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农村流行的稻田养鱼逐渐消失了?你知道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6:35:01
字号:

为什么以前农村流行的稻田养鱼逐渐消失?

为什么以前农村流行的稻田养鱼逐渐消失了?你知道吗?

大家好,我国南方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在90年代的时候,南方的多数地区还流行在水稻田里面养鱼,因为稻田里面的水为鱼提供了生长条件,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而且水稻田里的鱼还能吃掉大部分害虫和杂草,它们的排泄物也可以当做肥料,既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也帮助农民减少了劳动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鱼和稻谷双丰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90年代的时候,南方都流行的稻田养鱼,不过在近几年来稻田养鱼却很少见了。为什么之前农村很流行的稻田养鱼现在却逐渐消失了呢?

第一,水源不好解决,在稻田里面养鱼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源,水浅了鱼就没有办法存活,水深了对稻田的生长不利。在南方的稻田里,主要的水源都是从水渠河流里饮水来灌溉水稻田,但也不是一直都有水来,特别是遇到干旱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水稻田缺水,水稻田里的鱼也会面临生存危机。

第二,稻田养鱼不方便施肥和打农药。过去的水稻田使用的肥料都是农家肥,农药很少,也为水稻田里的鱼创造了生存条件。但是现在不同了,有时候会遭遇病虫害危机,所以喷洒农药是必然的选择,否则这一年的水稻就没有产量。喷洒农药虽然对水稻田有利,可以消灭害虫,但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导致水稻田里的鱼中毒身亡。所以,看似简单的稻田养鱼,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搞不好水稻和鱼双双减产,损失惨重。

第三,技术问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稻田养鱼系统,需要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例如水稻种植技术、鱼类养殖技术。对于农民来说,种植水稻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而养鱼却是一个难题,更不用说稻田养鱼了,稻田养鱼需要掌握其中的共生关系,没有相互之间的技术是行不通的,因为这要涉及插秧的播种间距、稻谷的种植数量,甚至在田中手挖水沟的标准规范和稻田水位的控制等。

综上所述,之所以稻田养鱼会逐渐消失,并不是稻田养鱼本身的问题,而是很多农民朋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和完善,毕竟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稻田养鱼系统,需要掌握其中各方面的关键技术。

稻田养鱼的放养品种以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如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鲢鳙鱼可放养一些,鳊鱼不宜放养。稻田养鱼施肥以农家肥、基肥为主。使用化肥要掌握安全浓度,避免直接洒到鱼沟里,可半块田轮施。施药前应疏通鱼沟,加深水位,乳剂农药露水干后再喷,粉剂可带着露水喷。

一、稻田养鱼怎么设计

1、比较适合在稻田中饲养的鱼品种有草食性和杂食性鱼,比如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鲢鳙鱼也可放养一些,但是鳊鱼不能放养。如果在双季稻田养鱼,每亩放养规格为:鲤鱼300尾、鲫鱼100尾、草鱼100尾、鲢鳙鱼共50尾,一般适当投饵每亩可收获75千克左右。

2、稻田养鱼施肥主要以农家肥、基肥为主。使用肥料时一定要掌握安全浓度,不能将肥料直接洒到鱼沟里,也可半块田进行轮施。常用药有乐果、甲胺磷、敌百虫、杀虫双、井岗霉素等,毒性比较大的呋喃丹、鱼藤精、五氯酚钠、毒杀酚、波尔多液等药剂都要忌用。

3、在施药前必须疏通鱼沟,加深水位。如果使用乳剂农药必须要等露水干后喷施,粉剂农药可以带着露水喷,如果喷完药后发现鱼有不适,就要立即灌新水。平常一定要巡田检查,查看稻鱼长势、田埂和拦鱼栅是否牢固。

二、稻田一亩能养多少鱼

1、稻田养鱼的标准放养数量是每亩投放100公斤鱼苗。当水深为30cm左右时,单条体重75-100g的鱼苗,每公顷稻田可投放450-500尾。当水深为35-50cm时,单条体重100-150g的鱼苗,每公顷稻田可以投放500-600尾。

2、稻田养鱼可以促进水稻增产。稻田养鱼可以对国土资源进行再利用,而且不需额外占用耕地。发展稻田养鱼不仅不会影响水稻产量,还可以促进水稻增产。

3、稻田养鱼可以使农民收入增长。稻田养鱼既可以增粮又能增鱼,而且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喷农药,同时又节约劳力,增收节支,一般养鱼稻田每亩可使农户增加收入220元左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9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