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噻菌铜
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
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
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
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乙蒜素
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
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对大豆、葡萄、柑桔、苹果等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地使用时应注意。
6、菌毒清
登记作物广泛,杀菌谱也比较广。曾经是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传统药剂。本品不宜与其它药剂混用。
因气温低,药液出现结晶沉淀时,应用温水将药液温至30℃左右,将其中结晶全部溶化后再进行稀释使用。
7、王铜
登记作物广泛,防治对象也比较多。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
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不能与硫代氨基甲酸酯杀菌剂混用。
8、氯溴异氰尿酸
登记作物广泛,杀菌铺也非常广泛,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害都有一定的效果,属于“万金油”式的农药。
9、三氯异氰尿酸
对细菌和真菌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勿与酸、碱物质接触,,以免分解失效和爆炸燃烧。
产品如遇碱、酸分解燃烧,应以砂石扑灭或采用化学灭水剂抑制。
10、乙酸铜
复配(混配)登记主要防治病毒性病害,单剂登记细菌性病害比较少的。
11、琥胶肥酸铜
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都比较广泛,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使用时药液浓度不得过大,否则易产生药害。
12、中生菌素
现在国内仅剩有2家企业2个证件尚在临时登记中。
此外,近年来临时登记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单剂,还有如荧光假单孢杆菌、噻森铜、噻唑锌、噻菌茂(青枯灵)和辛菌胺、敌磺钠等新型药剂,均属于充满潜力的朝阳型产品,值得期待和关注。
实际上,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我们可采取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病虫害入侵;
加强农业防治,比如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轮作等;
选用抗病性品种;采用生物防治;实施物理防治如:热处理、温汤浸种、高脂膜防病等。
柑橘溃疡病,是影响全球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顽固病害。柑橘溃疡病大概起源于印度或爪哇,我国1919年最早在华南的甜橙、柚和柑上发生。病害发生时期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11月下旬。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①种子消毒:先用50~52℃的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8℃的温水浸泡50分钟,取出后投入常温水中降温,表面略为干燥后即可播种。②苗木和接穗消毒:未抽芽和不带土苗木、接穗用0.1%升汞液浸3分钟后洗净,带土苗木用0.8%波尔多液喷布,已抽芽的用每毫升700单位链霉素加0.1%酒精作辅助剂浸30~60分钟。
(2)化学防治苗木及幼树以保梢为主,各次新梢萌芽后20~30天,梢长1.5~3厘米,叶片刚转绿时喷药1次,之后每10~15天1次,连喷3~4次,直至新叶完全转绿;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在花谢后10、30、50天各喷药1次,台风及暴风雨过后还应及时喷药。可选药剂有:10%农用硫酸链霉素(溃枯宁)1000倍液、64%
(3)农业防治①及时进行潜叶蛾、凤蝶、象甲虫等的防治。②及时抹除夏梢和部分早秋梢,7月底或8月统一放梢。③发现病叶、病枝、病果,待叶面露水干后及时将其剪去,并刮去树干上的病斑;感病特别严重的植株应整株挖除,喷石硫合剂进行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