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方法
下面为家庭制作肥料一些指南:
厨余堆肥就是在空气和水的存在下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和小昆虫分解有机物质(食物垃圾)的过程。最终产品被称为厨余肥料,其中富含易于使用的植物营养素,形成健康土壤的一部分。 建议可以买一个堆肥厨余的桶和木箱。最好在阳台或室外制作。在厨余堆肥发酵的时候会有味道(主要是氨气和硫化氢)。
厨余堆肥主要要有下面几个条件: 含碳有机物如干树叶、木屑、纸、花生壳、瓜子壳等 含氮有机物如水果和蔬菜废弃物、咖啡渣、麦芽粉等?
1、空气 2、适量的水 3、处理厨余变废为宝?
简单的6步骤:?
1、将可食用的厨房垃圾(蔬菜皮,果皮,少量浪费的熟食)分开放入容器中。
2、将干燥的有机物(干叶,锯屑)收集在一个小容器中。
3、拿一个箱子或一个桶,在容器周围钻4?5个不同的孔,让空气进入。
4、在底部铺上一层土壤。
5、现在开始添加食物垃圾交替湿垃圾(蔬菜和水果皮)与干垃圾(秸秆,锯末,干叶)。
6、用塑料布或木板覆盖这个容器,以帮助保持水分和热量。 一些建议 每隔几天,用耙子给堆快速转动以提供充气。如果您觉得堆太干,请洒上一些水,使其湿润。
在2 - 3个月内,你的厨余垃圾应该开始形成干燥,深褐色的土壤的堆肥。也有现成的、成套工具用于厨余堆肥。 随着时间和一点耐心,你可能会喜欢上堆肥厨余。 不建议使用厨余剩下的肉类、骨头、剩饭、剩菜等。
通过分类,回收和堆肥,一家四口的垃圾每年可以减少1000公斤到100公斤以下的垃圾。想象一下,钦奈所有垃圾中的90%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一个干净的绿色城市 - 它将帮助你开始你的堆肥之旅。
第二种方法
如何使用有机肥配制营养土:
①以大田土为主,大田土与有机肥之比(8:2)~(6:4),配好的营养土容重约1g/cm?;
②在大田土中加入一部分草炭土,再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肥,配比量为大田土:草炭:有机肥=6:3:1,配成的营养土较为疏松,容重约0.8g/cm,吸水、吸热、保肥性能好。
③不用菜田土,采用草炭加蛭石,这样可避免使用菜园土可能带有的病菌危害幼苗,并扩散到其他菜田,草炭与蛭石的配比量可为5:5,加入有机肥或无机肥。这种营养土更加疏松,容重约0.25g/cm,吸水、吸热、保肥、通气等性能更好。
1、平整苗床
用平板将苗床地面刮平,以利于育苗块眼水均匀,便于后期水分管理。苗床四周做好围堰,防止水分外流。
2、铺设地膜
用普通地膜覆盖床面,用于保持水分,防止根系下扎。
3、摆放育苗块
按1—2厘米间距摆放育苗块。如果幼苗个体较大可适当放大间距。
4、第一次洒水
用喷壶从育苗块上面洒水,让育苗块表面全部浸润,直到水位高度与育苗块高度持平。
5、第二次灌水
用去掉喷壶嘴的喷壶从育苗块之间的空隙中灌水,直到水位高度与育苗块高度持平时停止灌水,等待水分完全吸收。
6、检查膨胀是否完全
用牙签或铁丝等尖细材料扎刺育苗块,看是否有硬芯。如果仍有硬芯,要继续补水,直到吸水完全。如已经吸水充足,则将地膜上的积水排掉。
7、播种或分苗
将催芽萌发的种子平放到育苗块预制种穴中,每个育苗块只放一粒种子。分苗方式育苗时,将盘育小苗直接插入分苗孔内即可。
8、覆盖
用细碎园土或蛭石覆盖种子,覆盖基质要盖满育苗块表面。
9、移栽
移栽前停止供水,进行幼苗锻炼。将秧苗带块移栽到大田移植坑内,浇灌移栽水,促进根系快速萌发生长。待水分渗透以后,用土将幼苗基部及育苗块表面培土覆盖2—4厘米。 西红柿、黄瓜、西瓜、甜瓜、南瓜、芦笋、辣椒、茄子、木瓜等蔬菜和种子直径大于2毫米的植物都可以用播种育苗块育苗。
育苗前的苗床准备和育苗块吸水膨胀操作过程与其他育苗块相同。播种前应将种子催芽露白,以确保种子出苗率,减少用种量。必要时可进行药剂拌种处理。
每个育苗块播一粒发芽种子。种子宜平放在播种孔内,防止幼苗带帽出土。不要将种子插入中间的导根孔内,以免播种太深影响出苗。如果种子颗粒过小,可先用细土将导根孔填平,然后播种。
播种后到出苗15天内,要尽量控制水分,防止水分过大导致徒长窜苗。15天后可根据幼苗水分需求逐渐增加水分供应。浇水要从育苗块间隙中灌水,让水分从育苗块底部吸收上去,有利于降低育苗块表面温度,延长水分供应时间。日常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好。 凡种子颗粒小于1毫米、出芽势弱、不易于直接播种的作物可以采取先盘育小苗,然后向分苗育苗块分苗孔移栽的方式育苗。
育苗前的吸水膨胀操作过程与其他营养基相同。
提前用育苗盘撒播培育小苗,待株高5厘米左右时分苗。
将小苗从育苗盘取出,然后用竹签等工具将小苗根系导入分苗孔中。小苗根系要尽可能深插到育苗块底部,分苗时要注意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分苗后可用细土充填分苗孔,围绕小苗根部用育苗土堆积成锥型土堆。填土后不要按压,不要往土上喷水。
分苗后通过提高土温、遮阴保湿方法加快根系恢复。喜温种苗要求土壤温度在16℃以上,喜凉种苗在8℃以上,缓苗期2—3天内保持苗床内略高的空间温度。缓苗后要做好通风及保温工作,若种苗生长过快且细弱,应降低夜温;生长过慢且心叶不舒展或停止生长,应升高夜温。
日常水分管理保持营养基见干见湿。浇水时要从育苗块之间的空隙中灌水,让水分从育苗块底部吸收上去,有利于降低育苗块表面温度,延长水分供应时间。 凡枝条萌发能力强的植物都可以用扦插育苗块进行扦插育苗。
育苗前的苗床准备和吸水膨胀操作过程与其他育苗块相同。
将半木质化枝条按节剪断,每节有1—2个腋芽,腋芽下留3—4厘米茎段。也可用生根剂或赤霉素等药剂处理,提高生根成活率。
将剪断或已经过药剂浸根处理的枝条深插入育苗块扦插孔内,然后用细土填充空隙,不得按压以保持通透性。扦插后设置遮阳网,适当提高温度,保持湿度,以利于尽早生根成活。水分管理可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光照与植株大小等因素灵活掌握,保持见干见湿即可,不要积水、脱水,待根系开始发育至健壮后即可移栽。 一些组培苗可以用组培育苗块进行假植驯化,待种苗长大后移植田间。
提前5—7天将已经生根的组培苗瓶盖打开,锻炼幼苗,以适应外部环境。
育苗前的准备和吸水膨胀操作过程与其他育苗块相同。育苗块膨胀后须稍晾4—5小时,待水分下降后再假植组培苗。
用镊子将组培苗根系导入育苗块预制的孔穴中,尽量深插,然后用灭菌的泥炭、园艺蛭石或珍珠岩充填孔穴。
移植完成的种苗要设置遮阳网,保持温度和湿度。
水分管理可根据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与植株大小灵活掌握,保持见干见湿,避免育苗块滞水和脱水,待适宜时期即可移栽。 载种育苗块是预先嵌入花卉、蔬菜、林木等种子的特型育苗块。使用时只要吸水膨胀,结合适宜的水分、光照、温度管理即可。主要用于家庭、宅院、办公场所休闲与装饰的园艺栽培。
用平浅塑料盘或其他容器做为营养基栽培器具。冬季放在室内朝阳的窗台等处,夏季可放于阳台。为防止室内干燥,水分蒸发太快,可酌情加透明塑料罩保护。
吸水膨胀操作过程与其他育苗块相同。
揭去防潮纸,吸水膨胀后,用牙签扎刺育苗块体,检查是否完全膨胀疏松。弃去多余水分,放置在温度25℃左右的室内促进出苗。
出苗后白天要放置在朝阳的房间,增加光照;夜晚放置在12--18℃的环境下,利用增加光照和调整日夜温差的方法防止种苗徒长。
日常水分管理与温室育苗相同。
良好的管理可以保证植株在育苗块中生长一年。 为了提高植物品质、产量和重茬栽培中的抗性,可以采取嫁接育苗方式。采用育苗块进行嫁接育苗有插接和靠接两种方法。
插接是将砧木种子直接播种在育苗块中,三天后将接穗种子播种在育苗盘中,待砧木种苗生长到真叶展开时,用牙签在砧木幼苗芽心插一小孔,将接穗削出小尖,插入砧木小孔即可。插接操作要求精细,插接后需要夹紧,砧木在育苗块上培育,根系健壮,对后期发育有利。
靠接是将砧木和接穗种子分别错期播种,待幼苗生长到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后开始嫁接。用小刀分别在砧木和接穗子叶下1—2厘米处切一对应斜口,将两个幼苗切口互相插入成锯齿型,再用嫁接夹夹紧接口。靠接育苗可采取大孔的分苗育苗块,将育苗块吸水膨胀后用直径8—10毫米的尖细木棍向下通透扩大分苗孔直到育苗块底部,然后用木棍的尖将嫁接好的小苗根系向下导入育苗块底部,最后用细土充填分苗孔间隙,并覆盖育苗块表面。嫁接后的小苗要遮阳保湿5—7天,待完全成活后揭膜断根。其他管理措施与常规嫁接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