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2亩。根据查询凤台县教育局官网显示,截止2023年8月7日,凤台一中占地面积三百二十四点二亩。凤台一中始建于1945年,1975年定名为凤台县第一中学,1979年被评为淮南市重点中学,2000年被评为淮南市示范高中,2007年被评定为安徽省示范高中,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凤台县农村地区年均亩产值
凤台县属于淮南市。
凤台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古称州来,又谓下蔡,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北邻亳州市蒙城县,西北接亳州市利辛县,西连阜阳市颍上县,隔淮河南望淮南市寿县,东连淮南市区。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总面积1100平方千米。
凤台县地处淮河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酿成局部洪涝干旱。无霜期较长,4至9月份东南风和西南风较多。
温度根据1949年至1985年气象资料记载,全县年平均温度为15.1℃。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1℃;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温差年均较差为26.9℃。极端最高气温为1959年8月24日的41.1℃;极端最低气温为1969年1月31日的-21.7℃。
凤台县的地理环境
凤台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40至19.45米不等,地面自然比降为1/7000至1/10000。由于河流变迁,交互沉积,以及历次黄、淮泛的侵蚀和堆积,加之人为活动的影响,形成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点。
凤台县耕作土壤19个土属,以黄土、坡黄土、白黄土、淤土、黑土、青白土田、淤坡黄土等为主,共占全县耕作土壤的89.9%;其中黄土面积最大,为610945亩,占42.8%。
凤台县地表水总量239.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4.36亿立方米。降水及径流量自北向南递增,随降水量多少而产生丰水年或枯水年。据县水文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径流量深296毫米,径流总量为3.22亿立方米。储于河、沟、塘、渠之中约1亿立方米,可供利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凤台县
凤台地区通常种植小麦,水稻两季。以现在两年市场价格,小麦大概亩产800多斤,八角多每斤,水稻亩产一千,九角多每斤。加上政策补贴每年没亩一百五十元以上。除了农药化肥,水费之类的,你可以大致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