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怎样养甲鱼?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0:39:45
字号:

藕田不但环境好、水质好,还有一些水生生物可作为甲鱼的饲料。所以,利用藕田养甲鱼,既可提高藕田的利用率,还可养殖质优价高的甲鱼产品,增加藕田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地方不妨一试。

藕塘怎样养甲鱼?

(1)搞好防逃设施和晒背台

]藕田养甲鱼一般不挖鳖沟,但应设好藕田四周的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可用石棉瓦横放或用竹箔围栏于藕田四周的田埂内,围栏一定要扎实牢固。为了使田里的甲鱼能晒背,应在田中设几个晒背台。晒背台可用木板搭成斜坡状,要求坡度为1∶5,并高出荷叶20厘米。一般每亩应设面积为5米2的晒背台2个。

(2)鳖种放养

藕田养甲鱼放养的鳖种,个体规格应不小于400克,这样到秋季可长到750克以上的大甲鱼。藕田鳖种放养应分是否投饵,如是投喂,可亩放100只以上,如不投喂一般亩不超过30只。藕田放养的甲鱼品种,最好是适应性较强的本地中华鳖。放养前应用2%浓度的盐水浸泡5分钟消毒,放养最好选连续晴好天气的中午进行。

(3)藕田养甲鱼的管理

①投喂:大多数藕田养甲鱼都采用投喂的方式。投喂的饲料大多是本地资源较丰富的杂鱼、螺、蚌肉和屠宰场的下脚料等。所以,投喂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饵料一定要新鲜,不能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二是投喂前一定要切成甲鱼适口的小块;三是应在水上设饲料台定点投喂,不要投到水中;四是投喂后2小时应及时清除剩饵,以免剩饵引来蛇、鼠等敌害。投喂量应根据天气和前餐的吃食情况,以5%的比例灵活增减。

②圈叶:藕田里莲藕长满后,田里就很少有阳光,这样不利于甲鱼的晒背和提高水温。所以,当田水空间完全被藕叶遮住后,应当用绳子把藕叶分几块圈住,特别是在晒背台周围。有的地方用绳子把藕叶拦在两边,使田中路出几条见光的水带,效果也很好。

③巡田:藕田养了甲鱼,就应加强巡田。巡田的目的是,了解防逃设施的完好情况和防盗,及田中有无敌害,特别是下大雨和连雨天气,更应密切注意藕田水位。因在高温季节里,甲鱼在雨天特别敏感,此时,如藕田水位过高或有可逃逸的洞穴和溃口,甲鱼会集群逃跑。所以,如一发现应及时处理。

(4)捕捞

藕田中捕甲鱼可同挖藕同时进行,因挖藕不是一次性挖完,所以在已挖过和未挖的交界处应用东西拦好,否则甲鱼会来回爬动而增加捕捞难度。捕捞后如一时销不完,可用上述方法在家中暂养。

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需水量是在变化的;稻田水量多,水位保持时间长,对小龙虾的生长是有益的,但对水稻生长却不利。稻田养殖小龙虾,水稻需水和养虾需水是一对主要矛盾。所以,做好水位调节是稻田养殖小龙虾的重要一环。

稻田水位控制基本原则是:平时水沿堤,晒田水位低,虾沟为保障,确保不伤虾。具体为:3月份,为提高稻田内水温,促使小龙虾尽早出洞觅食,稻田水位一般控制在30厘米左右;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温已基本稳定在20℃以上,为使稻田内水温始终稳定在20~30℃,以利于小龙虾生长,避免提前硬壳老化,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60厘米以上;整田至插秧期间保持田面水位5厘米左右。

1、在小龙虾放养初期,田水宜浅,可保持在15厘米左右,随着小龙虾的不断长大和水稻的抽穗、扬花、灌浆,两者均需要大量的水,可将田水逐渐加深到30~35厘米。

2、插秧15天后开始晒田,晒田时环沟水位低于田面20厘米左右,晒田后田面水位加至25厘米左右,收割前的半个月再次晒田,环形沟水位再降至低于田面20厘米左右,水稻收割完成、环形沟消毒、清杂后七天开始灌水淹没田面30厘米。越冬前的10—11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这样既能够让稻蔸露出水面10厘米左右,使部分稻蔸再生,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又可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没水下,导致稻田水质过肥缺氧,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同时可通过阳光的作用提高稻田内水温,利于小龙虾生长;越冬期间,要提高水位进行保温,一般控制在60厘米以上。

3、在水稻无效分蘖期,水位可调节至30厘米,既可促进水稻的增产,又可增加小龙虾的活动空间。

4、水稻烤田要轻烤或短烤,烤田时使虾沟内的水位保持在低于大田表面15厘米即可,确保大田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以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烤田结束后,立即恢复原水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6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