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该怎样防治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2:32:00
字号:

1、种子

蔬菜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该怎样防治呢?

种子带毒容易被忽视,虽然通过种子直接传播的病毒不多,但种子表面携带的病毒往往成为设施内蔬菜病毒病发生的重要源头。这类病毒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侵入幼苗,造成苗子发病,且这类病毒通常通过接触传播,一棵发病的幼苗成为全田病毒病发生的源头,经过打杈等农事操作逐渐传播到全田。

常见的辣椒花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黄瓜绿斑驳病毒病能够由种子传带病毒引起。

带毒种子的源头是制种田发生的病毒病,制种公司往往不重视繁种过程中发生的病毒病。

对种子进行清洗、热处理可以去除种子表面和钝化种子内存在的病毒。

简单清洗方法:盆中加入热水,用凉水和温度计调温度到55℃,加入种子,维持水温在55℃,浸泡15分钟,用于降低和钝化种子表面携带的病毒和其他病原菌。如果病毒病严重或怀疑有病毒,则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包衣的种子无需用此方法处理。

2、带毒苗子

购买苗子和从外地调运苗子已成为常态,育苗过程中发生的病毒病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经番茄苗子调运扩散到我国多个省份,教训深刻。

对于一些无性繁殖材料,特别是根茎、块茎、枝条等,如果最初的材料携带病毒,会导致病毒病在快繁过程中普遍发生,如紫背天葵等叶菜。

3、设施、棚室内外杂草、花卉、绿植等,特别是多年生的杂草,是病毒保存库,使得病毒能够长期存活,通过蚜虫、粉虱等小型害虫传播到设施内的蔬菜上。病毒在杂草上通常不显症,但对茄科等种类蔬菜危害大。

4、小型害虫,如蚜虫、粉虱、蓟马、叶蝉等,群体大,繁殖快,寄主范围广,其传播病毒造成的危害更大。例如蚜虫能传播的黄瓜花叶病毒,粉虱能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蓟马能传播番茄斑萎病毒……这些在我国多地都有发生,严重影响番茄、辣椒等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还有两个方面能造成病毒病严重发生,但是在实际生产种却容易被忽视

1、土壤

一些种类的病毒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年到十几年,如引起茄科、葫芦科蔬菜花叶病毒病的烟草花叶病毒、辣椒轻绿斑驳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土壤消毒不能杀死病毒。

2、吸烟

烟叶中大多含有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对番茄、辣椒造成严重危害的病毒,这些病毒经烤制后仍具有侵染力,工人吸烟时手会沾染到烟丝中的病毒,再进行农事操作就会传播到蔬菜上。建议在大棚门口放置肥皂,操作人员进棚前要用肥皂洗手,然后再进行田间操作。进行棚室管理时禁止吸烟

具体防控方法

每种病毒病发生有其关键的发生原因,找到了关键原因即可采取措施。病毒病防控策略:灭病毒源头,控制传播,早发现早清除,不随意用药.

常见的病毒类型主要有: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甜瓜花叶病毒、菜豆金色花叶病毒、西瓜花叶病毒等几种常发性病毒。蚜虫的防治在蔬菜的病毒病治理中十分关键。因为蚜虫是蔬菜病毒病的重要传媒者和携带者。蚜虫繁殖力愈强迁飞的数量就愈大,传播病毒的机会就会愈多,蔬菜病毒病就会愈重。

科学施肥,在管理时使用化肥,有机肥,菌肥等搭配,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更有利于提高植物长势,这样蔬菜对病毒病的抵抗能力就会更强。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偏施氮肥,种子用磷酸三钠浸种20-30分钟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选择50~100目左右防虫网,布置在大棚前沿部位和上风口位置。大棚内悬挂黄板蓝板诱杀害虫。选择合适的杀虫剂防治害虫,杀虫和杀卵结合用药。

做好设施密封工作。在设施的入口、通风口处一定要安装防虫网,杜绝白粉虱、灰飞虱、蚜虫等带毒害虫进入设施内部传播病毒。病毒病目前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杀灭,只能钝化使其不能繁殖,只要不繁殖蔬菜就可以正常生长,所以需要提前预防,可以经常喷洒抗病毒杀虫的药物,减少传播途径,苗期和生长前期,在这两个时期要及时防治蚜虫,可选用10%咇虫啉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等药剂,每5-7天喷雾一次,连续用两次,压低虫口基数。

生物克菌灵是发明专利生物制剂,无毒无害无残留,治疗病毒成本低效果好。我们使用过吗啉胍、宁南霉素、氨基酸寡糖等农药,不是吹牛,灭活病毒机理完全不一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45213.html