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
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现在的天气都是变化多端的,在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会患上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抵抗力比较低的小孩,很容易会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以下分享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
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1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措施
(1)家长和保育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迅速将小儿抱到床上,使之平卧,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用大拇指手指甲掐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较强刺激1-2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器声,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患儿的上、下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保障通气止搐。
(3)小儿抽风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肺炎。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求治,在注射镇静及退烧针后,一般抽风就能停止。切忌长途奔跑去大医院,使抽风不能在短期内控制住,会引起小儿脑缺氧,造成脑水肿甚至脑损害,最终影响小儿智力,个别患儿甚至死亡。采用物理方法降温。降温:有条件者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用冷湿毛巾敷患儿前额,或放在颈部、大腿内大动脉搏动处。也可用冷湿毛巾反复擦颈部、两侧腋下、四肢、腹股沟等处约5分钟。
(4)抽风停止,患儿清醒后喂退烧药1次,再喂1杯凉开水。然后送住院部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止抽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方法
孩子生病,一量体温,39℃,还伴着全身惊厥,甚至意识丧失。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都会瞬间紧张起来,那么,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据包钢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孙秀丽介绍,高热惊厥,就是孩子体温在38℃以上,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别慌,在送孩子就医前,采取合适的急救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热性惊厥常在发热24小时内发生,大多为全身性的发作,发作时间在几秒至几分钟内,一般单纯的、比较轻的抽搐都会小于15分钟。3个月-5岁大的孩子多发热性惊厥,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儿童期患病率2%-5%,1岁半到2岁为发病高峰期。
如果孩子惊厥,要立刻让孩子平卧,解开孩子的衣扣,要给孩子嘴里(上下牙之间)夹块手绢或者一根筷子,这样做目的是防止孩子咬伤舌头,因为孩子惊厥时候会无意识咬舌头。
如果嘴里有分泌物,要让孩子侧躺,这样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之后,要一直按压孩子的人中穴、合谷穴、涌泉穴等穴位,直到孩子惊厥缓解。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通畅、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防止抽搐再次发作或反复发作。
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先让孩子枕一个套着布袋的冰袋,这样做能帮孩子降温,同时在脚部敷一个外裹布袋的热水袋,以促进下肢血管扩张,从而有利于散热。
之后采取温水降温法:水温要低于孩子的体温,32℃—34℃为宜,用毛巾蘸温水自孩子的颈部侧面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再从侧胸部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用同样的方法擦拭另一侧上肢,各擦3分钟。然后让孩子侧卧露出背部,从颈部向下擦拭背部3分钟。
之后自髋部沿大腿外侧擦至足背,自腹股沟经腿内侧擦至踝部,自股下经腘窝擦至足跟,然后换另一侧,每侧擦3分钟。不要擦拭心前区、腹部、足底,因为这些地方容易受凉。20分钟后测量孩子的体温,如果体温降到38.5°C以下,则可以取下孩子头部的冰袋。
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2小孩发烧抽搐的原因
小孩发烧抽搐对于孩子的健康影响比较大,经常在生活上出现了感冒发烧的小孩子,是很容易发生高温惊厥的情况的.,此时的家长一定要了解怎么样给孩子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措施,避免让小孩子出现了抽搐的同时,对大脑造成严重的缺氧性损害。
儿童发烧后出现抽筋,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高热等),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
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易发高烧体质的小宝宝。患儿体温急剧升高之际,体温越高越容易发作。发生高温惊厥时,会出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等症状。
罗有同称,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就最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筋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不少家长认为,高热抽搐会把宝宝的大脑烧坏,一旦发生抽搐就惊慌失措,用力地猛掐宝宝的人中、涌泉等穴位,常常弄伤宝宝稚嫩的肌肤。其实,绝大部分高热抽搐不会危及患儿的生命,也不会伤及大脑留下后遗症,家长不必太过于慌张。
但抽搐发生时,宝宝神志不清,这时如果宝宝嘴里的呕吐物吸入气管,就会引起窒息的危险。因此,需要家长镇静、及时地处理孩子口腔里的呕吐物。
小孩发烧抽搐的处理方法
一、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帮宝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贝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宝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三、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宝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四、降低体温
在宝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有条件的话及时测量体温,这对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
五、及时就医
即便经过紧急方法处理后,宝贝的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宝贝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就医途中,让宝贝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宝贝包裹太紧,易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第一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使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同时用纱布或棉布条包裹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喂水以防窒息。
第二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合谷等穴位2-3分钟,并保持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引起再次抽搐或加重抽搐,注意在抽搐时切勿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以免造成损伤。
第三步: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1)冷敷
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时常更换部位,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同时也要注意给宝宝保暖。
(2)温水擦浴
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以利散热。
(3) 药物降温
意识未恢复前,可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意识恢复后,可口服退烧药。
第四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热性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对称强直性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惊厥缓解后前往医院,需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
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途中,将孩子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堵住孩子口鼻,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供大家参考。
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
1.迅速指引家长将患儿抱入抢救室,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和其他在班的护士。
2.将患儿置于床上头侧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清除口腔分泌物,如是正在发生抽搐的患儿,可刺激人中合谷穴,并上下牙之间放置包裹纱布的压舌板,防止舌咬伤。如是已经停止抽搐的患儿,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并且也同时可以防止舌根后坠引起窒息。
3.氧气吸入 惊厥发作时应及时吸氧,以改善组织缺氧,增加血氧饱和度,避免发生脑水肿。面罩(2?3升/min),监护。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是在抢救中保证给药获得抢救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尽量选择留置针。(原因:A.后续液体B.避免再次抽搐,发生渗液,贻误抢救。)
5.遵医嘱给药,退热止痉。首选药物:苯巴比妥剂量5?10mg/kg。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
6.保持环境安静,所有操作尽量大家一起配合集中完成,避免过多的刺激患儿。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敏捷。并避免慌乱,严格执行无菌制度。
7.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面色,神志,体温,呼吸,氧饱和度及其他生命体征。出汗等等)
如何预防高热惊厥饮食调护
饮食调理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有着重要意义。清洁卫生的饮食可以帮助小儿远离常见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选择营养丰富、搭配科学的饮食可以帮助小儿补充身体营养;而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有利于小儿对营养的消化吸收;最后要注意避免给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婴幼儿喂食任何刺激性食物。
观测体温
检测小儿的体温也是预防高热惊厥的必要手段。如果小儿有过高热惊厥史,那么在6岁以前,再次出现高热时极易引发惊厥,所以要密切关注小儿体温,出现发热症状时应该及时测量体温,并采取合适的方式退热。
保持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舒适、干燥、光线柔和、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最好保持在22~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最佳。
营造愉悦的气氛
惊厥是一种发作性疾病,躯体痛苦,家庭歧视,社会偏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情绪不稳等,时刻担心再次发病,应经常给予关心、帮助、爱护,针对思想顾虑及时给予疏导,使其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
生活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