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味道鲜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枣树种植过程中,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枣树严重减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枣树锈病的有效防治技巧,供大家参考使用。
枣锈病主要危害枣树叶片,常在枣果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使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失去食用价值。病株早期落叶后还会出现二次发芽,导致次年减产。枣锈病发生与7-8月份的降雨量密切相关。7-8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在7O-8O%、气温在3O摄氏度以上,发病较重。近期阴雨天较多,应注意防治枣锈病。
防治应在7月上旬枣锈病盛发期喷药,喷施波尔多液(硫酸铜l份、生石灰2-3份、水2OO-3OO份混合)或锌铜波尔多液(硫酸铜O.5-O.6份、硫酸锌O.4-O.5份、生石灰2-份、水2OO-3OO份混合)2OO-3OO倍液,隔l5天再喷l次。流行年份可在8月上旬再喷药l次,能有效控制枣锈病发生流行。药剂还可选用25%粉锈宁l5OO倍液、5O%甲基托布津lOOO倍液、5O%代森锌5OO倍液、5O%退菌特6OO倍液、75%甲基托布津lOOO倍液等。
加强栽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预防枣锈病发生。新建枣园栽植枣树不宜过密,对稠密生长的枝条适时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降低枣园湿度。晚秋及时清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在枣树感病期喷施O.5%尿素液或O.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坐果率,增强树体抗病能カ。喷药要求均匀、周到、足量。喷药时间掌握在枣锈病即将发生或发病初期。
1、表现症状:
该病只为害树叶。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多在中脉两侧及叶片尖端和基部散生淡绿色小点,渐形成暗黄褐色突起,即锈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埋生在表皮下,后期破裂,散放出**粉状物,即夏孢子。发展到后期,在叶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对的位置,出现绿色小点,使叶面呈现花叶状。病叶渐变灰**,失去光泽,干枯脱落。树冠下部先落叶,逐渐向树冠上部发展。在落叶上有时形成冬孢子堆,黑褐色,稍突起,但不突破表皮。
2、发病规律:
在山东,一般年份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湿度高时开始侵染,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和少量落叶,8月下旬大量落叶。(7、8月降水少于150mm,发病轻;降水达到250mm,发病重;降水量330mm以上则枣锈病暴发成灾。)在河北东北部,一般8月初开始发病,9月初发病最盛,并开始落叶。发病轻重与降雨有关,雨季早,降雨多、气温高的年份发病早而严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行间间种高粱、玉米或西瓜、蔬菜的发病轻重。
农业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行间不种高杆作物和西瓜、蔬菜等经常灌水的作物。
(2)冬春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清除侵染源。
药剂防治:
我建议你使用奥力克靓果安,以我的使用看来它的效果不错。
在发病初期,在7月初,将靓果安按400—600倍液稀释,同时添加一定量的渗透剂或内吸性较强的低毒化学药剂喷施,每10—1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