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蝗区生态环境
(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2)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3)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利用好当地优势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制蝗虫种群的能力。
(4)农林牧渔综合开发。对重点内涝蝗区可采用“上粮下鱼”的农业综合开发措施,抑制飞蝗种群密度。对较稳定的蝗区,可通过飞播牧草、定期放牧、加强草场管理等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度。
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一般将严重发生的蝗虫防治适期定为蝗蝻孵化出土盛期至3龄前。
改造蝗区生态环境
(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2)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3)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利用好当地优势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制蝗虫种群的能力。
(4)农林牧渔综合开发。对重点内涝蝗区可采用“上粮下鱼”的农业综合开发措施,抑制飞蝗种群密度。对较稳定的蝗区,可通过飞播牧草、定期放牧、加强草场管理等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度。
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一般将严重发生的蝗虫防治适期定为蝗蝻孵化出土盛期至3龄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