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综合辅导:城市道路与园林树木的配置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2:39:42
字号: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首先要服从交通安全的需要,能有效地协助组织主流、人流的集散。同时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美化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林荫道,滨河路、滨海路等。由这些道路的植物配植,组成了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人行道绿带等。

城市规划综合辅导:城市道路与园林树木的配置

关键词:园林树木 城市道路 树木配置

引言: 园林树木对城市道路非常重要,,与交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选择,配置时需要精心的种植设计,更应注意局部小环境的影响来考虑树种的选择和栽培管理措施.

第一节、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首先要服从交通安全的需要,能有效地协助组织主流、人流的集散。同时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美化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林荫道,滨河路、滨海路等。由这些道路的植物配植,组成了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人行道绿带等。

一、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随着我国第一条沈阳到大连的高速公路通车,京津塘高速公路也随的通车,证明我国到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时代。沈大高速公路符合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具有上、下行4条以上的车道,中间3m的分隔带虽然梢窄些,但仍然可以 种植低矮的花灌木、草皮及宿根花卉。一般较宽的分隔带可种植自然式的树址。路肩外侧及高速公路两旁则视环境进行专门的植物配植。 英国高速公路的线路常先由园林设计师来选定。忌讳长距离笔直的线路,以免驾驶员感到单调而易疲劳,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公路线路的平面设计曲折流畅,左转右拐时,前方时时出现优美的景观,达到车移景异的效果。公路两穷的植物配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喜欢配植宽20m以上乔、灌,草复层 混交的绿带,认为这种绿带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至少可以成为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树种观土壤条件而定。在酸性土上常用烨木、花锹、荚迷等种类,有花有果,秋色迷人,其次也有用单纯的乔木植在大片草地上,管理容易,费用不大。在坡度较大处,大片草地易遭雨水冲刷破坏,改植大片平枝佝子,匍匐地面,一到秋季,红果红叶构成大片火红的色块,非常壮观,因此驾车在高速公路上,欣赏着前方不断变换的景色,实在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高速公路及一般公路立体交叉处的植物配植,在弯道外测常植数行乔木,以利引导行车方向,使驾驶员有安全感。在二条道交汇到一条道上的交接处及中央隔离带上,只能种植低矮的灌木及草坪,便于驾驶员看清周围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立体交叉较大的面积,可按街心花园进行植物配植。

二、车行道分隔绿带 指车行道之间的绿带。具有快、慢车道共三块路面者有二条分隔绿带;具有上、下行车道二块路面者一条分隔绿带,绿带的宽度国内外都很不一致,窄者仅lm,宽可10m余,在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 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成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如日本大皈选择低矮的石楠。见图71。春、秋二季叶色红艳,低矮、修剪整齐的杜鹃花篱,早春开花如火如荼,衬在嫩绿的草坪上,既不防碍视线,又增添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式,也可自然式。最简单的规则式配植为等距离的一层乔爪。也可在乔木下配植耐荫的灌木及草坪,自然夭的植物配植则极为丰富,利用植物不同的地姿、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树冠饱满或色彩艳丽的孤立树、花地、岩石小品等各种植物景观,以达到四季有景,富于变化的水平。在暖温带,温带地区,冬天寒冷,为增添街景色彩,可多选用些常绿乔木,如雪松、华山松、白度松、油松、樟子松、云杉、桧柏、杜松,地面可用砂地柏、匍地拍及耐荫的藤本地被植物地锦、五叶地绵、扶芳藤、金银花等,为增加层次,耐荫的丁香、珍珠梅、金银木、连翘。夭目琼花海仙花。枸杞等作为下木,见图72 。

北方宿根、期限花卉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生长茁壮。鸢尾类、百合类、地被菊、金鸡菊、荷包牡丹,野棉花等,以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二月兰、孔雀草,波斯菊等可配植成菊等可配植成缀花草地。还有很多双色叶树种如银白杨、新疆杨以及秋色叶树种如银杏、紫叶李、紫叶小壁、栾树、黄连木、黄栌、五角枫、红瑞木、火炬树等都可配植在分隔绿带上。我国亚热带地区地域辽阔,城市集中,树种更为丰富,可配植出更为迷人的街景。落叶乔木如枫香。无患子、鹅掌楸等作为上层乔木,下面可配植常绿低矮的灌木及常绿草本地被。对于一些士质瘠薄,不宜种植乔木处,可配植草坪、花卉或抗性强的灌木,如平枝恂子、金老梅等。无论何种植物配植形式,都需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如在道路尽头或人行横道,车辆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只能种植草坪、花卉及低矮灌木。

三、行道树绿带 是指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同时美第三节、园路的植物配植

风景区、公园、植物园中道路除了集散、组织交通外,主要起到导游作用。园路的宽窄、线路乃至高低起伏都是根据园景中地形以及各景区相互联系的要求来设计的。一般来讲,园路的曲线都很自然流畅,两旁的植物配植及小品也宜自然多变,不拘一格。游人漫步其上,远近各景可构成一幅连续的动态画卷,具有步移景异的效果。 园路的面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又遍及各处,因此两旁植物配植的优劣直接影响全园的景观,现例举几个公园中的园路面积如下,见表20。

一、主路旁植物配植 主路是沟通各活动区的主要道路,往往设计成环路,宽3-5m,游人量 大。 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用规则式配植。植以观花乔木,并以花灌木作下木,丰富园内色彩。主路前方有漂亮的建筑作对景时,两旁植物可密植,使道路成为一条勇道,以突出建筑主景,人口处也常常为规则式配植,可以强调气氛。如庐山植物园入口两排高耸的日本冷杉,给人以进入森林的气氛。 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宜,沿路的植物景观在视觉上应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景观上有草坪、花地、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水面。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见图75 。游人沿路漫游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路旁若有微地形变化或园路本身高低起伏,最宜进行自然式配植。若在路旁微地形隆起处配植复层混交的人工群落,最得自然之趣。如华东地区可用马尾松、黑松、赤松或金钱松等作上层乔木;用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杂种西洋杜鹃作下木;络石、宽叶麦冬、沿阶草、常春藤或石蒜等作地被,游人步行在松树下,与杜鹃擦肩而过,顿觉幽静、优美异常,见图76 。路边无论远近,若有景可赏,则在配植植物时必须留出透视线。如遇水面,对岸有景可赏,则路边沿水面一侧不仅要留出透视线,在地形上还需稍加处理。要在顺水面方向略向下倾斜,再植上草坪,诱导游人走向水边去欣赏对岸景观。路边地被植物的应用不容忽视,可根据环境不同,种植耐阴或喜光的观花。观叶的多年生宿根、球根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既组织了植物景观,又使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中国发展尚起步花境这种花卉应用形式中国应用一直不广泛。日前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关注,对自然形式的进一步崇尚,一些大中城市开始有局部应用,其中以南方部分城市为多,尤其是上海。上海从2001年起,着手组织7个绿地、约930m2的花境应用试点,其中曹家渡绿地、虹桥路花境、海宁路花境、光启绿地、打浦桥绿地等取得较好效果。北方城市如北京有一些应用,集中在公园应用,如北京植物园,尚未在街心绿地使用。南方城市多采用以宿根花卉为主的混合花境,上海也开始尝试应用一些专类花境,如观赏草花境等。北方城市的花境则以1~2年生花卉为主的混合花境为多。在形式上,南北方城市的花境大多为单面观花境。 (1)做出同时花期的植物色彩安排,事先考虑好是求协调还是对比。

(2)做出色块在整体上的面积均匀分布图。

(3)做出与季节气候的心理适应相一致的色彩安排。

(4)做出与四周环境、四周视线来源与四周要求的气氛相一致的色彩安排。

在做花境植物配置时,先就要排除有毒的植物,它们的浆果和种子吸引游人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如:瑞香、龙葵、鼠李)。还要避免使用会引起花粉症、呼吸道疾病和皮炎的植物(如:天竺葵、康乃馨、夜来香)。利用香草植物,那样在嗅觉上可以提升整个花境的欣赏价值。少用病虫害厉害的容易吸引害虫的植物,多利吸引益虫的植物,如:向日葵、艾菊、甘菊。特别注意要绝对不可以用自身繁衍迅速而破坏其他植物生长的植物如:一支黄花。 (1)以能在当地露地越冬的多年生花卉为主,少量选用一、二年生花卉;

(2)要求植物的抗逆性强,管理粗放,容易成活;

(3)花期长,观赏价值高的品种。 (1)植物不是单株而是3至5株组成团块,每种成一不规则团块;

(2)每个团块相接,互相支持、依赖并为前者的背景;

(3)花朵之外叶片及全株的形态都有集体美可赏;

(4)花境中的植物都是生长容易、不需要特殊照顾的种类,开过花后凋萎或死亡,旁边的枝叶会长过来掩遮地面;

(5)背景十分重要,它是整个花境的背景,要连续而隽永,用一种植物当背景会形成完整统一性,但前面的植物应该选许多种,在花境中许可呈不规则的重复出现,相互混合,使花期不断,十分自然;

(6)花境前面的边缘应该是最矮的装缘植物,如多年生银叶蒿、葱兰等各种;

(7)花境的长度不限,主要是根据环境的情况而定,10米至100米均可;

(8)除一、二年生草花需要年年载种外,3至5年才调整一次,作为花境中的植物设计者应了解它的高矮和花期后才好排列次序,达到高的在后、矮的在前的合理布局,并且自春至秋有花可赏。 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布置花境时有不同的要求。

(1)建筑物和道路之间的带状空地,布置花境作基础装饰,这种装饰可以使建筑与地面的强烈对比得到缓和,它可以柔化规则式建筑物的硬角,增加环境的曲线美和色彩美。但建筑物过高,则不宜用花境来装饰,因比例过大而不相称。作为建筑物基础栽植的花境,应采用单面观赏的形式。

(2)道路上布置花境有三种形式:①在道路中央布置的两面观赏花境,道路的两侧,可以是简单的草地和行道树,也可以是简单的植篱和行道树。②在道路两侧,每边布置一列单面观赏的花境,这二列花境,必须成为一个整体构图。③在道路中央布置一列双面观赏的花境,道路两侧应布置单面观赏花境。

(3)规则式园林中,在绿篱前方布置花境最为动人。花境可以装饰绿篱单调的基部:而绿篱又是花境的背景,二者交相辉映。花境前配置园路,供游人欣赏。配置在绿篱前的花境均为单面的观赏花境。这种花境常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4)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游廊、花架比较多,游人最喜欢沿着游廊散步,特别是夏季有阳光的时候和雨天,沿着游廊和花架布置花境,能够大大提高园林风景的观赏效果。一般这些建筑都有高出地面30~50CM的台基,台基的立面前方可以布置花境,花境外布置园路。这样游廊内的游人可欣赏两侧的花境,园路上的人又可欣赏到有花境装饰的花架和台基。

(5)在挡土墙、围墙、厕所等景观不雅之处,遮挡材料前面可设计简单的花境。庭园中的围墙和阶地的挡土墙,由于与其他景点距离较大,立面简单,为了绿化这些地方,可以种植藤本植物,也可在围墙的前方,布置单面观赏的花境,以墙为花境的背景。阶地挡土墙的正面布置花境,可以使阶地地形变得更加美观。

(6)可装饰大面积的空旷绿地,烘托氛围,供游人休息之余欣赏。

(7)特定环境

水边(河畔一带是充满田园诗意的,特别是在夏天。水边环境能够滋养许多在其他地方不能繁茂生长的植物,水岸边翩翩起舞的香蒲、长着细长茎的鸢尾植物和灯心草等都提供了很好的衬托。

沼泽地、湿地(湿润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叶片较肥大(知道为什么吗?水分蒸发),所以根据环境我们可以选一些观叶植物与花卉搭配。

旱地(种在旱地的植物,茎短,蔓延性较差,叶片小,多为直茎须状姿态。那我们可以选择直茎飘扬的狗尾草、针茅等) 欧洲花境代表作

两面观赏的花境不需要背景,只有单面观赏的花境需要有背景,背景可以是装饰性的围墙,也可以是格子篱:色彩可以是绿色,也可以是白色。最理想的是修剪好的常绿的绿篱或树墙。花境与背景之间可以有一定的距离,也可以没有距离。 由于花境要求立面美,因此花境植物应选择植株较高、花序和花朵垂直分布在植株上的花卉,如:蜀葵、宿根飞燕草、百合类、蛇鞭菊等。由于花境内的植物不进行变换,因此选择花期长、花叶兼美、四季华丽,且适应性强的露地多年生植物,如玉簪、萱草、荷包牡丹、鸢尾、薰衣草、景天、宿根飞燕草、宿根富禄考等。

(1)每个花境都有主景、配景、和背景之分,要高低参差不齐;这点就涉及到美学角度的竖向的层次感。

在设定主景前,要对你所设计的场地立意,比如将这个花境设计为野趣、乡趣、专类的花境或是浪漫的、幽静的、热闹的等等。在进行选择主景配景背景所用植物的高度、颜色等等。

各种花卉以其色泽互相参差配置,配置密度以植株成年后不露土面为度。自然式斑块混植花丛,一般情况下每组花丛由5-10种花卉组成为宜,且每一种花卉要集中栽植,每个斑块为一丛花,斑块可大可小;其次,还要根据花色的冷、暖来确定斑块的大小;最后,植物的生长势是关键,相邻的花卉,其生长势强弱与繁衍速度应大致相似,否则设计效果不能持久。

(2)在色彩上,要有主色、配色、基色之分,即要有对比,又要相协调,相统一。

无论是全局还是局部,闹与静在很大程度上都颜色的制约。颜色分冷色与暖色,人的情绪与颜色密切相关。如墓园中明显需要冷色,飞燕草、蓝鸢尾、白杜鹃、白丁香、白百合等都很适用;而纪念碑、纪念塑像则要由被纪念的人物特性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植物或颜色。在小面积的花园里一片花境颜色足以统治全园的气氛。根据特定的场合确定冷色和暖色,能很好的制造出气氛来。

冷色与暖色:入口处、喷泉、雕塑、建筑物等开旷处、需要突出、强调的地方用暖色花卉,以起到烘托、提醒、引人注目的效果。在幽静的休息区、非重点路边、山脚等处用冷色花卉比较适宜。

植物的叶、花、果、都存在近似的色调,几种植物相配,也要求有近似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太阳光谱上的6种正色(又称标准色、饱和色)及6种中间色是色彩的12个基本色相。它们中的任何一种色相与黑色或白色相混变深变淡,这种不同的深浅为我们常说的明度和色价。如自然界中红色的花朵月季和杜鹃,它们就有很多不同的红色。在同一个色相中浓淡相配取得的效果为“单色调和”。如果穿上淡绿的裙子、深绿的衬衣,会使人有轻快之美。花园中早春的新绿、初秋的红叶以及许多单色调的深浅相配都是很美的。在环形光谱的12种色相中,每一种与它相邻的色相如红与橙红、红和紫红、黄和黄绿等等两种相配,或红、橙红和紫红等3种色相近似的组合,都有着一种和谐之美。这种称为“邻色调和”。 依照观赏角度分

平面观花境

单面观赏花境(多用于道路两边强调边界也有用于林间以树林为背景的开旷空间多姿多彩花境)

双面观赏花境(开旷空间)

独立花境(四面观花境)。

平面观花境设于区界边缘,常以绿篱、绿墙、树丛、建筑物等作为背景,前低后高,开花时不互相遮挡;双面观花境大多数设置在分车绿带中央或树丛间,一般中间高两边低,高矮错落,变化有序;独立花境观赏效果最佳,配植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区域最为适宜,如园路交叉口、草坪上等,既活泼,又自然。艳丽的花色还可点缀环境的气氛,与花台相比,“活泼有余,庄重不足。”

点缀式花境(如露地花架台基周围点缀围合些花境,景石小品附近点缀花丛与小品景石搭配的趣味花境)特定环境下的自然式花境(如亲水,沼泽地、旱地等水景驳岸周围的亲水花境)

依照植物组成分

专类植物花境:即由一类或一种植物组成的花境,如芍药花境、百合花境、鸢尾花境、菊花花境等。这种花境由于品种和变种很多,变异大,花型和花色多样,观赏效果很好。宿根花卉花境,即整个花境全部由宿根花卉组成。

宿根花卉与一二年生草花花境。

混合花境,即花境中除花卉外,还有花灌木或草坪。

后三种花境,必须依照各种花卉的生物特征,科学选择和配置,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4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