮食作物,如何种植,才能达到玉米超高产?
玉米可以说是在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谷物之一,在世界上种植最为普遍,据有关资料记载,玉米是古玛雅人在自然界中选育种植出来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玉米发挥了粮食作物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从饥饿中解脱出来,虽说现代社会,我国玉米早已不再是主要的人食用的粮食作物,但大部分的玉米都是用来作为饲料粮,进行置换肉,蛋,奶等,以及作为工业加工用品。
我国适合种植玉米,有主要的三大玉米主产区,各自为东北玉米主产地,黄海淮海夏玉米种植地,以及西北春玉米种植地,据有关资料展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概在3亿亩上下,如果将玉米的亩产量能提高一个点,增产的粮食将是十分可观,在中国有许多的玉米产量彷徨在1100斤左右,间距真真正正的高产相距许多,种植玉米也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那么,玉米如何种植才能达到超高产呢?
1挑选肥力高的地块在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区种植玉米,玉米尽管根系发达,但仍然必须具备一定肥效的地块,一般,中等水平肥效之上的地块为优选,土壤中带有的有机物最好是超出3%之上,假如有机质含量不够1%,玉米增产的功效就不好了,这时候就需要根据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富饶水平。
2挑选超高产的玉米品种不管是任何农作物,如果是种类具备高产的潜力,不错的抗病害能力,不错的抗逆抗倒伏能力,都是好种类,对植物的增产拥有突出的优点,玉米也是如此,玉米并不像其他农作物那般能持续做种种植,玉米要挑选一代混种杂交种籽。
玉米高产稳产,表现不错的玉米品种种植在合适本地区的种类,从外省引入玉米品种,要在头一年搞好试验,然后再考虑到是不是引入。主要表现不错的玉米品种一般有,上单8812,MC670,龙高L2,上单111,良玉99,金冲1号,登海6702,东单1331等众多种类。
3种植密度玉米要想达到高产,务必达到一定的种植密度,不死苗断垄,一般种植密度,3500~5000株,松散型的玉米宜稀植,紧凑的玉米适合稀植。玉米种植密度太大,解决玉米进行操纵植物高度,玉米健壮,植物没那么高,相对性就提高了抗倒伏的能力,活秆完善的玉米产量,会高于衰老或是倒苗的玉米很多。
4提高玉米整齐度种植玉米的田里,通过细致翻耕,底肥一次施足,玉米品种用包衣剂薄膜包衣以后,再栽种,倘若苗情不太好,务必进行造墒,确保一播全苗,防止玉米苗出现时断时续,良莠不齐,提早预防地下害虫,防止玉米苗发掘出前后左右被虫害伤害,玉米除了用包衣剂薄膜包衣以外,还可选用田里追施灭鼠剂,药物喷撒路面,预防地下害虫等各种对策。
5提高玉米抗病抗逆、抗倒伏的能力玉米喜爱温馨,耐热潮湿的天气,夏天经常会碰到狂风暴雨出现,从玉米出芽以后,一直到玉米抽穗,抽雄这期间,应分成许多次地进行喷撒植物生长调节剂,操纵玉米植物的整体高度,提升玉米秸秆的粗细,喷撒内吸性传输灭虫剂,预防玉米钻心虫出现。
这些都对玉米提高抗倒伏有充分的作用,玉米必须的化肥大,产量高,在对玉米进行施肥的情况下,防止纯粹追肥基肥,应淡肥相互配合使用,特别是钾肥充裕,玉米植物生长发育健壮,抗倒伏的能力会增强,对玉米的增产尤其显著。
6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坚持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土壤的有机质能否得到持续的补充,还是要看能为土地增加投入多少有机肥料,玉米秸秆还田连续不间断,土壤就会逐渐的肥沃起来,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东北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的土壤有机质,总体上比不上东北的黑土地含量高。此外适时的浇水很重要,防止玉米出现干旱,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南方地区一般最高亩产可达900公斤以上,东三省春玉米区亩产量一般可达500-700kg,黄淮海夏玉米区亩产量一般可达600-800kg,新疆地区亩产量最高可达700-900kg,具体亩产量与玉米的品种、种植地的地理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想要取得高产量,应精选优质良种,一般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具有高产潜力、耐密紧凑、大穗型的中晚熟品种,保证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能好,并要完善种植栽培管理。
一、玉米亩产量一般是多少公斤
1、品种、地理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差异都可能导致玉米产量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南方地区最高亩产可达900公斤以上,东三省春玉米区亩产量一般在500-700kg,黄淮海夏玉米区亩产量一般在600-800kg,新疆地区亩产量最高可达700-900kg。
2、玉米是一种抗旱、高产、经济价值高的粮食作物,一般光热条件好、优质丰产抗病品种、规范化栽培种植的产量高。
二、玉米的种植方法
1、选种催芽
精选优质良种,一般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具有高产潜力、耐密紧凑、大穗型的中晚熟品种,保证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能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4个小时即可。然后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8小时,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播种。
2、选地整地
玉米是喜肥水、好温热、需氧多、怕涝渍的作物,在播种过程中,过酸、过粘和贫瘠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因此最好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7、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在表层施入有机肥作为底肥,然后挖沟起垄,将土壤晾晒1-2天。
3、播种入土
播种时,要保持行距65cm、株距18cm的间距,然后点播玉米种子,播种深度为5cm。玉米种植后,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让其正常发育生长。
4、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保证玉米能健壮生长。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定苗一般在5-6片叶时根据品种和地力进行。
(2)中耕除草: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其作用在于疏松土壤,流通空气,破除板结,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及病虫害,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在生长过程中若遇到雨水密集,田间积水不退,会造成土壤氧气不足,影响植株生长并且容易倾倒,影响光合作用,所以要及时排涝。施肥的原则为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与微肥配合平衡施用;基肥、种肥及追肥配合施用;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穗肥,巧施粒肥。
(4)病虫害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小地老虎、红蜘蛛、叶蝉等。原则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发现早防治。
5、适时收获
玉米地成熟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时期。进入完熟期后,籽粒会出现黑层,植株中下部叶片已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症状,玉米穗棒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注意需经晾晒后脱粒清选入库,一般籽粒水分低于16%才可安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