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充分认识做好果品销售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发展苹果、核桃两大特色产业,狠抓生产和销售环节,实现了果品连年顺畅销售,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增强果品销售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把做好果品营销当作全县农民“保增收”的重要工作和“惠民生”的一项政治任务,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千方百计抓销售、保增收、促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果品营销工作
(一)适期采收,确保果品质量。县果业局和核桃产业办要指导果农加强苹果、核桃采收前的'果园和果实管理,引导果农适时适期科学采收,核桃老品种9月1日后采收,新品种9月10日后采收,苹果成熟后要轻摘轻装轻运,确保品质,为果品销售、贮运打好基础。
(二)加强销售前的保鲜、晾晒烘干工作,提高贮销期质量。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贮藏、烘干、加工设施,同时动员农户修建或改造简易贮藏库、烘干炉,核桃采收后要及时脱皮晾晒烘干,提高果品商品化处理水平,延长保鲜期,减缓鲜销压力。
(三)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销环境。各乡镇要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内营销市场开展一次大检查大整顿,对设置限高杆、石墩的乡村道路,协调有关部门予以短期拆除,确保运输线路畅通;在高速公路和主产乡镇的醒目地段,设立果品宣传标志牌,标注集中批发点和购销路线,公开便民服务电话、投诉举报电话。县农业、林业、商务、工商、公安、监察、物价、质监等部门要联合开展果品营销环境整治活动,严厉查处果品购销中出现的压级压价、强买强卖、掺杂使假、短斤少两、赖账欠款等坑农坑商不法经营行为,维护客商和果农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购销环境。县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协作,为果品销售工作提供便利和服务,促进果品顺时顺价销售,确保农民增收。
各乡镇政府要不断加强对现有苹果、核桃交易市场的管理,设立相对固定的经销市场,发挥其销售主渠道作用。同时由县商务局牵头,县果业局、核桃产业办配合,在公路主干线积极开发建设果品零售市场和摊点,今年以210国道旁的彭镇东湖和城关镇南塔零售摊点建设重点,为消费者和果农提供购销便利。
(四)齐抓共管,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的有关规定,对特定运输果品车辆一律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不得设卡阻挠。县公安、交通等部门要统一政令,文明执法、规范服务,严格按照“绿色通道”有关规定进行执法检查,严禁乱收费、乱罚款和随意扣留果品运输车辆,确保果品销售“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五)加强宣传推介,促进果品销售。县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要精心策划,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苹果和核桃,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销大户等参加各类果品推介促销活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时举办专题推介会,推介和展示本地特色果品,树立品牌,扩大影响,促进销售。
(六)规范包装,统一标识。果品主管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积极引导果品企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和果商规范果品包装,统一标识,支持鼓励使用印有“”字样和“怡君牌”苹果、“益智源牌”核桃标识的包装箱、包装袋,提高苹果、核桃的市场影响力。
三、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果品销售作为一件大事,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果品销售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专职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搞好协调,及时解决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从20xx年9月1日—11月30日,安排专人值班,于每周一早10:00前分别向县果业局、核桃产业办报送苹果、核桃销售信息和进度。县果业局和核桃产业办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媒介,每周至少向苹果、核桃主产乡镇和农业信息网发布2次果品购销信息,确保果品顺畅销售、农民增收致富。
肉桂又名玉桂,可生产桂皮和桂油,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及轻化工业。我国的肉桂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50%,除供国内需要外,还是传统出口创汇物资之一。如今,食品绿色、安全和无公害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因此,肉桂无公害生产显得格外重要。
肉桂虽然在山区种植,其种植环境的污染较少,但以下几个因素仍然影响到肉桂的质量安全:
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和激素等 我国的肉桂经济林长期以来抚管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处于半野生状态,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较多,具体表现在:普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地方还用高毒、高残留甚至使用禁用剧毒农药;使用药物次数多、剂量大,不仅有益天敌被杀死,而且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此外,在肉桂保花保果中,不恰当地使用化学保花剂、保果剂等激素物质,也会影响产品质量安全。
二 、加工中的二次污染 在肉桂加工过程中,为了使其防虫防霉,有的使用硫磺进行处理,有的肉桂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条件差,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贮藏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 肉桂产品加工处理后,由于贮藏方法不当,往往会产生霉变,既影响外观和质量,更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从加工场地到销售市场,全过程如不严格管理,肉桂产品也会受到污染。
四、桂油掺假时有发生 受市场利益的驱动,不法商贩对桂油进行掺假,使桂油中的桂醛含量偏低,既欺骗了消费者,又影响到桂油加工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无公害丰产技术:
1、 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肉桂基地 肉桂基地建设最好能远离城区、工业区,离交通要道的直线距离要在500米以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重要。
2、 种植良种无性 系 国内3个肉桂主栽品种是中国肉桂、南肉桂和锡兰肉桂。中国肉桂适生性强,分布广,是目前国内主要当家品种。南肉桂是中国肉桂的大叶变型,1967年以来,我国从越南广宁省多次引入本种的种子、苗木,分别种植在粤、桂、云、闽、浙等省(区),南肉桂无论是桂皮厚度还是桂油含量都高于中国肉桂,适生性又强于锡兰肉桂,是国内较为理想的栽培种,值得推广使用。锡兰肉桂原产地在斯里兰卡,是国际上著名的优质品种,我国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等地有引种栽培,目前还处于小规模试种阶段,没有大面积种植。该品种需要有较高的热量水平,纬度偏北地区不宜种植,因此其种植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肉桂种植要选择良种扦插壮苗发展无性系肉桂林。
3、 合理的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肉桂种植5年左右幼树达到郁闭是比较适宜的,过稀、过密都不妥。乔林作业以培养大树生长高档桂皮为目的,株行距为8×6米或2.5×5米,平缓地可用3×4米、4×4米或2.5×5米,一般亩植40~80株。矮林作业以生产普通桂皮、桂叶油等为目的,株行距为1×1.5~2米,平缓地1×1米或1.3×1.3米或0.8x2米或1×1.2米,一般亩植400~700株为宜。山区可密,平地宜稀,易受风害地区宜密。
4、 加强修枝整形 在肉桂产品中桂皮最有价值,高等级的桂皮,必须通体光滑,无死节疙瘩。因此,认真进行修枝整形,保持桂树主干通直光滑,是肉桂抚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矮桂林和大桂林的修枝整形方法不同,矮桂林以生产桂皮为主,修枝整形要及时修除下部枝条,保证主干生长。一般从定植第2年起,每年在秋冬季进行修枝一次,可用锋利的刀子紧靠主干削除枝条,要求削口平滑,不能劈裂,保证主干有2.5 ~3米光滑通直。大桂林以生产价值较高的「企边桂」和「板桂」等高级药用桂皮为主,要求主干通直高大,无死节疙瘩,修整要求「一早、二光滑」。一般应在植后第3年起,每年进行1~2次修枝。
每次修除从地面到树冠的1/3以内的枝条为限。小枝条用利刀紧靠主干削平,但不能伤及主干树皮;较大枝条不能一刀削除的,可用锯子锯,保证切口平滑以利愈合。枝条越小,伤口越易愈合,故修剪应在秋冬季进行,宜早不宜晚。
5、 加强施肥管理 肉桂施肥重点在种植后头3年。一般每年大致施肥3次,第一次在春季2-3月前,以施氮肥为主,每株施尿素或碳铵0.05~0.1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加施有机肥或饼肥2.5~5公斤。第二次在7-8月,以氮、磷肥为主,施以熏土、过磷酸钙及农家肥,也可用有机肥每40~50公斤加过磷酸钙0.25~0.5公斤掺混沤熟,每株施5~10公斤,加上复合肥0.25~0.5公斤。第三次在11-12月,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可每50公斤厩肥加1.5~2.5公斤磷矿粉沤一个月,每株施10~15公斤,另施草木灰或氯化钾0.05~0.15公斤,能给合压青进行效果更佳。速效肥可松土后开浅沟浇入或撒入,有机肥及磷肥开15~20cm深的环状沟施入,施后覆土。肥料施于齐树冠外缘,施肥量随树龄而增加,干肥施后无雨时要浇水。另外,可根据肉桂营养诊断结果制订施肥方案,以便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要求采用无污染水源,并注意化肥残留问题。
6、 推广混交林种植 建立肉桂混交林,大力推广应用肉桂与八角、肉桂与茶叶、肉桂与药材等混交模式,保护林内天敌,达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目的,是实现无公害肉桂生产的有效措施。
7、 全面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以农业措施、人工防治、利用天敌和增加树体抗性为主,尽量使用无毒害的植物源、矿物源及生物农药和农药增效剂,减少喷药次数,做到不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和全杀性农药。
8、 在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过程中严防污染肉桂产品 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采取科学合理的采后加工处理方式,按市场需求进行严格的分级、清洗、晒(烘)干、包装和贮运,防止肉桂的产后损失与污染。
9、 改善肉桂产品经营方式 大力开展肉桂绿色营销,要尽快取得肉桂绿色证书,并进行商标注册登记,产品挂牌销售,优质优价,以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使我国肉桂生产尽快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