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辣丁鱼的养殖条件和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6:07:44
字号:

黄辣丁鱼的养殖条件和技术

1、池塘要求:池塘底部平坦且底质为沙质土,水深在2m以上且要求水源无污染,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水的透明度以在35cm以上为宜,同时配好各种养殖设备。2、清塘施肥:用生石灰150kg/亩作清塘消毒,待池底充分曝晒后,再注水约80cm并用小鱼虾试水,确保安全后再将池水加深至2m以上,在放鱼前还需施用发酵腐熟的有机粪肥150-200kg/亩。3、放养鱼种:可在气温条件允许且水温稳定在约10℃时放养。

一、池塘要求

1、基本要求

池塘的要求一般为水深适宜、底质良好、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且能排能灌。

2、具体的要求

(1)水深一般以在2m以上为宜,池底则要平坦,底质则以沙质土为宜并将底部的淤泥控制在10cm左右。

(2)池塘应有进水、排水系统,且需要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水源则要无污染且一年四季都有优质水源供应。

(3)水质则要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池水的透明度以在35cm以上为宜,水体则以常年有流动的活水为宜。

二、清塘施肥

1、清塘消毒

把生石灰150kg/亩均匀撒入池底并用锄耙匀,使得池底泥土能与生石灰充分混合,其目的在于彻底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寄生虫等物。

2、注水

(1)待清塘消毒7-10天且池底已经过充分曝晒,将各种病原体杀灭后,一般可以注入优质的养殖用水,在初次注水时,可注水80cm左右并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保安全之后,再将池水加深至2m以上并准备放养黄颡鱼(黄辣丁鱼)。

(2)需注意,在注水时需要对水体进行过滤,避免野杂鱼、敌害生物、虫卵进入池内,影响黄颡鱼的生长。

3、施肥

(1)在放养黄颡鱼之前,可以根据池塘水体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

(2)一般情况下,可以施用发酵腐熟的有机粪肥150-200kg/亩,应全池均匀泼洒,其目的在于培育水体浮游生物。

三、放养鱼种

1、放养时间

(1)一般可以在每年4月下旬放养黄颡鱼,但是因为各地的气温各有不同,因此具体放养的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气温条件允许,水温稳定在10℃左右时才可放养。

2、放养注意事项

(1)选择人工繁育的优良鱼种,一般情况下,放养个体的规格以在10-15cm、15-35g(体重)为宜,尽量放养30g/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而在鱼种入池前,需要用5%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10-15分钟,其目的在于避免它将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带入池塘中。

(2)放养的密度一般需要根据养殖条件、养殖方式、饵料供应、鱼种规格等情况合理的调整,若主养黄颡鱼,一般每亩可放养15-35g/尾的鱼种2500-5000尾,在规格比较大的时候,一般可适当的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鱼、鳙鱼种200尾左右,若为混养模式一般可将黄颡鱼套养在其它的养殖池内,一般可以套养30g/尾以上的黄颡鱼100-150尾/亩。

四、投喂管理

1、饲料的配方

(1)人工配合饲料的配方一般为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2)需注意,黄颡鱼对于蛋白质和饵料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在5-8%。

2、投喂注意事项

(1)投喂原则一般为?尽早开食、少喂多餐?,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合理的投料。

(2)在4月前后,每天的投喂次数为2次,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1-3%,在5-9月,每天的投喂次数为3-4次,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3-5%。

(3)在10月后,随着气候逐渐变凉,鱼体的体重增加,每天的投喂次数一般为2次,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1-2%。

五、日常管理

1、预防疾病

(1)一般可以定期投喂药饵,以此来预防疫病,每月用土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料投喂预防疾病。

(2)在低温季节(初春与秋冬)应着重注意水霉病的防治,而对于水肿病、肠炎病、小瓜虫病等疾病,建议选择高效、低毒的绿色渔药,避免使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敏感药物。

2、调整水质与增氧及其他管理

(1)应定期换水,为黄颡鱼提供干净的生活环境,在5-6月一般可以每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左右,在7-9月一般可以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全年将水深保持在2m左右。

(2)应为黄颡鱼增氧机等设备,并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合理的开机增氧,在晴天,一般可以在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而在阴雨、闷热天气应提前增氧,增加开机的次数与时间,以将水体中的溶氧浓度保持在3mg/L以上为宜。

(3)需要定时巡塘,检查鱼群的采食、活动、生长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的话则要及时对症解决。

(4)平时应尽量避免让行人、兽类进入养殖区中,防止鱼群受惊后发生应激反应。

1、池塘条件:选择排注方便,水源清新,池底平坦的池塘作为养殖池。

2、清塘培水:全池泼洒生石灰+晶体敌百虫,然后注水施肥,培养生物饵料。

3、放养鱼苗:投放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鱼苗,规格15-35克/尾的鱼种,每亩可投放2500-5000尾。

4、投喂饲料:每天投喂2次,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增减投喂量。

5、管理:平时做好换水、消毒、增氧等工作。

一、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

(1)黄辣丁的耐低氧能力比较差,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养殖前应选择排水和注水比较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池。

(2)池塘的面积以2-5亩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水深至少达到1.5-1.8米,淤泥厚度为10-20厘米。

(3)池塘附近要具备充足且清新的水源,水质要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池水的透明度以超过35厘米为宜,水体以常年有流动的活水为宜。

(4)为了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内,进水口、排水口要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一般可用30目的筛绢网进行过滤。

2、清塘培水

(1)放苗前半个月要排干池水,然后亩施生石灰125-150公斤+晶体敌百虫1.5公斤,或全池泼洒1瓶敌杀死,以便彻底灭杀病原生物。

(2)如果使用生石灰,待撒入池底后要用锄耙匀,使池底泥土与石灰充分混合,其目的在于彻底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寄生虫。

(3)待清塘消毒7-10天且池底已经过充分曝晒后,注入优质的养殖用水,注水深度为0.8米左右,注水后亩施200公斤经过发酵的鸡粪或牛粪、大粪进行培水。

(4)施肥7-10天后,当看到池塘内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时便可开始放苗。也可以在注水后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保安全后,再将池水加深至2米以上,并准备放养黄辣丁。

3、放养鱼苗

(1)于每年4月份下旬至6月份投放黄辣丁夏花鱼种,要求鱼种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投放时需确保水温稳定在10℃左右。

(2)投放鱼苗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15分钟。规格为2-4厘米的黄辣丁夏花苗,放养数量为15000-20000尾/亩,具体放养数量可根据池塘的条件、个人养殖水平、饵料的丰富程度等条件决定。

(3)放养7天后,每亩池塘再投放200尾左右的鲢鳙鱼苗(规格为20厘米左右),这样可调节水质。

(4)若主养黄辣丁,一般每亩可放养15-35克/尾的鱼种2500-5000尾,在规格比较大的时候,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鱼、鳙鱼种200尾左右。

(5)若为混养模式,可将黄辣丁套养在其他养殖池内,一般可以套养30克/尾以上的黄颡鱼100-150尾/亩。

4、投喂饲料

(1)黄辣丁夏花苗入池后的7天内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再经过3-5天后开始训食,比如在新鲜的野杂鱼肉糜(用绞肉机绞碎)中拌入10%的鳗鱼饲料、甲鱼饲料、青蛙饲料等配合料,待混合成面团状后再投喂。

(2)池塘的一边可以设置4-6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的规格以1米?1米为宜。饲料台可用细网布制做,设置于水深50厘米处即可。

(3)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早上7-8点(投喂量占1/3),晚上6-8点(投喂量占2/3),投喂时可直接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

(4)训食10天后,将饵料撤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若黄辣丁夏花苗已经被人工驯化,可在下池后直接将饲料放置在池内的1-2个饲料台上。

(5)待黄辣丁的体长超过5厘米后,在肉糜中添加20-30%植物性饲料,比如玉米粉、豆粕、菜粕、花生粕等。

(6)根据鱼的体重、池水的温度来决定日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当水温超过20℃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6%。

(7)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黄辣丁的体重也在逐渐增加,此时每天依然投喂2次,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1-2%。

5、日常管理

(1)刚放苗时将水深控制在70-80厘米,之后随着水温的升高调整水深。

(2)控制池水的肥度,将水质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按时注入新水,通常可每隔10-15天注水1次。

(3)5-6月份可以每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左右;7-9月份可以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15厘米左右,全年将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

(4)每隔15天亩用10公斤生石灰进行1次全池泼洒(化水泼洒),每个月按时用二氧化氯等杀菌药物进行1次水体消毒。

(5)每个月投喂1次药饵,在每公斤饲料中拌入0.6克四环素,每天饲喂1次,连喂3天。

(6)定时巡塘,检查鱼群的采食、活动、生长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对症处理。

(7)对每个池塘配备1台1.54千瓦的增氧机,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合理的开机增氧,晴天可在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天、闷热天气应提前增氧,增加开机的次数与时间,确保水体中的溶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8)平时应尽量避免让行人、兽类进入养殖区,防止鱼群受惊后出现应激反应。

6、防治鱼病

(1)养殖期间,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按时对饲料、水体、活饵进行消毒处理,并适当投放药饵。

(2)肠炎、出血性水肿病是养殖黄骨鱼期间的常见疾病。若要预防肠炎,可按时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蒜汁,发病后可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进行治疗,同时可投喂磺胺胍药饵,连用5天。

(3)发生出血性水肿病时,可全池泼洒强氯精或二氧化氯,连用3天,同时要在饵料中拌入四环素,连喂5天。

(4)黄骨鱼属于无鳞鱼,对常用水产药物的耐受力不如四大家鱼,对敌百虫、硫酸铜、高锰酸钾等药物较敏感,使用时应谨慎。

二、注意事项

1、让水体保持较高的溶氧含量,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保持微流水会更为适宜。

2、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天然饵料的数量合理确定放养规格和数量,密度过大、规格过小会导致年底达不到上市条件。

3、鱼池混养黄辣丁后不宜再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也不宜混养黄辣丁。

4、养殖期间若发现黄辣丁的规格过小,则表示池中的天然饵料不足,此时应适当补放小杂鱼虾或家鱼夏花苗,也可以投喂人工饵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9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