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环嗪酮杀大杨树用量不大树叶干了能不能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2:32:49
字号:

颗粒环酮是一种强力的除草剂,可用于树木的除草和杀菌。它的使用量应根据树木的种类、年龄和大小来确定。对于大杨树,需要根据树的直径和树冠的大小来确定使用量。一般来说,对于直径在5-10厘米的大杨树,使用颗粒环酮的用量应为每棵树20-30克。对于直径在10-20厘米的大杨树,使用量应为每棵树40-50克,对于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大杨树,使用量应为每棵树60-80克。

颗粒环嗪酮杀大杨树用量不大树叶干了能不能死

当颗粒环酮使用后,树叶会逐渐干枯并脱落,这是因为颗粒环酮会影响树叶的正常生长和代谢过程。在使用颗粒环酮后,如果树叶变干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树木已经死亡。因为大杨树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即使树叶干枯,仍有可能存活下来。但是,如果颗粒环酮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大杨树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树木死亡。因此,在使用颗粒环酮时,应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使用量,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泡茶时头道茶到底是否需要清洗?

农残导致的急性中毒事件频发农药残留:蔬菜里的隐形杀手北京狠抓"无公害"工程

2000-09-27 14:04:00 1?本期安全行动要点? ●农残不仅导致急性中毒,更严重的是慢性中毒; ●菜该吃还得吃; ●千万别相信虫眼菜; ●如果暂时还吃不上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那么菜买回家后该洗的好好洗,该削皮的削皮; ●北京市正在狠抓无公害工程,预计2003年完成。●5月23日,福州一幼儿园38名幼儿园幼儿因食用含有甲胺磷的空心菜而中毒。 ●1999年4月,福建安溪60名小学生因误食带农残的李子而中毒,另2名未上学女幼童在就医途中死亡。 这仅仅是每年农残中毒事件中的两例,这仅仅是"看得见"的急性中毒。其实,农药残留的后果更多的是蓄积在消费者体内,累积若干年后"突变",引发或直接导致某些疾病。 农残有多"毒"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科技处郭春敏先生认为:所有农药都是有残留的,只是量的多少;所有农残都是有毒的,只是毒性有高中低。他说,现在蔬菜中还含有的许多农药都是国家早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禁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及"三致"(致病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如六六六、DDT、三氯杀虫满醇、甲胺磷等,并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中予以规定,正是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农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陶传江在分析为何有的菜农胆敢"违禁"用高毒农药时说,高毒农药对虫也高毒,所以杀虫效果好,而且一般价格便宜。 郭春敏认为农残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慢性中毒。特别是一些剧毒高毒及"三致"的农药,在人体内蓄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引发各种疾病。陶传江告诉记者,农残导致的急性中毒事件也不可小觑,每年各地都有一些,而且多为集体中毒,轻的头晕、恶心,严重的可致死,慢性的则主要体现在对神经功能的影响。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两位业内人士也分别作了回答。问题一:市场里的菜还敢不敢买?郭春敏认为,消费者也不必把市场上的蔬菜农残想象得过于恐怖,只要不超过国家农药残留量标准,基本上还是安全的。该买的菜还得买,该吃还得吃。他并且给出了几项选择:一是看是否有"绿色食品"标志,如果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质量就有保证;北京和一些其他省市正搞无公害蔬菜、放心菜工程,如果在指定地点购买贴有标识的菜,一般也应该没问题;农贸市场里由菜农散种的菜有的有不安全因素,但到什么程度,最终得由仪器检测,消费者也无从得知。一些农贸市场为了声誉和对消费者负责,定性地初测蔬菜农残,也为消费者把了道关。 问题二:"虫眼菜"是否就没有农残?买菜时挑哪些菜农残少些,菜买回家后怎样进一步去除农残? 有人以为,"虫眼菜"上既然虫还那么猖獗,肯定未洒农药,因此是"安全菜"。但有关业内人士说,有的菜因先有虫眼,虫闹得太厉害,菜农更是加大剂量杀虫,农残反而会更高一些。因此"虫眼"不见得是蔬菜的安全系数。 陶传江建议,在买菜时,如果是刚喷过农药一两天就下地的,会有一股不正常的味道,如果在意一下,是能闻出的,因为喷洒农药时间距采摘间隔越短,农残越高。两位专业人士都指出,相对来说,叶菜类农残较高,瓜果类次之,葱蒜类最安全。比如前不久调查、检测北京市某几个农贸市场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发现,油菜、白菜等都在3000毫克/公斤以上,而葱蒜类却相当低,有的根本未检出。 但是人不可能只吃葱蒜不吃叶菜,因此吃的时候也应讲究: 生吃时应特别小心,该削皮的尽量削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郑斐能先生提醒果皮甚至不能削得太薄,因为他本人就亲历过吃了有农残的削皮苹果后,出现头晕症状。叶菜尽量多浸泡一段时间,冲洗时间也宜稍长。特别现在是夏季,害虫的发生量大,也是农药用药高峰期,各种蔬菜也正应季大量上市,所以消费者更应多加注意。 问题三: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何日能普及和把价格降下来? 现在市场上的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比普通蔬菜贵出不少,消费者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绿色食品在我国搞了10年,发展势头挺好,但不可能占到蔬菜里非常大的一个比例。欧美等发达国家搞了几十年,有机食品的市场份额也仅有1%左右。因为绿色蔬菜必须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比如在传统的病虫害高发区,就不容易搞成;即使搞成了,也要花太大的代价。 但是,无公害蔬菜却有望迅速推广,并且在生产量上去以后,消费群体培育出来以后,价格降下来。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问题,也不会落到现在"大路菜"的价。 另外,有关专家特别提醒,健康是个综合指数,好比一场考试,你注意农残问题了,给你加分,但你吃烤羊肉串又给减分,抽烟喝酒再减分……加加减减,最后得分才是你的健康状况。因此,要追求健康,必须全面入手。 政府行动:北京的"无公害工程"---与农残全面开战4月28日,北京市启动了"食用农产品生产安全性体系"。这一体系将通过对瓜、果、菜、肉、蛋、禽、奶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使具有较高品质和符合卫生标准的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农产品进入首都市场,并可望在一年内见效。 6月,北京市农业、商业、工商、技监、卫生等部门联合推出《关于在我市农副产品市场内建立蔬菜农药检测制度的实施方案》的讨论稿,最终目标是在北京市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主要是农药残留的检测合格),并在2003年在全市全面实现。 7月4日,被农业部和北京市确定为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的首批试点单位7个蔬菜销售专柜,包括崇文门菜市场、西单万方商场等挂上了"无农药残留放心菜"的牌子。 陶传江介绍,挂牌是整个"无公害工程"的开始。先造声势,一方面让消费者有这方面的意识,认识到蔬菜安全的重要性;另外,也让生产者和销售者提高认识,好菜卖好价,如果菜有问题,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将承担责任。 下一步,是从源头上消灭农残。要寻求生态方面的技术支持,告诉农民用什么药,该用多少次,什么时候用,间隔期多长等。 小资料:农药和农药残留 果蔬上残留农药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郑斐能先生介绍,农药在使用前要加工制成为各种"剂型",施用的即是具体的"制剂"。制剂中除能杀虫、除草的成分即"有效成分"外,还含有溶剂或填料,以及其他各种助剂。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主要来自其有效成分的毒性,何况我国当前还在使用一些高毒的农药品种。制剂中其他组份一般而言对人是低毒的。 农药施用后,肉眼一般看不到农药有效成分。水果、蔬菜上有没有农药有效成分,这种农药残留有多少量,要采用精密的农药残留分析实验才能测定出来。那为什么有时可以在水果蔬菜表面看到施过农药后的残余物呢?其实这并不是农药中的有效成分,而往往是农药制剂中的填料。 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剂型中含有固体填料如粘土等。施用到作物上会有"填料污染",留下一般为灰白色的固体残余物。看似"可怕",然而一般填料没有什么毒。 因为除草剂一般不对生长期的作物茎叶施用,因而污染作物茎叶的多是杀虫剂、杀菌剂。当前使用的杀菌剂大都低毒,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最严重的是一些高毒的杀虫剂品种。其中克百威等只准用在土壤处理或种子处理施药,可以用作茎叶施药的一些高毒杀菌剂品种,主要剂型是乳油,施过药后一般不会留下肉眼可见的残余物,更不会留下固体残余物。另外,有的高毒杀虫剂品种如对硫磷具"内渗作用",有效成分可以穿过植物表皮组织渗透到组织里面去。还有的高毒杀虫品种如甲胺磷等具有"内吸作用",可渗透到植物组织里面去,并能在植物体内输导转移,甚至到植物体上未施药的部位,这些内吸、内渗药的残留,远不是对作物外表面清洗所能除掉的。 水果、蔬菜上可以看见的"农药残留",另有一个情况是波尔多液,有时它的蓝白色残余物可以在作物上保留很长时间。波尔多液是价格便宜药效稳定的广谱性杀菌剂,在果树、蔬菜中使用广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肉眼看得见的"农药残留"一般问题不大,看不见的农药残留则值得警惕。 理论上,离收获有限定的时日,还要限定施药剂量、方法、次数,以确保收获后的水果、蔬菜对人体健康无碍。如高毒杀虫剂对硫磷50%的乳油允许喷雾用于苹果树,稀释倍数不得低于2000倍,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不得少于30天。造成农药中毒事故往往是水果、蔬菜临近收获时违法使用高毒农药所致。 我们如果不了解购得的果蔬用药情况,除用清水彻底洗涤外,最好削去瓜果外皮,除去叶菜外叶。尽管有文章说苹果皮如何营养,吃着放心,还是"忍痛牺牲"为妙。

头道茶,顾名思义,就是用茶叶冲泡的第一壶茶水。每个人对头道茶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经常纠结头道茶需不需要洗的朋友,无非就是担心这3个问题,卫生、农残和杂味。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面,头道茶是“洗茶水”,可以洗去农残以及不干净的物质,因此头道茶都是需要倒掉的。那么在泡茶时,头道茶到底需不需要洗呢?爱茶人士,这3个常识需好好掌握。

1、农残

很多人普遍认为,茶叶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打农药,再不洗茶的情况下喝茶,就等于是在喝农药。至于农残,正规厂家出售的茶叶会受到国家标准的严格控制。过度使用农药还会对土壤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使土壤受到非常大的农药伤害。一般土壤适合种茶叶的好地区,茶农也是舍不得过度使用农药的,这样会破坏土壤。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农药是不溶于水的,就算茶叶上含有残留的对人体有毒的农药,想要用水冲洗干净也是不太现实的。即便有个别的厂家有农药指标“超标”,其实对人体也并没有多大的伤害,因为每天我们泡茶的量也就是在几克,并且我们不是像瓜果蔬菜那样就直接吃掉,所以茶叶所含的农药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微乎其微的。

2、卫生

也有很多人有洗茶的习惯,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茶叶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掺入其它的杂质,生产过程不干净。不过当今社会,大多数商家都以品质为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部分商家都是非常珍惜和每一个顾客的交易。大部分茶厂都已经形成流水线样的工作模式,从加工环节再到制作流程,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操作,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什么卫生问题。当然也有很多不良商家没有卫生许可证,这种廉价茶就会存在一定的卫生环境问题,所以在买茶时要注意分辨。

3、杂味

茶叶之所以可以长期保存,是因为茶叶中的水分已经完全是最低状态,这种环境也不利于细菌生存,也不会吸附杂味。一般会出现杂味的茶叶,就说明还是干茶的时候就已经有非常大的味道了,所以在泡茶的时候,光靠洗一下茶,是洗不掉的,也改变不了本质。但是对于有些不确定储存条件的陈茶,头道茶还是建议大家稍微尝一下,要是味道不对,就要立马扔掉,不可以继续饮用。

总之,洗茶的个人建议就是,老茶、紧压茶饼可以快速地洗一洗,其他的就不必洗茶。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需要入口的东西,必须要洗,那么也是可以洗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7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