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2:41:29
字号:

一、主要做法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开展组织领导强推动。适时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定期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督查工作,将指挥部职能职责发挥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同时,成立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将项目镇纳入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实现多部门协同配合、工作责任层层落实,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误农时,有力推进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创新债券资金强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按不低于3000元/亩的标准统筹投入,龙马潭区建设任务为1.4万亩,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资金缺口为2100万元。采取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式,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标准和成本变化,合理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按上级政策精神和资金筹措方向,扩大投融资模式,于2020年4月底顺利通过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审查,符合发债条件。区政府拟在2021年第一批专项债券中优先分配资金,用于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探索规划先行强统领。为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龙马潭区组织多部门联合研究,编制《龙马潭区2021-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统筹引领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从田网、路网、渠网综合配套方面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取得成效

结合龙马潭区酿酒有机糯红高粱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优质稻示范推广的思路,在建成高标准农田区,积极推广有机高粱和优质稻种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其中,粮食作物增产66.34万公斤),极大程度上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龙马潭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机械化水平提高,新增机耕面积5700亩以上,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累计节本增收855.91万元,人均年纯收入增加547.82元,经济效益显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7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