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红草一般指紫杯苋(拉丁学名AltemantheraFicoideacv."Ruliginosa")别称:红龙草,大叶红草,苋科虾钳菜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叶对生,叶色紫红至紫黑色,极为雅致。头状花序密聚成粉色小球,无花瓣。高度30cm-60cm×30-50cm,质感中至细,紫杯苋茎叶铜红色,冬季开花,花乳白色,小球形,酷似千日红。圆叶洋苋茎叶呈鲜红色。光照中性植物,日照60%-100%均能生长。
1.生长习性
生性强健,耐旱。土质以肥沃之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栽培地点日照要充足,日照不足易徒长,叶色不良,且无法密短细化。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0~30℃。
生长特性:紫杯苋生性强健,耐寒也耐热、耐旱、耐瘠、耐剪。圆叶洋苋性喜温暖,耐湿、耐阴,平地夏季栽培宜遮荫。
生长适温:紫杯苋20-30℃圆叶洋苋15-26℃
原产南美,栽种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各地多有栽培。喜高温高湿环境。扦插种植。圆叶洋苋原产巴西。
2.主要价值
红龙草每一茎节均易开花,但以观叶为主。其生长密集,叶色优雅,最适合庭院植为地被,构成图案美化,大面积栽培视觉效果极佳,也适合箱植或盆栽,不宜作室内植物;
景观用途:可在花台、庭园丛植、列植及在高楼大厦中庭美化,以强调色彩效果。圆叶洋苋尤适宜在高、冷地区栽植,其叶色艳红如火。紫杯苋修剪后茎叶致密,色彩浑红、美观红龙草冬季开花,形似天然干燥花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叶对生,叶色紫红至紫黑色,极为雅致。头状花序密聚成粉色小球,无花瓣。茎为假二歧分枝,中部具有髓,茎杆汁液为紫红色。
3.大叶红草推广繁殖技术
大叶红草主要繁殖方式是扦插,但常规扦插受季节影响成活率不高,种质材料需求量大。北京开源创众农业科技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对大叶红草进行开发研究。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适应性极广,生产季节长,繁殖系数高,大规模生产成本低。此植物快繁技术是一个专有技术,已在近989种经济植物的快繁中取得成功,显示出对大多数经济植物无性快繁具有普遍意义。无论南方北方,一年四季都可用此技术进行繁殖。引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快繁大叶红草必将让投资者占尽市场先机,通过大规模快繁大叶红草种苗将能够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
重庆农民科学家曹辉华、罗彩义是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对植物快繁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曹辉华、罗彩义在李长潇等前辈的基础上,开创了傻瓜式植物高效快繁技术,实现了
“把树叶插进土里变树苗”、“把树枝插进土里变树苗”、“把树干插进土里变树苗”,而且一年四季均可繁育,繁育每棵苗的成本仅仅几厘几分钱。
曹辉华、罗彩义在快繁领域的成就先后经过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重庆农民科学家曹辉华、罗彩义的傻瓜式植物高效快繁技术是当下最先进的植物种苗快繁技术,它采用植物的一叶、半叶、一芽、一根枝条、或者碗口粗的树干等,通过技术处理,全电脑自动化控制,让其生根发芽成苗,一般植物4-18天生根,年繁殖6-18代,再生苗健壮,开花结果早,后代无变异,广泛适用于苗木、花卉、果树、蔬菜、药材等。
曹辉华、罗彩义的傻瓜式植物高效快繁技术的理论基础:
植物细胞的遗传性无性繁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植物体每个活细胞都包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基因,都具有再生成一个完全的有机体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这就是植物细胞在遗传性中表现出的全能性。即是说: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都能保留它们遗传上的任何一个潜在能力,使具有复杂结构的植物离体部分,经过细胞重复分裂繁殖而产生同于母本的各部分组织和器官。这为植物快繁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植物再生现象和保持原有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