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脸蛋圆又圆,咬上一口脆又甜。”这句顺口溜说的是繁峙县神堂堡乡的红富士苹果。近年来,神堂堡乡把红富士苹果产业作为“一乡一业”山区农村主打产业来抓,边抓苹果质量的提升,边抓苹果规模的扩张,让又大又甜的红苹果圆了百姓的致富梦。截止目前,全乡已发展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干鲜果专业村6个,专业户850户,苹果树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年产值达2370万元。神堂堡乡红富士苹果基地已成为繁峙县乃至忻州市优质果品发展基地。繁峙县神堂堡乡将不断改良品种、发展精品,进一步把优质红富士苹果产业打造成集采摘、观光、加工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神堂堡乡地处繁峙县东南边陲的大山深处,北与灵丘县接壤,南与河北阜平县毗邻,108国道和神阜公路横贯东西,是京津冀等进入山西的重要交通要道。境内山峦丛叠,沟壑纵横,青羊河、大沙河从西向东流入河北阜平县,辖区内河谷海拔690米,年平均气温6.8℃左右,无霜期165天,年降雨量450mm,土壤以生物风化沙质土为主,含水量丰富,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环境是神堂堡乡成为全县栽培干鲜果树最适宜、面积最大的一个生产区域。
神堂堡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栽培第一代红富士苹果树。当时,行政推动的痕迹比较明显。乡镇府给群众发了树苗,并要求每村每户将水浇地全部栽培苹果树,迫于乡镇府的压力,群众都按要求栽植了,但不到半年,多数人又将果树苗偷偷的拔掉种植了农作物,只有杨树湾村等极个别的村保留了果园。杨村湾村经过几年艰辛努力,苹果栽种成功了,该村百姓的收入明显增加。典型带动的作用显而易见,群众认识到栽培苹果树可以致富,1992年开始,各村村民们自觉较大规模地栽种苹果树。至此,神堂堡乡的苹果树面积渐渐发展壮大,到本世纪初,红富士苹果基地建设已具规模。
新一届乡党委、政府领导上任后,更加重视苹果种植这项富民产业的发展壮大,乡领导针对红富士苹果品种的蜕化作了引进改良工作,使苹果始终保持较高的品质和良好的口感。乡里筹资200万元完成了2.2公里的新农村园区路和渠系的改造,动员青羊口村民在乱石滩建起了200亩干鲜果种植园区,共栽植红富士苹果树7200棵,樱桃树2100棵,板栗树1300棵,成活率达95%以上,园区初见规模,预计6-8年进入盛果期,产值将近1000万元,人均增收1.8万元。2014年,全乡红富士苹果树面积达3500亩,人均收入提高450元。
大规模扩大苹果树栽植面积,果园管理、果园灌溉、果品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亟待解决,神堂堡乡党委、政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放法,让果农外出取经,请专家前来指导和培训,同时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大兴水利工程、无公害管理技术、套袋技术的普及等,红富士苹果的商品率提高了很多。现在全乡二代优质红富士苹果树已经步入有机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
为更好地做好苹果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服务,杨树湾、茨沟营、神堂堡、中砚台、红崖等村均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会员100%来自农民。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制度,财务进行独立核算,下设理事会、监事会。合作社面向全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营销与市场对接。县、乡农业技术部门负责生产技术指导、规划设计、技术培训、改良品种、高接换头,帮助农民调运优质果树专用肥、各种微肥。培养技术骨干120余人。合作社围绕果业技术指导、专业培训,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开展工作。并建起以苹果为主,梨树、核桃、杏、干鲜果等园区,面积5000多亩,其中苹果栽培面积3500亩。
陕西省研学基地名单如下:
1、 西安市蕃茄研究所
2、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培训中心
3、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海洋极地公园分公司
4、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西安演艺有限公司
5、 西安市新华书店曲江书城
6、 西安唐乐宫有限公司
7、 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8、凤翔县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
9、陕西太白山天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
10、凤县官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11、陕西秦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12、陕西袁家村关中民俗青少年研学基地有限公司
13、陕西泠尔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029艺术区)
14、乾陵博物馆
15、陕西水利博物馆
16、陕西玉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17、铜川市药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18、照金景区管委会
19、铜川溪山营地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20、陕西大荔丰图义仓粮食储备库
21、白水和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22、延安情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3、延安森林生态旅游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4、延安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泥湾文化旅游发展分公司
25、榆林民俗博物馆
26、陕西朔方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7、榆林市榆阳区军旅文化园
28、汉中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9、勉县三国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30、汉中市博物馆
31、陕西都得利农林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32、柞水终南山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3、陕西镇云至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34、杨凌沃邦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35、陕西杨凌汇承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6、西安沣东沣河景区管理有限公司
37、陕西诗经里文化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