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畜禽健康养殖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养殖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疫情的净化和控制不利等重大问题。其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残留就是一大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抗生素残留、激素残留、致癌物质残留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具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致癌、激素样作用、病菌耐药性增加以及产生过敏反应等。
我国肉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达到8051万吨,但出口量仅占国内生产总量的3%~4%。并非国际市场没有空间,而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产品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兽医卫生质量不过关 因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预防和扑灭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体系不健全、设施简陋、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达不到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要求的标准。
(2)兽药残留问题 由于养殖业主缺乏安全意识和经济利益驱使,也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动物疾病的频发,滥用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畜产品兽药及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目前,传统饲养方式下生产的畜产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3)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也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和出口 动物生产依赖于植物生产。由于大环境、大生态不断受到破坏和恶化,作物或植物虫害、病害的发生,农药的大量使用及其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间接导致在饲草饲料消费者——动物体内的残留;检测手段落后,饲料和添加剂原料质量标准低,导致某些重金属(如镉、铅、砷等)含量过高,致使在畜产品中的残留超标。
(4)饲养环境不良,严重影响动物福利和动物健康 养殖设施简陋、投入不足,片面追求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淡化和忽视了产品质量。硬件跟不上,软件上不去,使畜禽生产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5)饲料标准低,营养不平衡 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饲养标准。尽管我国家兔饲料业发展迅速,但无序竞争激烈,受原料价格的影响和利益驱动,使用低质原料生产,营养不平衡。特别是优质粗饲料资源匮乏,发霉变质现象严重,很多生产厂家生产的商品饲料标准低,质量差。与健康养殖不协调。
(6)疾病严重 千家万户饲养、兔场设计不规范、环境控制能力低、品种不标准、饲料不全价、管理的科技含量低等,造成疾病严重。尤其是腹泻病和呼吸道疾病普遍,是生产中的两大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