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科城”是那个城市?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4:34:17
字号: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1997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的,是列入国家高新区序列中唯一的农业高新区,并已成为中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园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千米,由农业科学园区、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中试园区、生活服务园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等七个功能区组成。

中国的“农科城”是那个城市?

杨凌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它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东、西分别距西安、宝鸡80千米,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区。示范区南临渭河,北与渭北旱塬南缘接壤。区内山水资源丰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具有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条件。

杨凌以中国的“农科城”著称于世,农、林、水科技实力雄厚。在方圆4平方千米内,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农业学校,聚集着农、林、水、牧等64个学科的数千名科技人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硕果累累。目前,杨凌在旱作农业、良种繁育、灌溉与节水工程、家畜生殖内分泌胚胎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示范区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在一个硬件设施还不完善的小镇,奇迹般地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发展。基础设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水上运动中心、会展中心、医疗中心、热电厂等相继建成,城市框架已见雏形;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纷纷落户杨凌,初步形成了以良种繁育、节水灌溉设备制造、生物工程、制药、农用化工、农副产品深加上等行业为代表的产业格局。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充满商机,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农业科技城、生态城、产业城,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崛起在中国西部!

人口:约39万人

人口密度:676人/km2

一、三原是咸阳的一个县城,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辖10镇7乡,总人口39万,其中城市人口7万余人。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 ,全国体育先进县、田径之乡、计划生育先进县、民政工作先进县。1998年全县财政收入达705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8.3亿元。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乡镇企业跃入了省级甲级队。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家确定的"高效农业发展示范区" 。邮电通讯设施完善,是陕西省邮电通讯十强县。电力资源丰富,由西北大电网供应 。科教卫生遐迩闻名,是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省级素质教育重点实验县 ,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基地,被卫生部授予"食品卫生示范县"。

——三原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三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拓宽改造了政府街、南北大街、宴友思大街等11条大街,硬化街巷路面96条,美化、绿化城市道路20条;开通了城区公共交通车和万门程控电话,建成了白鹿花园、宏达广场、金桥广场、美乐广场等,天然气工程、广播电话光缆工程已投入使用。

——三原物华天宝,农业发达。平川坦荡,原坡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资源丰富,为全国和陕西省的粮食、蔬菜、杂果、肉牛、奶山羊、笼养鸡、生猪、烤烟等八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多种经营形成规模,农副产品开发前景广阔,形成北部塬区主攻粮果烟油,南部灌区主攻粮菜花草,全县大上畜牧业的产业新格局。国家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三原)园区位于县城以北裕原路两侧,总面积5000余亩,以“设施”的形式,建成粮油良种、安全蔬菜、秦川牛育肥,苗木花卉草业、林木种苗、红地球葡萄示范园、节水灌溉示范区等7个示范项目,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颇具影响的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园区。

——三原工业基础坚实。门类较全。有中央、省属企业、三资企业及县、乡村企业、私营企业8000多户,形成以食品、医药、化工、机械、建材、饲料加工、皮革加工等为支柱的工业企业群体。企业制度创新步伐不断中快,工业立县支柱不断加大,全县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结合起来,同工业名牌产品的“满天星”生产结合起来,以宴友思食品、兵马俑皮革、白鹿制药、宏达奶粉、秦桐家俱、鑫字牌面粉为重点,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使名牌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创高效。

——三原交通便利,城市发达。三原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2公里。1998年全县公路总里程664.8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并于1987年在全咸阳市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全县161个村铺修了水泥砼和沥青路面,通车里程55.38公里。如今,以西铜一级路、咸铜铁路为大动脉,已形成五纵六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咸铜铁路横穿东西,西铜一级公路和西韩,咸宋公路纵贯南北,地方道路四通八达,咸阳国际机场专用线和三原直接相联,距离32公里。邮电通讯设施完善,通讯方便、信息灵通,邮电、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安装程控电话23600多户,建成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点14个,磁卡电话遍及城乡,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县设有化纤、蔬菜批发、农资等各类市场35个。货源充足,交易繁忙,市面繁华。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四纵三横”主干道路网已经形成,天然气工程、广播电视光缆工程已投入使用,以宴友思宾馆、秦原宾馆、天池大酒店、老黄家饭店为代表的餐饮服务业功能齐全,在省内具有一定规模。

——三原历史悠久,文物荟萃。三原之称始于前秦,迄今一千五百多年。县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为旅游之佳地。唐高祖李渊墓、唐武宗李炎墓、唐敬宗李湛墓、唐国公李虎墓等4座帝王陵寝保护完好。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的城隍庙建筑精美,保存完好,闻名遐迩。另外,古龙桥之浑朴,孟店古建之精巧、李靖故居之清幽,文峰木塔之玲珑,都令游人流连忘返,为之倾倒。地处县城北侧清浴河滨的清河公园,林木苍翠,流水潺潺,东边是钢筋砼梁式林履大桥,西边是造形奇特的斜拉式新龙桥,两桥夹峙,桥加耸立,相映生辉。作为爱国诗人、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故乡的三原人民,新建了于右任纪念馆,以凝重新颖的馆容和丰富的实物史料向海内外来宾倾诉着大师的生平、爱国激情和高超的书法艺术成就。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三原县位列第157名。

2020年6月,三原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陕甘宁片区)。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三原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三原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陕甘片区)。

2019年3月,水利部公布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三原县榜上有名。

2018年8月,三原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2月,三原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8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