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有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心腐病,条纹叶枯病等。虫害有,稻飞虱,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水稻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
防治水稻病害药剂比较多,有辛菌胺、中生菌素、叶枯唑、农用链霉素、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咪鲜胺、富士一号、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等。防治水稻钻心虫,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 苏云金杆菌、虫酰肼+有机硅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水稻稻飞虱,可以选用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噻嗪酮、啶虫脒喷雾防治。
如果稻飞虱发生严重,可以用敌敌畏伴细土,田里放干水于中午撒施。也可以选用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毒死蜱喷雾防治,间隔3天再喷一次。
可以用咪鲜胺或氢氧化铜能把稻曲病发病后产生的灰苞打裂,但是水稻在发病后,无论用什么要产量都是会下降的。因此建议提前给水稻打药预防,在破口前5天左右,可以用苯醚甲环唑、苯甲丙环唑或己唑醇等药破口前或破口初期喷雾防治。
稻曲病以预防为主,最佳时机一是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7—10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破口始穗期,一般提前3-5天用药。
扩展资料:
1、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2、种植水稻可以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国南方稻区的广二104,选271,汕优36,扬稻3号,滇粳40号等。中国北方稻区有京稻选1号,沈农514,丰锦,辽粳10号等发病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稻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