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施肥方法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8:34:49
字号:

红薯的施肥方法是:

红薯的施肥方法是什么?

1.基肥基肥是红薯施肥的主要措施。基肥应以优质的有机肥料为主,配合化肥施用。砂土地通透性好,昼夜温差大,保水保肥能力差,宜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黏土地宜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基肥应占施肥总量的60%~80%,施底肥应采用粗肥打底、精肥浅施的分层施肥法,用量多的可条施,一般可穴施。即在起垄后栽苗前,按行、穴距开沟或挖穴,将底肥施入沟内或穴中,随即用锄耖和,使土肥混匀。也可采用包厢肥的集中施肥法,即在包厢时,顺厢施肥,再刨厢,把肥料包在厢内。采取这些集中施肥法,可减少肥料损失,达到经济用肥的目的。2.追肥追肥宜分3次。第1次攻苗肥,在插植后10天左右;第2次在插植后60天左右;第3次在插植后80~100天进行。具体追肥时期应灵活掌握。如苗肥应根据底肥多少、天气和苗长势适量施用,防止施用过多造成苗徒长。也可采取弱苗多施、旺苗少施的方法,促进全田平衡生长。进入薯块迅速膨胀期,块根逐渐膨大,需肥较多,长势好和施过苗肥的以钾肥为主,氮肥少施;长势差的适当多施氮肥,配合钾肥。如果茎叶早衰,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落叶率增大时,可以追施1~2次氮肥,用量根据气候条件和苗情定。当土壤开裂,薯块胀大时,如遇天旱,茎叶转黄较早,黄叶数增多时,应多施人畜粪水。如土壤湿润,秋雨多,茎叶转黄时,可多用草木灰,天久晴不雨,可多施1~2次,反之则应减少。总之,红薯追肥的原则是砂土地追肥宜少量多次,黏土地追肥次数减少,而每次用量可适当增多;水源充足,水分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应控制氮肥用量,以免引起茎叶徒长,影响薯块生长,否则将会减产,肥效不高。

请教一下,地瓜种植施肥技巧和管理方法?

由于种植大部分使用农家肥料,红薯的膨松机不用施肥。目前,红薯膨化机肥料是提高产量特别重要的一步。20世纪50年代,红薯不是主要粮食,但由于粮食不足,红薯代替粮食出现在全国。红薯味道甜美,抗旱,栽培容易,产量高,适应全国各地种植的特点。我们农村种植面积很大的一种经济作物。但是随着化肥的投入,红薯产量越来越差,红薯的口感也不像以前了。

在兴趣舌癌地区,红薯已经进入红薯块膨胀期。剥红薯藤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薯根部周围有裂纹。这表明红薯已经进入快速膨胀期。这时合理的管理也是增加产量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农民朋友来说,氮朱叶、磷促进花、钾果都很熟悉。因此,为了确保红薯茎变大所需的磷钾肥,必须在红薯上增设磷钾肥。

在红薯的整个种植过程中,醉的米雪岩建议少用氮肥,避免藤条蔓旺生长。多使用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农村老年人知道,种植红薯的红薯在膨大期都是用草木材喷洒龟裂肥料,有条件的种植者建议1亩拌入150斤草木灰和水灌溉,缝纫结束后最好浇水一次。这样有助于促进钾肥的吸收。一般每15天用一次追肥,连续使用3次就可以增加20%到30%的产量。

但是现在,由于环境限制,农村草木会也很少。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其他肥料代替。醉后的米雪岩建议将1亩地磨成500克磷酸二氢钾100毫升,再缝合。我们经常使用注射药物的喷雾器来去除喷嘴,施加压力后进行冠封,同样,为了加快吸收,缝合后给水一次。当然,它只适合种植面积小的种植者。种植面积大的话需要很多时间,很辛苦,所以大面积种植建议通过叶面喷洒方法喷洒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天喷洒一次,2~3次即可。这样可以补充红薯膨胀所需的钾元素。

红薯产量高的话,选择合适的品种尤为重要。我们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红薯品种。红薯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整个生长周期需要充足的光线,耐旱,怕浸水,喜欢磷、钾肥和沙质土壤。

红薯特别喜欢肥料,所以增加基础肥料投入有利于高产。建议1亩投200公斤左右的有机肥,必须注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否则很容易出现燃烧幼苗的现象。100斤硫酸钾复合肥料加50斤碳酸氢就可以了。与这种机械肥料搭配,可以充分满足红薯在凤廊前生长的营养供应。

地瓜施肥。

1、施足基肥基肥应以农家肥加微生物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农家肥要充分腐熟。

可以选择用鸡粪、猪粪、牛粪等人畜粪便,使用金宝贝肥料发酵剂进行腐熟,腐熟快,腐熟彻底,一般腐熟10天左右基本完成。基肥农家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一般而言667平方米产鲜薯2500~4000千克应施农家肥3000~4000千克。微生物菌肥2-3公斤/亩,金宝贝微生物菌肥主要是起到改良土壤,通过微生物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元素等,抗重茬,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盐渍化,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目的,同时并配合施入过磷酸钙15~25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碳铵6~10千克等。基肥要采用集中、分层施用, 60%在深耕时施入底层,40%可在栽插时进行穴施。

2、各个时期的施肥种类和时机要把握好。

提苗肥:提苗肥一般追施速效肥,在栽插后3~5天结合查苗补苗进行,方法是在薯苗穴部近根处开一个约10厘米洞,施入一小撮尿素即每667平方米1.5~3.5千克,施后随即浇水盖土,也可用1%尿素水灌根,以补充基肥速效肥少和肥效缓慢的不足。同时可以叶面喷喷施金宝贝根苗壮,或者稀释后直接用于灌溉,可以提高薯苗成活率、薯苗生根速度和数量,缩短缓苗期,达到壮苗优苗的目的。

壮蔓肥:红薯进入壮蔓期后,地下部分生长势转旺,块根开始形成,吸肥力强,为加速扩大叶面积,提高光合生产效率,红薯栽插后30~40天要施好壮蔓肥。施肥量因地力和苗势确定,长势差的多施,667平方米追硫酸铵7.5~10千克或尿素3.5~4.5千克或硝酸铵4.5~6千克、硫酸钾10千克或草木灰 100千克。长势较好的,用量可减少施用。结合施肥还要及时搞好中耕除草和灌水防旱等工作。

催薯肥:催薯肥要以钾肥为主,一般在栽后90~100天施用。催薯期施钾,能有效地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茎叶活力,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促进薯块膨大。一般可用硫酸钾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或草木灰100~150

千克。施后应进行1次浇水,以促其尽快发挥其肥效。

裂缝肥:对膨大期有明显早衰趋势的红薯,巧施裂缝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裂缝肥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铵4~6千克,对水400~600千克,或用腐熟人粪尿250千克,对水750千克,顺裂缝灌施。

叶面肥薯块膨大中期,根系吸肥功能开始下降,这时应采用根外追赶肥的方

法补充肥料,一般用2%~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的磷酸钾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10%的草木灰过滤液,在午后3时以后喷施,每667平方米喷液75千克,每隔15天喷1次,连喷2次。

管理: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个反季节栽培的重要环节,育苗时间适当提早于2月中旬把种薯,移入保护地苗床育苗。苗床使用双层薄膜保护,种薯整齐排列,盖一层细土后平铺一层地膜,再拱架盖一层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温。及时在平铺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温烧坏嫩苗。苗床第1个月每7天喷1次水,l个月后每星期喷2次水肥加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保护幼苗茁壮成长。(株高达15厘米时)每7-10天剪一批,自第1次剪菌开始每星期喷2次水肥,浓度适当加大,保证再生幼苗养分供给。

施足基肥

选壤土择沙地块,早春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2-3吨,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起到增温保墒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昼夜温差,种植红薯一般可采用高垄覆盖双行交错栽插方式,整距60厘米,覆盖面50厘米,小行40厘米,株间交错,株距33厘米,亩留4000株左右,垄高适中,如栽植期间过于干旱,可采用平盖平栽,以利幼苗生长。

适时早栽

适时早插,合理密植: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适期,此时常年早春气温回暖基本稳定,栽秧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15℃以上时即可开始栽秧,上年冬或当年初提早翻耕晒白,种植时再起垄整畦。畦带为宽50cm,4月上、中旬根据苗床出苗速度陆续剪苗插植,采用线平插方式,增加薯苗入土节数以提高结薯数。每亩插3500-4000株,株距33cm左右。

田间管理

1、扎根缓苗阶段的管理

扎根缓苗阶段是从栽后长出新根到块根开始形成,历时1个月左右。红薯定栽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栽秧后,如遇大旱,应及时浇缓苗水,以利扎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后,要浇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松土,提温,消除杂草,适时喷洒新高脂膜促进植株迅速生长利于根形成。

2、分枝结薯阶段管理

栽插后30-40天随着温度升高,茎叶生长加快,块根继续形成膨大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随水亩追5-8斤尿素,浇后要及早中耕松土

5、摘顶

当红薯主茎长至50厘米时,选晴好天气上午摘去顶芽;分枝长至35厘米时继续把顶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茎蔓徒长,避免养分消耗,促进根块膨大,可增产20%-30%。

6、裂缝灌肥

红薯进入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此时,每亩用清水粪肥750-1000公斤,对磷酸二氢钾500克(也可用过磷酸钙5公斤、草木灰50公斤,分别用水浸泡过滤),混合在粪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缝灌施,灌后用土填塞裂缝,同时喷洒地果壮蒂灵防畸形果、裂果,可增产20%-30%。

适时收获

红薯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的早晚对红薯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轮作倒茬都有密切的关系,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红薯的收获适期,一般是在气温下降到15℃时开始收刨,气温在10℃以上或地温在12℃以上即在枯霜前收刨完毕,一般在寒露前后收刨完毕。

供您参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0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